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化疗
  • 5篇骨髓
  • 3篇地西他滨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急性
  • 3篇骨髓瘤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3篇胞苷
  • 2篇血管
  • 2篇血液
  • 2篇异常综合征
  • 2篇增生
  • 2篇增生异常综合...
  • 2篇沙利度胺
  • 2篇社会功能

机构

  • 15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5篇王薇
  • 11篇罗泉芳
  • 7篇唐琳洁
  • 5篇朱世为
  • 4篇张健坤
  • 3篇廖东
  • 3篇文健
  • 2篇郭君
  • 1篇吴春林
  • 1篇郭君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癌症进展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当代临床医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化疗预后的相关因素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经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化疗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经IA方案化疗且完成12个月随访的57例预后不良AML患者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收集同期医院收治的经IA方案化疗且完成12个月随访的57例预后良好的AML患者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AML患者经IA方案化疗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初始白细胞计数(WBC)、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CD11b阳性、CD34阳性、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复制(FLT-3-ITD)突变型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始WBC高水平、VEGF高水平、CD11b阳性、CD34阳性、FLT-3-ITD突变型是AML患者经IA方案化疗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AML患者经IA方案化疗治疗预后不良可能受初始WBC、VEGF水平、免疫表型、基因突变类型的影响。
罗泉芳王薇
关键词:阿糖胞苷伊达比星免疫表型基因突变类型
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效果与不良反应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评价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住院治疗的5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BC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环磷酰胺)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硫酸长春新碱+地塞米松+盐酸表柔比星)方案,分别按照方案设定条件,以28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短效疗效及总体反应率(ORR)、生存分析及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免疫抑制因子和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ORR为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7%(P<0.05);观察组的中位OS和PF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免疫抑制因子(IL-6、IL-7、TGF-β)、淋巴细胞(CD+3CD+4、CD+3CD+8和CD+3CD+4/CD+3CD+8)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针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良好,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提高免疫能力。
罗泉芳王薇陈钦玭庞爱萍
关键词: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方案
地西他滨治疗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0例
2018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10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例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对该组患者均给予地西他滨治疗,观察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有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其WBC降到了11×10~9/L^12×10~9/L,HGB升高到了92~102之间,PLT升高到了147×10~9/L^157×10~9/L。另外4例患者血细胞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对其治疗了10 d后,患者的WBC降到了1.0×10~9/L^1.2×10~9/L,HGB降到了42~52之间,PLT降到了11×10~9/L^12×10~9/L。在生存时间方面,有2例患者已经存活36个月以上,有1例患者3个月后转化为AML-M5,对其给予地西他滨药物进行治疗2个月后死亡,存活期只有6个月,2例患者由于出现重症感染而死亡。结论经过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患者多发于老年人群,由于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差,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患者的自身特点和机体状况等,并以此为其安排最佳的治疗方案,这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王薇
关键词:地西他滨白血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HIF-1α、ICAM-1、VCAM-1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选取活动期RA患者50例为RA组,RA合并恶性肿瘤患者25例为RA合并恶性肿瘤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IF-1α、ICAM-1、VCAM-1水平,记录RA组与RA合并恶性肿瘤组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及DAS28评分。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血清HIF-1α、ICAM-1、VCAM-1水平在RA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RA合并恶性肿瘤组的血清HIF-1α、ICAM-1、VCAM-1水平均高于RA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RA组血清HIF-1α、ICAM-1、VCAM-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A合并恶性肿瘤组的RF、anti-CCP水平及DAS28评分均明显高于RA组(P﹤0.01)。经ROC曲线分析可知,HIF-1α、ICAM-1、VCAM-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2、0.785、0.752。结论 RA患者血清HIF-1α、ICAM-1、VCAM-1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RA合并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指标。
郭君朱世为廖东罗泉芳陈钦玭唐琳洁文健王薇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低氧诱导因子-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恶性肿瘤
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VRD方案介入治疗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VR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对伴有高危细胞遗传学(HRCA)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效果及高危MM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77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分为高危组50例及非高危组2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高危组进一步分为VRD组及非VRD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高危组的血尿酸水平高于非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肾功能、血钙、白蛋白、球蛋白、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骨质破坏情况、ISS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RD组的深度缓解率优于非VRD组(P<0.05);两组总体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RD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于非VRD组(P<0.05),而两组中位总生存期(OS)均未达到,且两组总体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是NDMM患者不良预后因素之一,高尿酸的NDMM患者可能伴有HRCA表达。VRD诱导治疗可明显提高伴有HRCA的MM深度缓解率,且能延长PFS。
庞爱萍罗泉芳陈钦玭王薇缪志超曾妮妮张健坤吴春林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来那度胺
认知心理干预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干预联合病友互助支持模式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等情绪及社会功能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基础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常规心理咨询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师心理认知干预及病友互助支持模式。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18.32±5.15)和(15.34±6.15),两组的HAMA评分分别为(15.56±3.21)和(11.87±2.43)两组实验结果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SDSS总评分及各因素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两组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心理干预及病友互助支持模式能大大减少患者的心理痛苦,缓解其焦虑、恐惧等情绪,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推进临床进展。
王薇罗泉芳陈钦玭唐琳洁张健坤
关键词:血液恶性肿瘤心理状态社会功能临床疗效
两种去甲基化药物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与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生存率、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阿扎胞苷治疗,研究组予以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细胞免疫水平、体液免疫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1年生存率、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阿扎胞苷相当,可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唐琳洁罗泉芳王薇朱世为缪志超
关键词:地西他滨阿扎胞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功能生存率
认知心理干预及病友互助模式对改善血液肿瘤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和研究认知心理干预及病友互助模式对改善血液肿瘤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7月~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认知心理干预,实施病友互助模式。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临床疗效,使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估两组社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DSS指标中父母职能、社会性退缩、对外界兴趣和关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分数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心理干预和病友互助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血液肿瘤患者消极情绪,提高其面对疾病的信心,值得临床采纳。
王薇罗泉芳庞爱萍曾妮妮
关键词:血液肿瘤情绪社会功能
COTPE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双打击淋巴瘤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COTPE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双打击淋巴瘤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3例经病理和FISH诊断为双打击淋巴瘤的患者使用COTPE方案(环磷酰胺750 mg/m2,d1;长春新碱1.4 mg/m2,d1;吡柔比星50mg/m2,d1;泼尼松100 mg,d1~5;依托泊苷50 mg/m2,d1~5)联合沙利度胺(100 mg/d)治疗,治疗6个周期。结果23例中获CR 11例(47.8%),PR 6例(26.1%),SD 5例(21.7%),PD 1例(4.3%),总有效率(CR+PR)为73.9%,2年生存率为91.3%,3年生存率为65.2%。Ⅰ~Ⅱ度骨髓抑制5例(21.7%),转氨酶升高2例(8.7%),脱发19例(82.6%),消化道反应14例(60.9%),Ⅲ~Ⅳ度不良反应少。结论 COTPE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双打击"B细胞淋巴瘤取得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患者可耐受。
罗泉芳唐琳洁王薇
风险预警干预联合维生素B_(12)低温雾化吸入防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干预联合维生素B_(12)低温雾化吸入防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化疗后采用常规生理盐水漱口,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预警干预联合维生素B_(12)低温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化疗结束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发生时间及愈合时间,口腔黏膜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化疗结束时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口腔黏膜炎后第1、3、5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预警干预联合维生素B_(12)低温雾化吸入能有效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减轻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并可延长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及缩短黏膜炎的治疗时间。
曾妮妮张健坤王薇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口腔黏膜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