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洋

作品数:18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语用功能
  • 3篇现代汉语
  • 3篇话语
  • 3篇汉语
  • 2篇用法
  • 2篇语篇
  • 2篇人际
  • 2篇熟语
  • 2篇熟语化
  • 2篇主观
  • 2篇媒体
  • 2篇互动
  • 2篇教学
  • 2篇构式
  • 2篇X
  • 1篇道义
  • 1篇新媒体
  • 1篇心里
  • 1篇心里话
  • 1篇序类

机构

  • 18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李洋
  • 4篇陈一
  • 1篇夏野
  • 1篇张佳奇
  • 1篇陈传宝

传媒

  • 3篇汉字文化
  • 3篇广州广播电视...
  • 3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汉语学习
  • 1篇语文建设
  • 1篇语文研究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 1篇数码设计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现代语文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责备义构式“怎么说你好”的话语功能及形成
2023年
现代汉语中的实体构式“怎么说你好”,是表示责备义的负面评价构式,主要用于现场性对话语境当中。“你”通过直指策略认知入场,是语境中存在的实体。该构式的话语功能表现为对现场受话人的行为、状态等进行否定责备。“怎么说你好”在使用中发生了语境扩展,可以用于与非现场受话人进行虚拟互动。该构式之所以能够产生责备语义,与疑问结构、构件贡献、面子原则和礼貌原则有关。
李洋
关键词:负面评价语用原则
新媒体视域下“流量”新义的浮现机制
2018年
在微信、微博、百度贴吧等新媒体语域中,现代汉语中表示"网络流量"的词语"流量"浮现出了新的意义、用法,一种是表示"有热度、有人气",用来修饰指人成分;一种是表示"人气偶像",用来转指行为主体。"流量"新义、新用法的浮现机制为语义的扩展性激活和转喻,对于网络当中的粉丝群体而言,"人气偶像"与"流量"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具有激活关系,分别用结果转指原因和特征转指范畴主体。
李洋
关键词:新媒体转喻
双视点互动标题句的语用功能及话语整合策略被引量:11
2020年
文章以"网友评论类"的双视点互动标题句为研究对象,与以往传统标题进行对比性分析。双视点互动标题句的语用功能有:(一)信息增量;(二)互动关联;(三)立场建构;(四)风格整合;(五)客主交融。双视点互动标题句的形成动因是适应受众的心理需求、追求标题的互动效果、自觉性的话语创新。话语整合策略包括报道视点的动态转换、双层话语的整合和"对象—评论"的整合框架。双视点互动标题句在新媒体当中呈现出高频化、去娱乐化、语域正式化的发展特点。
李洋陈一
关键词:互动语用功能话语创新
道义情理型选择问句的否定用法及其机制研究
2023年
文章以“还是”为标记的选择问句为研究对象,集中在双项选择问句中一肯一否选择项的情况,聚焦于一种表否定用法的道义情理型选择问句,探讨了道义情理型选择问句的句法语义表现、话语识解及语境验证。结合道义情理型选择问句表否定的用法,探讨了选择问与否定相通的语用机制、句法机制、认知机制。
李洋张晓涛
关键词:语用机制
去熟语化的界定及表达形式分类
2025年
文章提出“去熟语化”概念,认为是改变熟语的结构形式,在表达熟语原有规约化意义的基础上赋予某种主观化浮现意义的言语过程。根据结构层面的语序是否变化,将去熟语化表达形式分为扩缩类去熟语化形式和变序类去熟语化形式。扩缩类去熟语化形式不涉及语序变化,根据结构长度的不同分为扩充类去熟语化形式、替换类和新解类去熟语化形式、省缩类去熟语化形式;变序类去熟语化形式根据变序之后是否添加其他成分,分为单纯变序类去熟语化形式和增添变序类去熟语化形式。去熟语化体现了语言结构与解构之间的动态性,体现了语言顺应交际的开放性。
李洋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19年
在高中语文学习和教学中,思辨性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之后,高中语文的思辨性阅读被更加重视起来,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未来的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手段,切实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的思辨性阅读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重点研究的就是高中语文的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首先概述了思辨性阅读及其教学特点,随后分析了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意义,最后提出具体的思辨性阅读教学措施,并总结全文。
李洋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兴主观表达式“X满分”研究
2019年
本文探讨了新媒体中出现的新兴表达式“X满分”。“X”在音节、词性、语义层面呈现出一定特征。新兴表达“X满分”体现了主观性、夸张性、形象性、经济性的语用特色,其语用功能为正向肯定功能、主观评价功能、感叹引入功能。“X满分”的形成与具象化的思维特征、“X我给满分”的结构省缩密切关联。随着“X满分”的高频使用,“满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主观化,“X满分”有了新的解读可能。
李洋彭彤彤
关键词:语用功能主观化
谈国产电影《白鹿原》中的传统文化映像被引量:1
2014年
虽然《白鹿原》出现的众多硬伤为同行所诟病,但其在摄影、服装、光感特效等高质量的投入却十分出彩,下面,我们从这个角度解析该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电影语言亦如文学语言一样,能给观众带来审美意境的再创造.影片开场便以不见边际的麦浪展开,安静的画面和古旧的色调,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通过历史叙事的铺垫,让我们感到仿佛这是一部老记录片.
陈传宝李洋
关键词:《白鹿原》传统文化祠堂传承文化白嘉轩老腔
新文科背景下《现代汉语1》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2025年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及其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现代汉语1》面临教学目标调整和教学痛点解决的迫切需求。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着重于课程的育人价值,在教学措施上,尝试提出了“五化五促”策略,旨在通过化难为易、化教为导、化虚为实、化良为优和化单为多等多元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思考、创新、拔尖和动力提升。这些措施紧密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成果,以期推动《现代汉语1》教学的全面深化改革。
张佳奇夏野李洋刘艳
关键词:教学创新现代汉语教学
“做文章”去熟语化形式的语义色彩和表达作用
2024年
惯用语“做文章”表示“比喻抓住一件事情发议论或在上面打主意”,语义色彩不明显。去熟语化之后,“做文章”可以形成扩充类去熟语化形式和变序类去熟语化形式。扩充类去熟语化形式“做X文章”的扩充手段多样,相比“做文章”,语义色彩更倾向褒义。变序类去熟语化形式“文章做”和“文章X做”前后均可添加相关成分,X由多种成分充当,整体具有一定的话题说明功能。
张文静李洋
关键词:语义色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