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病
  • 4篇血液
  • 4篇肾功能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血液透析
  • 3篇肾脏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细胞
  • 3篇骨髓
  • 3篇骨髓瘤
  • 2篇蛋白
  • 2篇遗传学
  • 2篇预后
  • 2篇肾功能衰竭
  • 2篇肾小球
  • 2篇肾脏病

机构

  • 14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4篇吴春林
  • 8篇李杰
  • 4篇文青松
  • 4篇曾庆彤
  • 3篇罗泉芳
  • 3篇汤楠
  • 3篇刘兆云
  • 2篇吴美珍
  • 2篇韦亿萍
  • 2篇杨晶晶
  • 2篇罗丽群
  • 1篇张健坤
  • 1篇李艳林
  • 1篇李明珠
  • 1篇文健
  • 1篇王薇

传媒

  • 2篇检验医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大医生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内科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16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肾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血清肌酐(SCr)与一些重要肾脏病理改变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为Cys C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随机抽取260例肾活检患者,分别分析患者的Cys C、SCr与肾脏病理损害程度(全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评分、年龄、血红蛋白(Hb)的相关性。将患者按全球硬化0~4分划分为5组;按肾小管萎缩0~3分划分为4组;按间质纤维化0~3分划分为4组,再分别比较各病理组间Cys C及SCr的变化。结果 Cys C与SCr、全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年龄均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850、0.471、0.592、0.610、0.197,P均<0.01);SCr与全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均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501、0.595、0.607,P均<0.01),但SCr与年龄无相关性(r=0.118,P>0.05);Cys C、SCr均与Hb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448、-0.369,P均<0.01)。各病理组间Cys C及SCr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着病理损害程度的增加,各组Cys C及SCr水平也随之增加;当病理损害程度达到1~2分(<50%)时,大多数患者Cys C水平达到或超出参考范围上限,而大多数患者SCr水平仍在参考范围内。结论 Cys C与SCr均能较好地反映患者的肾脏病理损害及肾功能状况,Cys C评价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性要优于SCr,但两者均存在影响因素。因此在选择评估肾功能的指标时应以患者存在的影响因素为参考,必要时可联合多项指标以提高评估肾功能的准确性。
吴春林
关键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肌酐肾功能衰竭肾小球滤过率
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MHD患者108例,按照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4组:白蛋白低水平组(<30 mg/dl)、白蛋白较低水平组(30~34 mg/dl)、白蛋白正常低限组(35~39 mg/dl)、白蛋白高水平组(>40 mg/dl)。采用COX回归分析血清白蛋白等因素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白蛋白高水平是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白蛋白低水平及年龄是预后的危险因素,白蛋白较低水平及白蛋白正常低限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高龄、合并心房纤颤、低血压的比例高。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MHD患者病死率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低蛋白血症提示患者预后不佳,输注人血白蛋白制品对改善MHD患者的短期预后作用不明显。
李杰韦亿萍文青松吴春林曾庆彤汤楠
关键词:低蛋白血症维持性血液透析预后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3
2016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组,21例)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IHD组,21例)。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 1血流动力学参数:CRRT组肌酐、尿素氮明显低于IHD,KT/V值明显高于IHD组(P<0.05);2肾功能:CRRT组肌酐、尿素氮明显低于IHD组,KT/V值明显高于IHD组(P<0.05);3与IHD组比较,CRRT组APACHE-Ⅱ评分、尿量恢复600ml/d、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明显低于IHD组(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维持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刘兆云李杰吴春林杨晶晶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血流动力学肾功能
国产卡泊芬净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探讨国产卡泊芬净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并在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IFD的46例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位年龄为51岁(11,77岁),男、女性患者分别为25和21例。根据IFD临床诊断分级结果,将这46例IFD患者分为确诊组(n=5)、临床诊断组(n=17)、拟诊组(n=24);根据患者在接受卡泊芬净治疗前是否采取其他静脉抗真菌药物治疗,将其分为初治组(n=12)和挽救组(n=34)。不同IFD临床诊断分级、治疗分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等一般资料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患者诊治及不良反应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卡泊芬净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IF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患者的随访截至卡泊芬净治疗结束后2个月。对按照不同IFD临床诊断分级、治疗分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ORR)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中位年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或Mann-Whitney U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制订的标准,并且经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NXSYY-2020-073)。结果对本研究46例血液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IFD患者的调查结果如下。①这46例患者均为肺部IFD者,其中5例同时合并真菌血症。其中以年龄19~59岁与罹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者为主,占比分别为69.6%(32/46)、39.1%(18/46)。②这46例患者病原菌培养结果显示,血培养检出真菌5例,痰培养或肺泡灌洗液检出真菌13例。确诊组5例患者中,检出热带念珠菌、白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者分别为2、2和1例;临床诊断组17例患者中,检出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烟曲霉菌者分别为4、2
文健吴春林罗泉芳
关键词:卡泊芬净侵袭性真菌感染血液肿瘤侵袭性真菌病中性粒细胞缺乏
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46例)在常规治疗(包括降糖、降压、抗血小板聚集等措施)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炎症因子和血脂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更高;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超敏-C反应蛋白及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前列地尔能促使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血脂水平,用药安全可靠。
吴春林李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前列地尔肾功能血脂水平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及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水平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OCK2)及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水平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4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体检的4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疾病分期的不同将观察组患者分为Ⅰ期组(8例)、Ⅱ期组(13例)、Ⅲ期组(18例)、Ⅳ期组(6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不同疾病分期患者MBL、ROCK2、抗PLA2R抗体水平,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MBL、ROCK2、抗PLA2R抗体水平与疾病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MBL、ROCK2、抗PLA2R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Ⅰ期组患者MBL、ROCK2、抗PLA2R抗体水平均低于Ⅱ期、Ⅲ期、Ⅳ期组;Ⅱ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Ⅲ期、Ⅳ期组;Ⅲ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Ⅳ期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MBL、ROCK2、抗PLA2R抗体水平与疾病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MBL、ROCK2、抗PLA2R抗体水平与疾病分期均呈正相关,临床应密切监测。
刘兆云吴春林李杰杨晶晶李艳林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疾病分期
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VRD方案介入治疗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VR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对伴有高危细胞遗传学(HRCA)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效果及高危MM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77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分为高危组50例及非高危组2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高危组进一步分为VRD组及非VRD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高危组的血尿酸水平高于非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肾功能、血钙、白蛋白、球蛋白、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骨质破坏情况、ISS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RD组的深度缓解率优于非VRD组(P<0.05);两组总体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RD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于非VRD组(P<0.05),而两组中位总生存期(OS)均未达到,且两组总体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是NDMM患者不良预后因素之一,高尿酸的NDMM患者可能伴有HRCA表达。VRD诱导治疗可明显提高伴有HRCA的MM深度缓解率,且能延长PFS。
庞爱萍罗泉芳陈钦玭王薇缪志超曾妮妮张健坤吴春林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来那度胺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1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1.0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8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血肌酐、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CP)、总胆固醇(TC)、人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2)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76%、9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FIB、CP、TC、11-DH-TXB2均显著降低,白蛋白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保护肾功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李杰刘兆云吴春林曾庆彤罗丽群
关键词: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肾病综合征
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对伴高危细胞遗传学的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及其特征研究
2023年
探讨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治疗伴高危细胞遗传学的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特征。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伴高危细胞遗传学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50例,其中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化疗治疗,另外50例研究组接受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造血系统、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研究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神经系统、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14)遗传学特征方面,研究组患者出现的次数显著高于对照阻患者(12次对比8次,X2=2.34,p=0.126);在del(17p)遗传学特征方面,对照组患者出现的次数也高于研究组患者,但差异并不显著(5次对比2次,X2=3.60,p=0.058);在其余遗传学特征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结论 采取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治疗伴高危细胞遗传学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副作用,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罗泉芳吴春林庞爱萍
关键词: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多发性骨髓瘤疗效
胡桃夹现象合并肾小球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家
文青松李杰吴春林汤楠曾庆彤罗丽群李明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