张健坤 作品数:11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学龄期白血病患儿首次行PICC置管心理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学龄期白血病患儿首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真实感受和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18年6—10月本院血液科留置PICC的10例学龄期白血病患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归纳出学龄期白血病患儿首次PICC置管真实感受的3个主题:不适的躯体体验,复杂的心理体验,强烈的信息需求。结论学龄期白血病患儿对PICC置管的体验与需求呈现复杂性与阶段性特征,护士应根据患儿置管后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以帮助患儿更好地适应带管生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完成后续治疗。 张健坤 曾妮妮 赵晓英关键词:PICC 学龄期 急性白血病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对27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包括有针对性地按其心理需求落实护理措施,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结果:患者对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从而可以积极自我治疗并配合康复治疗。结论: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心态复杂的患者,才能进行有效的护理。 张健坤 管起招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 心理 护理 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VRD方案介入治疗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VR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对伴有高危细胞遗传学(HRCA)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效果及高危MM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77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分为高危组50例及非高危组2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高危组进一步分为VRD组及非VRD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高危组的血尿酸水平高于非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肾功能、血钙、白蛋白、球蛋白、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骨质破坏情况、ISS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RD组的深度缓解率优于非VRD组(P<0.05);两组总体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RD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于非VRD组(P<0.05),而两组中位总生存期(OS)均未达到,且两组总体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是NDMM患者不良预后因素之一,高尿酸的NDMM患者可能伴有HRCA表达。VRD诱导治疗可明显提高伴有HRCA的MM深度缓解率,且能延长PFS。 庞爱萍 罗泉芳 陈钦玭 王薇 缪志超 曾妮妮 张健坤 吴春林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来那度胺 认知心理干预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干预联合病友互助支持模式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等情绪及社会功能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基础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常规心理咨询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师心理认知干预及病友互助支持模式。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18.32±5.15)和(15.34±6.15),两组的HAMA评分分别为(15.56±3.21)和(11.87±2.43)两组实验结果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SDSS总评分及各因素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两组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心理干预及病友互助支持模式能大大减少患者的心理痛苦,缓解其焦虑、恐惧等情绪,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推进临床进展。 王薇 罗泉芳 陈钦玭 唐琳洁 张健坤关键词:血液恶性肿瘤 心理状态 社会功能 临床疗效 维生素B_(12)低温雾化联合口腔运动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维生素B_(12)低温雾化联合口腔运动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本院2020年7月—1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维生素B_(12)低温雾化联合口腔运动,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程度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愈合时间为(4.20±1.28)d,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口腔疼痛评分为(4.26±1.17)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_(12)低温雾化联合口腔运动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能降低其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可缩短炎症持续时间,缓解口腔疼痛。 曾妮妮 张健坤 王薇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口腔黏膜炎 护理干预 风险预警干预联合维生素B_(12)低温雾化吸入防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干预联合维生素B_(12)低温雾化吸入防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化疗后采用常规生理盐水漱口,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预警干预联合维生素B_(12)低温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化疗结束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发生时间及愈合时间,口腔黏膜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化疗结束时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口腔黏膜炎后第1、3、5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预警干预联合维生素B_(12)低温雾化吸入能有效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减轻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并可延长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及缩短黏膜炎的治疗时间。 曾妮妮 张健坤 王薇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化疗 口腔黏膜炎 双链互动管理模式提高血液科PICC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及导管维护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双链互动管理模式提高血液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自护能力及导管维护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顺序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双链互动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PICC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ICC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服务内容、人员素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链互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血液科PICC置管患者自护能力、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曾妮妮 张健坤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自护能力 基于微信的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在血液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对血液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首次PICC置入并带管出院的血液肿瘤科患者194例为研究对象,按出院时间分为对照组96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三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前1 d以及出院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可提高血液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张健坤 曾妮妮关键词:血液肿瘤 PICC 延续护理 基于集束化管理的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基于集束化管理的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行PICC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集束化管理的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恢复情况、负性情绪、维护导管依从性、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维护导管依从性0、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Ⅱ、Ⅲ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服务技术、服务效果、护理流程、医患沟通、症状管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集束化管理的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可缩短PICC患者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提高维护导管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张健坤 曾妮妮 秦玉娟 赵小梅关键词:负性情绪 集束化管理 心理疏导 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