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园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泗洪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4排螺旋CT卷积核的选择在横断面及容积再现重组中对鼻区骨细微结构显示的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卷积核的合理选择在横断面及容积再现(VR)重组图像中对鼻区骨细微结构显示的价值。方法对60例患者鼻区扫描图像分别选择卷积核为H50s,H60s及H70s进行横断面重建后再行VR重组。结果卷积核H50s时,横断面薄层图像空间分辨率低,显示对比差;VR重组图像表面过于平滑,对鼻区骨细微结构的显示明显不足。共显示鼻颌缝112条(其中76条清晰显示,36条隐约可见),鼻额缝56条(37条可见,19条隐约可见),鼻间缝38条(20条可见,18条隐约可见),鼻骨孔29个,其他孔及筛沟不可见;卷积核H60s时,横断面薄层图像空间分辨率较高,显示对比良好,VR重组图像有一定的颗粒感,对于解剖结构的显示率高,可清晰显示鼻颌缝119条,鼻额缝59条,鼻间缝59条,鼻骨孔81个,鼻骨其他孔17个,筛沟50条;卷积核H70s时,横断面薄层图像空间分辨率更高,显示对比佳,图像清晰锐利,VR图像表面粗糙,颗粒感明显增强,部分解剖结构显示不清,共显示鼻颌缝显示117条,鼻额缝显示58条(其中38条可见,20条隐约可见),鼻间缝显示57条(其中37条可见,20条隐约可见),鼻骨孔显示79个,鼻骨其他孔显示15个,筛沟显示47条(其中30条可见,17条隐约可见)。结论卷积核的合理选择在横断面及VR重组图像中对于鼻区骨细微结构的显示具有重要的作用。
- 陈方园王磊裴昌军王琨
- 关键词:鼻骨卷积核容积再现
-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与后处理技术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技术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来我院就诊的鼻部外伤患者行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每位患者诊断过程如下:首先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上对扫描的薄层轴位图像进行连续层面观察,作出初步诊断,然后在工作站上行MPR及VR重建,多方位多角度动态观察,得出最终诊断。结果初步诊断42例鼻骨骨折,其中多发骨折28例,单发骨折14例。28例多发骨折最终诊断有25例相符,3例过度诊断,分别将鼻骨孔、鼻骨表面压迹、鼻骨下端驼峰样变异误诊为骨折;14例单发骨折中有8例相符,6例不符,其中3例应为多发骨折,另外3例分别将鼻骨孔、缝间骨、鼻骨下端缺损误诊为骨折。初步印象8例未明确诊断,最终均作出了明确诊断:3例为骨折,2例为鼻骨下缘缺损变异,1例为鼻骨驼峰样变异,2例为鼻骨孔;初步诊断12例未见异常,最终有10例符合,2例为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结合MPR及VR后处理技术对诊断鼻骨骨折具有重要价值。
- 王磊裴昌军陈方园王琨
- 关键词:鼻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