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从彼得·福格斯《自己的死亡》看电影媒介的现代主义
- 2017年
- 文学文本有一种特有的叙事技巧,一个段落、一个章节甚至整个故事都通过单一角色的视角进行陈述,这种方法称之为"内聚焦"或"极端视角主义"。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小说《海浪》(1931)和路易·保罗·博恩的中篇小说《小步舞曲》(1955)都是比较突出的例子。对文学而言,这种手法较为常见,但对于电影来说,如果将角色内聚焦从文学文本转移过来,是一种不符合常规的举措,电影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轻易地传递角色内心的感受。
- 李小华刘宝刘宝
- 关键词:现代主义小说电影媒介文学文本《小步舞曲》叙事技巧
- 试论网络词典对翻译学习的影响
- 2015年
-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词典已广泛应用于英语学习,其中在翻译学习中的应用尤为明显。本文探讨了网络词典对翻译学习正负面的影响,并对有效运用网络词典提出建议,旨在推动网络词典对翻译学习的促进作用。
- 李小华刘宝
- 关键词:网络词典翻译学习
- 现代主义无边界
- 2017年
- 帝国主义时代虽然已经终结,但其现代主义的文化却再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兴趣。后殖民阶段新的力量布局让人们思考现代主义非西方历史的可能性及意义所在。随着新的"当代"概念的应运而生,后殖民批评为新的"当代"认识论构建了基础,"多元现代性"的宏伟蓝图被描画出来,现代主义被称为"没有国界的艺术"。恩维泽用黑格尔式的逻辑证明非洲当代艺术不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拒绝,而是现代性"目的论延展"的结果。现代性不能被否定,只能被完成。
- 伊恩·麦克莱恩刘宝
- 关键词:现代主义原始主义
- 基特勒尔之后——德国最新媒介理论的文化技术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文化技术是德国媒介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旨在对其最新研究成果作简要的介绍与解读。对于媒介研究的发展和传统来说,著名理论家基特勒尔可谓功不可没,本文将从三个角度对与其密切相关的概念迁移展开分析:第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基特勒尔式的媒介理论在21世纪之初转向了更加行为学的分析方式;第二,德语中对于农业工程的过时指谓,在语言学的背景下进入媒介和文化研究的范畴;第三,媒介谱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求新的研究领域,比如生命、生物政治以及行为等等,概念迁移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伯纳德.盖根刘宝
- 关键词:农业
- 先锋与艺术的终结被引量:1
- 2018年
- 从广义的现代主义艺术和文学角度来讲,阿多诺与朗西埃都参与了一场至关重要的变革性运动:探索艺术消亡的可能性,或者寻求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新定位。海德格尔对此更为激进,在提倡摈弃美学的同时,还谈到了将艺术作品从艺术本身概念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现代主义不论是作为一个概念还是美学范式或者实践,都延长了艺术的生命,而先锋派存在于现代主义中却又反对现代主义,为了创造出无艺术的创造性事件作品,终结了艺术。现代主义和先锋派并存,却在对待美学问题上各执己见,先锋派势头不会受现代主义的桎梏,它的影响力会继续挑战或取代艺术和美学的人文结合。
- 克里斯多夫.查莱克刘宝
- 关键词:先锋派艺术现代主义
- 四级阅读与考研阅读比较分析与应试策略
- 2011年
-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研究生入学考试对于阅读理解的考查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准备考研的同学多数已经通过四级考试,但是应对考研,尤其是考研阅读,同学们需要了解四级与考研阅读的差别,发现新的规律,寻找新的方法,才能使自己的阅读技能和解题质量获得较大的提升。
- 刘宝
- 现代主义与文学及电影新媒介
- 2017年
- 如果想了解20世纪的文化活动,现代主义是文学与艺术史研究过程中极具价值和成效的概念,但在影视研究中,它却几乎行不通。除了彼得·福斯坦顿(Peter Verstraten)认为电影与现代主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之外,电影界更多学者也一直反对将电影史与其他古老的艺术形式史相提并论。[1]电影艺术被排除在了现代主义的研究范围之外,也正因如此,电影新媒介的独特地位得以彰显。
- 刘宝
- 关键词:电影史电影艺术艺术史研究视角主义艺术媒介
- 论兼顾过程与结果评价为一体的翻译教学模式
- 2015年
- 以结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翻译教学模式不能体现翻译教学的目标,制约着学生积极性与主体性的发挥,文章将探讨兼顾过程与结果为一体的翻译教学模式,并通过翻译工作坊与模拟考场教学模式为例将这两种评价方式结合,实践证明,此种翻译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
- 李小华刘宝
- 关键词:翻译工作坊模拟考场
- 世界问题与中国方案——中外学者对话哈维实录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全球化、全球对话主义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各种争辩不绝于耳,世界范围内各种问题不断涌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如何不断发展自己并适应全球化的背景需求,如何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探索解决当代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是一个必须思考和坚持的问题。在这个情况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文化理论"创新小组邀请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大卫·哈维教授前来与中国学者就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当代重大文化问题举行中美双边对谈会。多名中国著名学者参与了对谈,对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金惠敏先生主持。
- 刘宝赵冰
- 关键词:哈维马克思主义
- 文化与“文化星丛”被引量:3
- 2017年
- “文化”一词的出现,迄今已逾两千年之久.在两千年的时光里,尤其18世纪以来,“文化”不断被定义与再定义,古今中外,各种文化定义林林总总,据传已达数百种之多,而仍被文化学者们津津乐道.“文化”由此可见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变化的概念,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它永远无法被确定永远都会生发新的内容.
- 刘宝
- 关键词:文化定义文化学者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