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智
- 作品数:20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科技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电真空用金属零件的去油方法被引量:2
- 2012年
- 组成电真空器件的金属零件在机加等过程中表面要沾污到一些油污,如果零件没有得到有效的去油清洗,带有残留污染物的零件装配到高真空环境中,可能成为大量气体和蒸气的来源,影响器件的真空度和使用寿命。结合零件表面油污种类、特性,对两种去油方法进行对比:通过洁净度测试、真空热处理和XPS表面残留分析测试结果,说明含活性剂成分的水基清洗液对表面沾污皂化油和非皂化油类的零件清洗效果好,安全无残留,适合高要求的电真空金属零件的去油清洗。
- 杨卫英伍智
- 关键词:电真空器件金属零件去油真空热处理
- 电真空器件用陶瓷二次金属化镀镍层起泡现象的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陶瓷二次金属化镍层烧结后起泡是影响产品质量和合格率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针对陶瓷的一次金属化和二次金属化工艺,经XPS、XRF、SEM等方法分析,得出:陶瓷的二次金属化起泡与其沉积层的基材和沉积层的厚度有关,陶瓷一次金属化烧结后钼的特殊形貌——钼颗粒较大、颗粒之间结合疏松和钼的电化学特性,决定钼上的沉积层厚度必须在合适范围内——4~9μm,才能减小沉积层中的应力,保证烧结后镍层与钼有良好的结合力。
- 杨卫英伍智邹桂娟曾敏
- 关键词:陶瓷金属化起泡
- 真空用R_2Co_(17)稀土钴磁柱表面净化工艺的改进
- 2013年
- 本文对R2Co17磁柱零件的表面净化工艺加以改进,采用电化学工艺,效果良好。结果表明,R2Co17稀土钴磁柱零件采用电化学净化工艺,表面残留磁粉少,表面平整光亮,更好地满足了真空器件对该零件的要求。
- 李蓉陈虎李剑唐国云伍智
- 关键词:电化学法
- 微堆层绝缘子初步试验研究
- 紧凑化、小型化是未来高压系统结构的发展方向,而微堆层绝缘子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以环氧树脂为介质层、不锈钢为金属层的微堆层绝缘子,并初步开展了微秒脉冲下微堆层绝缘子的沿面...
- 程焰林戴晶怡伍智向伟
- 关键词:沿面闪络
- 草酸中纳米孔阵列阳极氧化铝膜的一步法制备及其形貌表征被引量:6
- 2005年
- 报道了用一步阳极氧化法在经过预处理的高纯铝片上制备具有纳米孔阵列结构的阳极氧化铝膜(AAM)的技术,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样品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纯铝片在0~20℃、0.1~0.5 mol/L的草酸溶液中用30~60V的直流电一步阳极氧化,再经过去铝和除阻挡层的过程,可制得纳米孔阵列阳极氧化铝膜.制得的阳极氧化铝膜中的孔,尺寸都在纳米级别,且大小均匀,相互平行排列成规整阵列,可用作制备纳米线阵列的模板.
- 杨文彬伍智李鸿波胡小平卢忠远
- 关键词:阳极氧化铝膜纳米孔阵列形貌表征
- 硫酸-磷酸-铬酸电化学抛光对钼片表面状态的影响
- 2014年
- 以硫酸-磷酸-铬酸体系为电解液,对钼片进行电化学抛光。通过测定阴极极化曲线,研究了抛光过程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表征了抛光前后钼片的微观形貌、粗糙度和尺寸等。在2.0 A/cm^2下对钼片电化学抛光30 s,可得到均匀平整、无明显坑点的表面,粗糙度由抛光前的0.20μm降至0.05μm。通过严格控制抛光时间可有效保证样品的几何尺寸精度。
- 陈虎杨卫英伍智李剑
- 关键词:钼电化学抛光表面形貌粗糙度几何尺寸
- 一种钛材的表面处理方法及高温贮氢钛材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材的表面处理方法及高温贮氢钛材,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发明人创造性地采用无机强酸和氟化物的配合对钛材进行酸洗,发现经过酸洗之后钛材的100℃以上的高温贮氢性能非常优异,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应用价值,有利于进...
- 谢玉斌伍智
- 文献传递
- 苯硫醚环状低聚物的合成与初步聚合研究
- 2005年
- 以硫化钠和对二氯苯为原料,加入锂盐复合助剂,在六甲基磷酰三胺溶剂中,常压下合成了苯硫醚环状低聚物(CPS),研究了助剂用量、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的影响,并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初步表征和热聚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助剂后,可以在提高反应物浓度、缩短反应时间的同时,得到较高的合成产率;合成产物的红外、紫外光谱与文献一致;CPS的热聚合产率高。
- 伍智余自力
- 关键词:聚苯硫醚热聚合
- 应用XRF法对陶瓷金属化厚度的检测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研究了陶瓷金属化厚度的无损检测方法,进行了检测用标准片的设计和标定,分析了金属化层成分与含量,建立了XRF无损检测厚度方法的应用程序和校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陶瓷金属化厚度进行无损检测是可行的和可靠的;在试验的范围内(12.66~87.02μm),测量误差小于5%,RSD小于2%.
- 曾敏伍智金大志杨卫英邹桂娟
- 关键词:X射线荧光光谱法无损检测
- 环氧灌注材料的改性对比研究
- 2007年
- 采用聚氨酯、中空玻璃微球和纳米材料3种方式对环氧电子灌注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了改性方式对密度、冲击韧性和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空玻璃微球改性时密度降低最大,比纯环氧降低了20%左右,密度达到近1.0g/cm^3,聚氨酯改性的冲击韧性最高,纳米材料改性能显著提高压缩性能。
- 伍智杨卫英
- 关键词:聚氨酯环氧纳米粉体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