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军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科技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1篇陶瓷
  • 6篇氧化铝
  • 6篇金属
  • 4篇金属陶瓷
  • 3篇绝缘
  • 2篇氧化铝陶瓷
  • 2篇粘结剂
  • 2篇喷雾造粒
  • 2篇钎焊
  • 2篇微观结构
  • 2篇介电
  • 2篇金属材料
  • 1篇等静压
  • 1篇电场
  • 1篇电场强度
  • 1篇电极
  • 1篇电极结构
  • 1篇氧化铬
  • 1篇造粒
  • 1篇粘附

机构

  • 14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6篇黄晓军
  • 5篇雷杨俊
  • 4篇杜继实
  • 4篇徐万里
  • 3篇彭康
  • 3篇杨卫英
  • 3篇邹桂娟
  • 3篇伍智
  • 3篇张华力
  • 2篇金大志
  • 2篇范玉龙
  • 2篇黄云
  • 2篇曾敏
  • 2篇解永蓉
  • 2篇唐兵华
  • 2篇戴晶怡
  • 2篇李志平
  • 1篇程焰林
  • 1篇胡文远
  • 1篇谈效华

传媒

  • 2篇真空电子技术
  • 2篇陶瓷
  • 1篇陶瓷学报
  • 1篇电瓷避雷器
  • 1篇塑料工业
  • 1篇真空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醚对环氧-聚氨酯互穿网络制备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研究了聚丙二醇醚(PPG)、聚四氢呋喃醚及二者的共聚醚分别形成的聚氨酯预聚体与低分子羟基化合物和环氧树脂的反应性,应用聚氨酯对环氧进行了IPN改性,测试了其红外光谱和冲击强度。结果说明:聚四氢呋喃醚型聚氨酯的反应活性太大,不适宜用于环氧树脂的IPN改性;聚丙二醇醚及其与聚四氢呋喃的共聚醚型的聚氨酯反应活性适中,适合作为环氧IPN改性的聚氨酯组分。采用PPG型聚氨酯对环氧进行了IPN改性,改性后的环氧体系冲击强度大大提高。
伍智杨卫英刘铁黄晓军李曼苹
关键词:聚醚聚氨酯环氧互穿网络聚合物
Ti/Ag/Cu活性焊料的封接特性被引量:1
2006年
Ti/Ag/Cu活性焊料法广泛应用于陶瓷与金属的焊接中,但该焊料在陶瓷表面的浸润性较差,在金属表面易发生偏析的现象。本文对该焊料的流散特性进行了讨论,对陶瓷与金属的封接界面进行了分析,对封接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封接界面生成Ti的氧化物主要是TiO2。
金大志彭康曾敏解永蓉邹桂娟黄晓军
一种粉末注射成形用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粉末注射成形用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粘结剂按重量百分比该粘结剂由以下组分组成:聚乙二醇60%~8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35%;硬脂酸1%~10%。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室温下将适量...
张华力黄晓军游小凤徐万里范玉龙谈效华
文献传递
PEG聚合度对氧化铝造粒粉的性能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为制备适用于干压成型的氧化铝造粒粉,研究了PEG聚合度对氧化铝造粒粉微观形貌、流动性和松装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的聚合度对氧化铝浆料粘度影响显著,PEG2000-6000是较为理想的粘结剂选择,造粒粉的流动性与环境温度及湿度相关。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造粒粉的流动性和松装密度为评价指标,对PEG聚合度、粘结剂添加量和固含量进行了优选,其影响顺序为PEG聚合度>固含量>粘结剂添加量。以优选参数PEG6000、添加量为4wt%、固含量为80wt%,制备了性能优良的氧化铝喷雾造粒粉。
胡文远周锐黄晓军雷杨俊杨定明
关键词:聚乙二醇氧化铝喷雾造粒流动性
Ti/Ag/Cu活性焊料的封接特性
Ti/Ag/Cu活性焊料法广泛应用于陶瓷与金属的焊接中,但该焊料在陶瓷表面的浸润性较差,在金属表面易发生偏析的现象。本文对该焊料的流散特性进行了讨论,对陶瓷与金属的封接界面进行了分析,对封接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封接...
金大志彭康曾敏解永蓉邹桂娟黄晓军
文献传递
绝缘-金属陶瓷及其与金属材料焊接匹配实验研究
通过粉体致密化结合,采用氢气气氛烧结等技术途径,可实现绝缘-金属陶瓷制备,结合SEM、EDS及CLSM微观结构分析,绝缘一金属陶瓷界面形成的过渡层较好地缓解了两者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及残余应力,确保上述两种材料的致密无缝结合...
黄晓军戴晶怡李志平徐万里周京川易歆雨黄云
关键词:金属陶瓷钎焊工艺微观结构物相分析
文献传递
掺杂Si、Ca、Mg的94mol%氧化铝陶瓷的介电击穿强度
氧化铝陶瓷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压绝缘材料,而介电击穿会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产生导电通道而破坏整个绝缘系统.由于陶瓷的微观结构直接影响了其电荷束缚、散射机制及其内部的电场分布,进而影响其介电击穿过程,因此近年来针对氧化铝...
杜继实雷杨俊唐兵华黄晓军
关键词:氧化铝陶瓷微观结构
等静压陶瓷粉料造粒与成型压力研究
等静压技术作为成型工艺,制备陶瓷器件具有密度高、均匀性好、微孔隙率低等特点,是一种有很强竞争力的陶瓷成型技术。本文从等静压陶瓷原始粉料出发,研究了粘结剂、分散剂对喷雾造粒浆料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制备了高分散性、稳定性的氧化...
易歆雨黄晓军
关键词:等静压喷雾造粒粘结剂分散剂
绝缘-金属陶瓷及其与金属材料焊接匹配实验研究
2016年
介绍了金属陶瓷制备及焊接应用工艺实验研究进展;分析了绝缘-金属陶瓷界面处的微观形貌与元素面分布,显示出两者在界面处呈过渡态紧密结合状态。通过焊接工艺及性能测试结果比对,认为钎焊相比氩弧焊更加适用于金属陶瓷的焊接工艺。
黄晓军戴晶怡李志平徐万里周京川易歆雨黄云
关键词:金属陶瓷钎焊氩弧焊
95氧化铝陶瓷埋粉热脱脂过程粘粉的控制被引量:4
2019年
低压注射成型制备95氧化铝陶瓷在埋粉热脱脂过程会发生粘粉现象,严重影响陶瓷零件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小粒径混合埋粉对粘粉现象的控制方法,并与传统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混合粒径埋粉在保证了烧成后95氧化铝陶瓷强度和耐压性能的前提下,消除了粘粉现象。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杂质引入等优点。此外,基于脱脂过程的物相与表面自由能变化,讨论了粘粉的形成机制以及混合粒径埋粉消除粘粉的原理。
易歆雨张华力杜继实徐万里黄晓军雷杨俊
关键词:脱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