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野
- 作品数:1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国产古装“重生剧”中“大女主”身份幻象的建构
- 2025年
- 国产古装“重生剧”为迎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和市场的需求,着力采用多种叙述手段建构“大女主”身份,使以女性观众为主体的受众,在见证“大女主”的成长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叙事爽感。但是,多种的叙事手段的尝试,却构建起了并不真实的“大女主”身份幻象,如不定式聚焦与第一人称视角的使用拔高了“大女主”的智力和能力,多重叙事层次叠加让“大女主”幻象不堪一击,“间隙性空间”的创设也并未真正让“大女主”身份获得新的内容。这些叙事圈套建构起来的“大女主”身份幻象并不是对独立且强大的女性主体的真实表达,而是让观众失去了暂时的反思能力。
- 夏野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外国文学翻转课堂教学被引量:1
- 2024年
- 传统的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传授知识主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客观知识的学习可由学生课下完成,课上由教师全程指导、参与,配合学生完成知识内化。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师范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培养更符合职业需求的师范生。
- 夏野徐佳超蒋晓璐
- 叙事形式的多重变奏——刘以鬯《吵架》叙事重读
- 2015年
- 作者将吵架这个动态的场面通过静物描写表现出来,以打破因果关系和采用时间变形的方式取消了情节。然而,纯粹的静物描写会取消小说的文本特征,所以,作者采用了"视角越界"的方式使文本获得巨大张力,并结合直接引语的运用,使"沉默"的文本发出主人公的声音。虽然,作者借鉴了法国新小说派的写作手法,但作者对现实的关注打破了纯形式主义的魔咒,空间的描写具有了隐喻意味,最终指向了现实。
- 刘绍信夏野
- 关键词:刘以鬯法国新小说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2024年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新时期的思想战略,迫切需要贯彻落实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一门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演变及文学创作的课程。在具体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与文学思潮相结合,进行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能够有效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该课程,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从实践性的角度促进了学生对文学史内容的理解。
- 蒋晓璐喻聪舟夏野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
- 新文科背景下《现代汉语1》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 2025年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及其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现代汉语1》面临教学目标调整和教学痛点解决的迫切需求。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着重于课程的育人价值,在教学措施上,尝试提出了“五化五促”策略,旨在通过化难为易、化教为导、化虚为实、化良为优和化单为多等多元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思考、创新、拔尖和动力提升。这些措施紧密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成果,以期推动《现代汉语1》教学的全面深化改革。
- 张佳奇夏野李洋刘艳
- 关键词:教学创新现代汉语教学
- 高等教育全体系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 2024年
-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融合式教学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议题之一。通过对混合式教学和融合式教学研究成果的梳理,对二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融合式教学作为教学的新形态,更适合当下高等教育面对的实际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融合,探讨全体系融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可行性,以期促进高等教育全体系融合式教学高质量发展。
- 徐佳超夏野丛月明
- 关键词:高等教育融合式教学
- 受众心理、视觉追求与叙事失衡——近年国产翻拍剧失败原因探析
- 2021年
- 近年来国产翻拍剧的产量持续走高,却面临着口碑不佳的窘境,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基本原因是观众的心理预期使得其对于翻拍剧的要求高于IP改编剧或原创剧,但真正决定口碑的还是剧作的质量。许多翻拍剧的制作方由于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了演员与角色的匹配度,以及服化道具与时代历史的契合性,会让观众对翻拍剧制作的用心程度产生质疑;而片面追求高效率而致使的剧作表层叙事逻辑失衡和深层叙事动力不足,会动摇一部电视剧质量的根基。
- 夏野
- 关键词:心理预期视觉效果
- 从叶妮娅之死看库普林《火坑》中的救赎意识
- 2015年
- 叶妮娅是库普林《火坑》中最具个性和魅力的妓女形象,她在"客体化世界"的压制下,一步步进入个体孤独的深处。然而,梅毒让她直面死亡,给了她冲破麻木的愤怒,使她有了思考的间歇。在这间歇中,她遇到了过去那个完整的自我,在这个自我中找回了内在的神性,同时也在神性的指引下选择了有尊严地死去。结合俄罗斯特有的宗教哲学来思考叶妮娅这一形象,并由此管窥《火坑》中的救赎意识。
- 夏野
- 关键词:孤独神性
- 翩跹在钢筋结构之上的蝴蝶——追溯莉丽走向“雌雄同体”的心路历程
- 2015年
- 《到灯塔去》中的莉丽通过走向"母亲"那未被探寻过的神秘的子宫,将"父亲"所代表的象征世界甩在了身后;通过在"父亲"的秩序世界中获得的智慧,剥开了"母亲"那自我牺牲式的母性谎言。由此,她获得了一个完整的自我,获得了生命的灵感,完成了在她"心头萦绕多年的幻影"。
- 夏野
- 关键词:雌雄同体追溯
- 空间中身体的言说——分析林白《说吧,房间》
- 2014年
- 浸泡在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中的空间和身体,总是承载着不同文化和权力暗潮汹涌的角逐的。在文学的想象中,不同的空间隐喻着不同的身体存在方式,家压抑着身体的声音,但表征着精神创伤的身体却无法沉默;女性的空间虽允许身体的略显喧嚣的自言自语,却是一个不能长久的乌托邦幻想;性别空间中的身体只能作为肉体而存在着,精神只能被献祭给道德律例。用刘小枫的话来说,林白"讲述了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
- 夏野
- 关键词:身体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