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洋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循环经济
  • 1篇植物提取
  • 1篇能值
  • 1篇能值分析
  • 1篇农业
  • 1篇农业循环
  • 1篇农业循环经济
  • 1篇稀土矿
  • 1篇稀土矿区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型
  • 1篇芒萁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红壤
  • 1篇红壤侵蚀区

机构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邱洋
  • 2篇徐芮
  • 1篇陈志强
  • 1篇陈志彪
  • 1篇方芸芸
  • 1篇姜超
  • 1篇魏胜龙

传媒

  • 1篇稀土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芒萁的稀土提取能力被引量:8
2020年
为探讨南方稀土矿区芒萁对土壤稀土元素的提取能力,三洲桐坝(SZ,5a治理地)、下坑(XK,8a治理地)、牛屎塘(NS,10a治理地)、龙颈(LJ,对照地)为实验样地,研究芒萁的生长特征(株高、密度、生物量)、稀土元素富集能力及稀土元素提取能力。研究发现,各样地间株高、密度、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显著差异(P<0.05),而地下生物量则差异不显著。地上部分对稀土元素的积累量以LJ最高,分别是SZ、XK及NS的5.45、3.51、2.33倍;而地下部分积累量以NS最高,分别是SZ、XK及LJ的5.24、6.36、3.96倍。芒萁地上部分轻稀土元素含量和稀土元素总量在各样地间差异显著(P<0.05),LJ≈NS>XK≈SZ,且芒萁地上部分主要是累积轻稀土元素。通过芒萁净化矿区稀土元素,通过计算分别需要58年、36年、20年芒萁提取,才能将中度污染的NS、轻度污染的SZ、XK的稀土矿区表层土壤(0~10 cm)中稀土元素含量降低到全国土壤稀土元素含量的平均水平(186.76 mg·kg^-1)。
张巧玲陈志强陈志强陈志彪冯柳俊陈志彪徐芮
关键词:芒萁植物提取
基于能值分析的红壤侵蚀区农业循环经济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探究农业循环经济在土壤侵蚀区的适应性与发展潜力,选取福建省长汀县典型农户循环经济(模式Ⅰ)及传统类型(模式Ⅱ)进行能值流动比较,并运用净能值产出率(EYR)、能值投资率(EIR)环境负载率(ELR)、可持续性发展指数(ESI)、能值投入密度及能值反馈率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模式Ⅰ的EYR、EIR、ELR分别是模式Ⅱ的4.15倍、1.13倍和0.15倍,模式Ⅰ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对环境的依赖相对较弱;从可持续性指数方面可得出,模式Ⅰ与模式Ⅱ的能值ESI分别为6.85,0.26,表明模式Ⅰ具有活力与发展潜力,模式Ⅱ属于消费型经济系统,不具有可持续性;模式Ⅰ的能值投入密度为1.90E+12 sej,高于模式Ⅱ的1.66E+12 sej,模式Ⅰ开发程度和集约化程度比模式Ⅱ高,结构较为合理;模式Ⅰ能值反馈率为4.3%,具有一定的主动调节、组织能力.因此总体上说,红壤侵蚀区循环经济模式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推动当地农户可持续发展.
方芸芸陈志强陈志彪姜超魏胜龙徐芮邱洋
关键词:能值分析农业循环经济红壤侵蚀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