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彪
- 作品数:178 被引量:887H指数:17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典型红壤侵蚀区土壤养分空间差异——以长汀县朱溪河小流域为例被引量:4
- 2011年
- 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为作用的干扰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以南方典型的红壤侵蚀区朱溪河流域为代表,利用ArcGIS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该流域土壤表层7种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内土壤表层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空间相关性程度不同,其中全钾、速效钾和有机质的空间相关性较弱,全氮和速效氮的空间相关性中等,速效磷的空间相关性较强;土壤养分的含量表现为不同的分布格局。
- 李小飞陈志彪陈志强陈海滨
- 关键词:地统计学土壤养分
- 组件对象构建WebGIS技术的应用被引量:3
- 2002年
- 在基于 GIS的软件开发中 ,组件化和网络化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基于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 ,文中针对 GIS软件开发的特点 ,详细阐述了用组件对象构建 Web GIS系统的可行性、实现的途径、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数据传输方案和应用系统的技术特点 .
- 谢跟踪陈志彪郑达贤
- 关键词:WEBGIS组件对象系统开发系统集成面向对象分布式计算
- 红壤侵蚀区崩岗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分异规律被引量:5
- 2016年
- 以福建省西南部长汀县濯田镇黄泥坑崩岗群内植被盖度分别为2%,20%和95%的3处相邻崩岗为研究对象,对各崩岗内集水坡面、崩壁(顶部、中部及底部)、崩积体(上部和下部)和沟道出口7个典型部位0—10,10—20,20—30cm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了各植被盖度崩岗不同深度及部位土壤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盖度的升高,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显著增加(除全磷含量和P/K以外);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全氮和全钾含量以及C/N、C/P、C/K和N/P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全磷含量以及N/K和P/K基本维持稳定;沿集水坡面→崩壁→崩积体→沟道出口,有机碳、全氮和全钾含量以及C/N、C/P、C/K、N/P和N/K基本表现为先减少再增加最后亦降低的变化趋势,全磷含量和N/P无明显差异;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养分含量、粉粒含量、容重、含水量和pH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崩岗系统土壤物理结构较差,养分含量普遍较低,其中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
- 姜超陈志彪陈志强陈海滨区晓琳任天婧
- 关键词:空间分异土壤养分植被恢复
- 崩岗区不同植被覆盖度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不同植被覆盖度土壤氮素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作为评价生态退化区植被恢复的指标之一。以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黄泥坑崩岗群中三种不同植被覆盖度的毗邻崩岗为研究对象,比较其氮素含量的变化及不同部位氮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的提高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且与土壤的全氮含量及各部位的全氮含量均达到显著正相关,但同时也会增加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流失,从而导致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的含量反而减少。而这三种不同植被覆盖度崩岗的全氮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集水坡面部位。与裸露崩岗和低覆盖崩岗不同的是,高覆盖崩岗的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最大值也均出现在集水坡面部位。
- 梁美霞陈志彪姜超姜超
- 关键词:土壤氮素植被覆盖度
- 根溪河流域地形与水土流失的空间格局相关性研究
- 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在区域水土流失格局的研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由于地形控制了太阳辐射和降水的空间再分配,因此它往往是局部生境温、湿度的良好指示,并且影响水土流失的过程、强度和动态变化.在地形...
- 王苏颖陈志彪陈志强邹爱平
- 关键词:水土流失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 文献传递
- 对高校低年级学生课程论文写作的探讨被引量:4
- 2002年
- 本文探讨了低年级课程论文写作的必要性和作用 。
- 陈志彪
- 关键词:高校低年级学生课程论文论文类型气象学气候学
- 现代高校秘书应具备的职能角色意识
- 2002年
- 秘书这一职业由于在社会活动中的工作方式不同,因素,存在着多重职能角色。现代高校秘书应具备“助理”、“作家”、“公关”三种主要职能角色意识。他们作为管理决策者的参谋和助手,要称职地完成职能任务,必须遵循其活动规律,把握职能角色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 洪素华陈志彪
- 关键词:高校秘书
- 不同水土保持模式下小流域的地表温度变化
- 本文以我国南方红壤典型侵蚀小流域——福建长汀县河田镇的朱溪小流域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过程的环境效应为研究对象,利用EOS卫星高光谱ASTER的影像资料,采用温度与辐射率比值分离算法(Temperature/Emissivit...
- 陈志彪陈丽慧陈志强
- 关键词:地表温度反演分析水土保持小流域环境效应
- 福建省水土流失核心区辨识与分区阻控
- 陈志强陈志彪陈明华吴清泉李小飞柴鹏宋锐涛黄美玲王秋云
- 该项目综合运用水土保持学、恢复生态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理论,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GPS、景观分析、地统计模型和凸壳模型等技术手段,以ALOS和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生成福建省水土流失现状图,开展了水土流失数量变化、...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地理信息系统
- 不同修复年限下稀土矿区芒萁与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
- 2019年
- 芒萁是我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生态修复的重要指示性植物,通过探究不同生态修复年限下的离子型稀土矿区内芒萁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矿区的生态修复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本文选取3处不同修复年限的稀土矿区和1处未开采地为研究样地,采集样地内芒萁的叶片和地下茎根,探究其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叶片C、N和P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44.62~454.30g/kg、6.87~10.68g/kg、0.31~0.46g/kg;根茎C、N和P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68.36~424.63g/kg、3.31~4.23g/kg、0.16~0.26g/kg;②芒萁叶片养分与土壤养分(除P外)的相关性强于根茎,与0~10cm土层土壤相关性强于10~20cm土层土壤;③不同生态修复年限下芒萁叶片N/P均大于16且该研究区土壤严重缺磷,芒萁生长受磷限制,因此,离子型稀土矿区的生态修复期应增加磷肥施用量以促使芒萁更好地生长。
- 牛玉娇陈志彪林强徐芮陈志强
-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矿芒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