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瑞玲

作品数:84 被引量:311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领域

  • 4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贮藏
  • 13篇保鲜
  • 13篇采后
  • 10篇抗氧化
  • 10篇蓝莓
  • 9篇茭白
  • 8篇风味
  • 7篇杨梅
  • 7篇提取物
  • 7篇鲜切
  • 6篇双孢菇
  • 6篇贮藏品质
  • 6篇挥发性
  • 6篇挥发性风味
  • 6篇褐变
  • 6篇保鲜剂
  • 5篇多酚
  • 5篇色谱
  • 5篇火龙果
  • 5篇果蔬

机构

  • 84篇浙江省农业科...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3篇浙江海洋大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作者

  • 84篇刘瑞玲
  • 79篇陈杭君
  • 73篇吴伟杰
  • 55篇房祥军
  • 33篇穆宏磊
  • 8篇周拥军
  • 8篇韩强
  • 4篇孟祥红
  • 3篇郜海燕
  • 2篇李斌
  • 2篇夏其乐
  • 2篇孙健
  • 2篇王绍金
  • 2篇陈剑兵
  • 2篇张丽萍
  • 2篇曹艳
  • 1篇庞杰
  • 1篇熊涛
  • 1篇张红印
  • 1篇丁玉庭

传媒

  • 14篇中国食品学报
  • 10篇食品科学
  • 7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浙江农业学报
  • 5篇核农学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食品工业
  • 1篇保鲜与加工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12篇2024
  • 16篇2023
  • 19篇2022
  • 10篇2021
  • 7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植物果实的保鲜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鲜水果防腐保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果实的保鲜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果实的保鲜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保鲜方法利用UV‑LED和H<Sub>2</Sub>O<Sub>2</Sub>联用快速产生具有强...
吴伟杰郜海燕陈杭君房祥军穆宏磊韩延超刘瑞玲牛犇
一种生鲜果蔬供应链风险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鲜果蔬供应链风险评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鲜果蔬供应链风险评价方法,包括终端服务器,终端服务器搭载有采集模块、分析模块、辅助模块以及记录模块,该生鲜果蔬供应链风险评价方法,通过收集和分类单元的协同工作,这种...
吴伟杰郜海燕陈杭君房祥军刘瑞玲陈慧芝牛犇
一种从双孢菇菇柄中提取活性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双孢菇菇柄中提取活性成分的方法,包括:1)将双孢菇菇柄粉末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处理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渣和第一滤液,对第一滤液进行第一后处理后得到多糖;2)对第一滤渣分别进行超声波‑闪式...
郜海燕陈杭君刘瑞玲房祥军吴伟杰韩延超穆宏磊
莲藕采后主要致腐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为明确莲藕采后主要致腐真菌的种类,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在25℃贮藏条件下自然腐烂的莲藕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及致病性检测,对主要致腐真菌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常温下自然腐烂的莲藕中分离出LO-1、LO-2、LO-3共3种真菌;回接试验结果表明,LO-1是主要致腐菌,经鉴定为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培养温度为25℃,持续光照可促进其生长;55℃处理10 min可致死;在pH值4~10条件下均能生长,在pH值为5时扩展直径最大;以蔗糖为碳源、酵母浸出粉为氮源时最利于菌丝生长;在莲藕汁-葡萄糖培养基上菌丝扩展直径最大,持续光照可促进孢子产生。莲藕采后主要致腐真菌的确定为后续采取针对性的防腐保鲜措施提供了依据,为常温下莲藕采后贮藏提供理论基础。
贾乐刘瑞玲房祥军陈杭君郜海燕
关键词:莲藕生物学特性
气调贮藏对毛豆采后叶绿素降解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研究了5%O_(2)气调贮藏条件下,不同体积分数CO_(2)(4%CO_(2)、8%CO_(2)、12%CO_(2))对毛豆叶绿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贮藏能够有效延缓毛豆荚的黄化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分解,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在毛豆贮藏过程中CO_(2)处理显著抑制了脱植基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a含量的上升,延缓叶绿素的降解,贮藏第20天时,8%CO_(2)贮藏组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40.32μg/g和20.37μg/g,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CO_(2)贮藏组显著钝化脱镁螯合酶以及脱镁叶绿素酶的活性,在贮藏末期8%CO_(2)贮藏组酶活性相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9.8%和7.2%。因此,毛豆在5%O_(2)+8%CO_(2)气调贮藏条件下效果最佳。
王晓艳韩延超吴伟杰刘瑞玲陈杭君高原房祥军郜海燕
关键词:气调贮藏毛豆
基于LF-NMR研究双孢菇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及品质变化
2024年
为研究双孢菇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过程中水分分布规律及品质变化,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分别对干燥过程的双孢菇进行弛豫特性及质子密度成像分析,并研究干燥前、后双孢菇微观结构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热泵温度分别为45,55,65℃时,双孢菇到达干燥终点的时间分别为510,420,390 min。双孢菇的T2反演谱有3个不同的弛豫峰:T21(3~23 ms)、T22(25~155 ms)和T23(155~1084 ms),分别代表双孢菇中的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干燥初期,T23左迁幅度很大,干燥后期,左迁幅度变小,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自由水的流动性降低。干燥结束时,T23对应的弛豫峰下降约99.8%,只剩下部分T21和T22对应的峰,说明自由水几乎被完全去除,双孢菇内仅剩结合水和少量不易流动水。低场核磁共振图像显示,65℃条件下,干燥360 min,水分基本被脱除,而55℃和45℃处理组分别在干燥390 min和450 min才基本脱除。双孢菇外侧的水分先被脱除,内部的水分向外迁移,并且温度越高,内部水分迁移速率越快。另外,65℃条件下的双孢菇的BI值分别比45℃和55℃条件下的BI低30.55%和22.69%,说明65℃更能维持双孢菇原有的色泽。65℃条件下干燥的双孢菇的抗坏血酸、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比干燥前下降84.62%,55.80%和36.78%,与45℃和55℃相比,65℃下双孢菇营养成分的损失最小。本研究表明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为双孢菇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也可为双孢菇的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工艺优化干燥参数、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高晓倩刘瑞玲吴来春孟祥红吴伟杰陈杭君郜海燕
关键词:双孢菇低场核磁共振水分分布
蓝莓采后主要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8
2017年
霉变是导致蓝莓采后损失、货架期短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确定蓝莓贮藏期的主要致腐病原真菌,对浙江省杭州市安吉县蓝莓产区发病果实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株病原真菌(LMA、LMB、LMC1、LMC2和LMC3)。通过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B.cinerea、T.viridescens、P.cecidicola、P.polonicum和P.expansum。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5株病原菌适宜生长条件为:蓝莓汁-葡萄糖培养基,25~30℃;菌株LMA、LMC1和LMC2的最适碳源为果糖,菌株LMB和菌株LMC3的最适碳源分别为蔗糖和可溶性淀粉;菌株LMA、LMC1和LMC2的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菌株LMB和LMC3的最适氮源为酵母浸出粉。光照对菌株LMA、LMC1和LMC2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影响,而对菌株LMB和LMC3影响较小。
郜海燕肖尚月陈杭君黎云龙刘瑞玲吴伟杰
关键词:蓝莓采后病害RDNA-ITS生物学特性
五倍子提取液对蓝莓采后病害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灰霉病是蓝莓采后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影响蓝莓采后贮藏品质及其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研究五倍子提取液对灰葡萄孢霉侵染后蓝莓品质及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探究五倍子提取液的抑菌机制,为蓝莓采后贮藏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莱格西’蓝莓为原材料,将75%(V/V)乙醇提取的五倍子醇提物和无菌水按照实验操作分组要求分别均匀地喷洒于蓝莓果实表面(4 m L·g-1),然后将处理后的试验组蓝莓置于25℃的恒温箱中,连续取样7天(每次间隔1天)。以蓝莓的品质指标:腐烂率、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TA)和可溶性固形物(TSS)、电导率、维生素C等以及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抗病性酶活指标的变化来反映五倍子提取液对蓝莓灰葡萄孢霉的抑菌效果强弱。【结果】蓝莓果实的营养指标腐烂率、失重率随着贮藏时间上升;TA和TSS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接菌组蓝莓的营养指标的衰变情况均要比五倍子处理组的要快,但由于灰霉菌的侵染,激活了蓝莓体内的防御系统,致使PPO、POD、CAT等抗性相关酶活性升高,形成消除自由基和病害的防御系统,但是后期由于病害严重,导致机体防御系统紊乱,而出现酶活下降;而经五倍子处理后的蓝莓果实品质要明显优于相应对照组,其酶活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关系,后期由于衰老会出现轻微下降。【结论】五倍子提取物能效抑制灰葡萄孢霉对蓝莓的侵染,可作为一种有效控制蓝莓采后病害并保持蓝莓品质的手段。
孙莎郜海燕熊涛陈杭君刘瑞玲吴伟杰
关键词:五倍子抗氧化性
短波紫外线处理对紫背天葵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为了减少紫背天葵的采后损失,提高其贮藏品质,采用不同辐照剂量的短波紫外线(UV-C)对采后紫背天葵进行处理,研究短波紫外线对紫背天葵采后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UV-C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紫背天葵的失重率和菌落总数,延缓维生素C、叶绿素以及L*值的下降,减少总酚和黄酮的损失,抑制丙二醛(MDA)的积累,能较好地保证紫背天葵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同时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其中5 k J·m^(-2)UV-C处理效果优于1、3 k J·m^(-2)UV-C处理组。本研究中UV-C处理能有效地提高紫背天葵的采后品质,其在采后紫背天葵贮藏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施衡乐吴伟杰郜海燕韩延超陈杭君刘瑞玲
关键词:紫背天葵短波紫外线采后品质
茭白采后主要致腐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为明确茭白采后主要致腐真菌的种类,通过组织分离法对茭白在常温下自然腐烂的致腐菌进行分离,根据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和TEF-1α基因序列分析对所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自然腐烂的茭白上分离出3种真菌,其中1种经过回接试验能使茭白腐烂,经鉴定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该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适宜培养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55℃(10 min);该菌适宜在偏中碱性环境中生长,在pH值4~11时均能产孢,且最适产孢pH值为6;以甘露醇为碳源、酵母浸出粉为氮源最利于该菌菌丝生长,以D-果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最利于该菌产孢。茭白采后主要致腐菌的确定为后续采取针对性的防腐保鲜措施提供了依据,亦为延长茭白采后货架期奠定了理论参考。
赵璐藐刘瑞玲郜海燕韩延超吴伟杰陈杭君
关键词:茭白生物学特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