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思路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PS)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思路。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6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PS16例。常规胸部摄X线片16例,胸部CT平扫检查16例,常规胸部增强CT13例、螺旋CT增强扫描3例,并行三维重建,DSA检查1例,术前10例发现异常血管。结果:胸部X线主要表现为3种形态:不规则肿块形8例;节段性不张样改变5例;局部肺纹理增多3例。胸部CT主要表现为3种形态:实性肿块形5例;囊实性肿块7例,其中支气管扩张样表现1例;囊性肿块4例;DSA1例,DSA表现为病灶染色,增粗异常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结论:常规X线胸片无特异性,仅能发现病灶。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观察病灶内部细微结构及外部征象。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MRI检查能够发现异常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 王琨朱杰王磊
- 关键词:肺隔离症影像学表现
- 多层螺旋CT在肾盂旁囊肿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肾盂旁囊肿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集的17例肾盂旁囊肿的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7例肾盂旁囊肿患者中,左肾10例,右肾7例,有13例为Ⅰ型(单发类圆形),4例为Ⅱ型(多发蔓藤状)。肾盂旁囊肿的MSCT表现为肾窦区无强化的类圆形、蔓藤状或不规则状的囊性病灶,延迟扫描无造影剂进入囊肿内,而周边肾盂及肾盏受压变形,内可见造影剂充盈。结论 MSCT在肾盂旁囊肿的诊断及分型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蔡维波王磊李红
- 关键词:肾肿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原发性输卵管癌误诊1例
- 2013年
-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极少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早期多无典型症状和体征,术前诊断率低,多手术时才证实为该病。易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相混淆。早期发现、早期明确诊断,能决定手术方式、手术范围,改善疾病预后。
- 刘利陈圣莲沈倩倩王磊
- 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误诊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手术范围
- CT和磁共振成像在髋臼缺血性坏死病因分析中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研究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髋臼缺血性坏死病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对髋臼缺血坏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8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38例多种病因伴发的髋臼缺血性坏死的CT和MRI的影像资料。10例行CT检查,26例行MRI检查,2例行CT及MRI检查。结果 38例患者中,晚期(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9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8例,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5例,强直性脊柱炎(AS)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髋臼粉碎性骨折术后感染1例。髋臼软骨变性、坏死及髋臼的骨髓水肿为MRI特征性表现,髋臼骨质的囊变坏死的显示MRI优于CT,髋臼骨小梁中断、碎裂、皮质塌陷及骨质疏松改变CT优于MRI。结论 CT和MRI在髋臼缺血性坏死病因分析及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蔡维波李红王磊王琨
- 关键词:髋臼骨坏死磁共振成像
-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累及髋臼的CT、MRI表现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累及髋臼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累及髋臼患者的CT及MRI。结果:21例均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晚期(Ⅲ、Ⅳ期),其中14例为双侧坏死,7例为单侧坏死。12例累及单侧髋臼,9例累及双侧髋臼。结论:CT及MRI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累及髋臼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蔡维波王琨周令飞王磊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臼磁共振成像
- 急性闭合性肾损伤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肾损伤的CT诊断方法及其对临床指导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急性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肾损伤主要有五种基本类型:局灶性肾挫伤、肾挫裂伤、肾碎裂、肾包膜下血肿和肾周血肿,本组局灶性肾挫伤32例,肾挫裂伤14例,肾碎裂8例,单纯肾包膜下血肿8例,单纯肾周血肿2例。结论:CT检查能明确诊断肾损伤,并确定损伤的类型、程度及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 王磊周令飞裴昌君
- 关键词:创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的MRI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分析急性膝关节损伤积脂血症的MRI征象,评价MRI在急性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膝关节积脂血症患者的MRI资料。结果:42例膝关节外伤患者均发现膝关节积脂血症,发生在左膝关节18例,右膝关节22例,双膝关节2例,均由急性外伤引起。可见单液-液平面25例,双液-液平面13例,混合异常信号4例。还发现合并创伤性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侧副韧带损伤、骨折及不同程度的骨损伤。结论:在急性膝关节损伤中,MRI能清楚地显示膝关节积脂血症,同时还能准确地显示创伤性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侧副韧带损伤及骨折、骨髓水肿等。
- 朱红娟王磊周令飞
- 关键词:膝损伤磁共振成像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胡桃夹综合征(NCS)中的意义和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2018年收治的22例经临床明确诊断为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间夹角(a)、左肾静脉狭窄段横径(b1)、截面积(c)1及左肾静脉近端扩张段横径(b2)、c2并计算其比值,探讨胡桃夹综合征的CT表现及参考范围。结果22例患者均为前胡桃夹综合征,SMA与AA间夹角(a)减小,左肾静脉通过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受压狭窄,左肾静脉近端扩张,呈“漏斗样”“鸟嘴样”改变。1例显示性腺静脉扩张,1例伴有十二指肠淤滞症,7例伴左肾不同程度增大。结论MSCT血管成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左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的形态、走行,并准确测量相关角度、面积等数据,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王磊
- 关键词:血管成像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图像后处理
- 64排螺旋CT卷积核的选择在横断面及容积再现重组中对鼻区骨细微结构显示的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卷积核的合理选择在横断面及容积再现(VR)重组图像中对鼻区骨细微结构显示的价值。方法对60例患者鼻区扫描图像分别选择卷积核为H50s,H60s及H70s进行横断面重建后再行VR重组。结果卷积核H50s时,横断面薄层图像空间分辨率低,显示对比差;VR重组图像表面过于平滑,对鼻区骨细微结构的显示明显不足。共显示鼻颌缝112条(其中76条清晰显示,36条隐约可见),鼻额缝56条(37条可见,19条隐约可见),鼻间缝38条(20条可见,18条隐约可见),鼻骨孔29个,其他孔及筛沟不可见;卷积核H60s时,横断面薄层图像空间分辨率较高,显示对比良好,VR重组图像有一定的颗粒感,对于解剖结构的显示率高,可清晰显示鼻颌缝119条,鼻额缝59条,鼻间缝59条,鼻骨孔81个,鼻骨其他孔17个,筛沟50条;卷积核H70s时,横断面薄层图像空间分辨率更高,显示对比佳,图像清晰锐利,VR图像表面粗糙,颗粒感明显增强,部分解剖结构显示不清,共显示鼻颌缝显示117条,鼻额缝显示58条(其中38条可见,20条隐约可见),鼻间缝显示57条(其中37条可见,20条隐约可见),鼻骨孔显示79个,鼻骨其他孔显示15个,筛沟显示47条(其中30条可见,17条隐约可见)。结论卷积核的合理选择在横断面及VR重组图像中对于鼻区骨细微结构的显示具有重要的作用。
- 陈方园王磊裴昌军王琨
- 关键词:鼻骨卷积核容积再现
- 脉络膜裂囊肿的磁共振成像诊断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认识水平。方法收集我院经MRI检查诊断为脉络膜裂囊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MRI影像特点。结果 21例患者均为单发,右侧颞叶15例,左侧颞叶6例。囊肿长轴和脉络膜裂走行方向平行,横断位多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及泪滴状,冠状位及矢状位部分为双凸透镜形、箭头样或梭形,呈脑脊液信号,周围脑实质无异常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及周围脑实质无强化。病灶最小者直径为5 mm,最大者囊肿体积为13 mm×19 mm×25 mm。结论脉络膜裂囊肿具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及MRI表现特点,MRI检查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
- 裴敏裴昌军王磊王琨
- 关键词:脉络膜疾病囊肿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