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伟杰

作品数:155 被引量:731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59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7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6篇贮藏
  • 22篇保鲜
  • 19篇杨梅
  • 18篇采后
  • 17篇抗氧化
  • 14篇蓝莓
  • 13篇贮藏品质
  • 13篇果蔬
  • 12篇风味
  • 10篇茭白
  • 9篇活性
  • 8篇多酚
  • 8篇提取物
  • 7篇食品
  • 6篇猕猴桃
  • 6篇鲜切
  • 6篇香菇
  • 5篇色谱
  • 5篇双孢菇
  • 5篇水分

机构

  • 155篇浙江省农业科...
  • 9篇浙江工业大学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8篇浙江海洋大学
  • 6篇浙江师范大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温州大学
  • 3篇中国计量大学
  • 3篇浙江省农业技...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55篇吴伟杰
  • 137篇陈杭君
  • 110篇房祥军
  • 87篇刘瑞玲
  • 57篇穆宏磊
  • 20篇韩强
  • 13篇周拥军
  • 8篇郜海燕
  • 4篇李有贵
  • 4篇孟祥红
  • 3篇孙雨晴
  • 3篇丁玉庭
  • 3篇夏其乐
  • 3篇钟石
  • 3篇杨海龙
  • 3篇陈剑兵
  • 2篇周剑忠
  • 2篇孙健
  • 2篇王绍金
  • 2篇张丽萍

传媒

  • 30篇中国食品学报
  • 18篇浙江农业学报
  • 12篇食品科学
  • 10篇食品工业科技
  • 7篇核农学报
  • 3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林业科学
  • 2篇蚕桑通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蚕业科学
  • 1篇新农村
  • 1篇保鲜与加工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13篇2025
  • 19篇2024
  • 27篇2023
  • 23篇2022
  • 18篇2021
  • 13篇2020
  • 16篇2019
  • 11篇2018
  • 12篇2017
  • 3篇2016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蓝莓外表皮蜡质的脂质体保护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莓外表皮蜡质的脂质体保护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脂质体保护剂包括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三萜类化合物和磷酸缓冲盐溶液;所述三萜类化合物选自熊果酸、齐墩果酸、β‑香树脂醇和羽扇豆醇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脂质体保护剂...
郜海燕刘瑞玲陈杭君吴伟杰 牛犇房祥军穆宏磊
茭白采后主要致腐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为明确茭白采后主要致腐真菌的种类,通过组织分离法对茭白在常温下自然腐烂的致腐菌进行分离,根据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和TEF-1α基因序列分析对所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自然腐烂的茭白上分离出3种真菌,其中1种经过回接试验能使茭白腐烂,经鉴定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该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适宜培养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55℃(10 min);该菌适宜在偏中碱性环境中生长,在pH值4~11时均能产孢,且最适产孢pH值为6;以甘露醇为碳源、酵母浸出粉为氮源最利于该菌菌丝生长,以D-果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最利于该菌产孢。茭白采后主要致腐菌的确定为后续采取针对性的防腐保鲜措施提供了依据,亦为延长茭白采后货架期奠定了理论参考。
赵璐藐刘瑞玲郜海燕韩延超吴伟杰陈杭君
关键词:茭白生物学特性
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果渣粉抗氧化活性和风味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杨梅果渣作为一种加工副产物,富含酚类、糖类和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物质。为实现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将其加工成杨梅果渣粉,并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果渣粉物理性质、风味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样品具有更低的堆积密度,更高的L*值和a*值,同时,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花色苷含量最高,还原力、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强,具有高总糖含量和低总酸含量,并保留有更多的醛类、酯类和酮类成分。热风干燥样品与真空干燥样品在物理性质和抗氧化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热风干燥样品中总糖含量较低。真空干燥效果最差,样品中总酸含量较高,尤其是较高的乙酸含量影响了杨梅果渣粉的风味。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则具有较高的果香和脂肪香。综合评价,冷冻干燥更适于加工杨梅果渣粉。
张赛丽房祥军吴伟杰高原陈杭君杨海龙郜海燕
关键词:杨梅果渣抗氧化风味
肉桂精油对救心菜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为了提高救心菜的贮藏品质,本研究以救心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肉桂精油熏蒸处理救心菜,通过分析4℃贮藏条件下救心菜的生理生化指标,探究肉桂精油对救心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肉桂精油处理可有效维持救心菜的色泽,有效减缓失重率、黄化率、腐烂速率的上升,延缓其Vc、叶绿素、总酚、总黄酮、齐墩果酸含量的下降。肉桂精油熏蒸处理可抑制救心菜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延缓救心菜的衰老进程。其中,经6μL·L-1肉桂精油熏蒸处理的救心菜色泽最好,其Vc、叶绿素含量最高;经8μL·L-1肉桂精油熏蒸处理的救心菜腐烂率最低,其总酚、总黄酮、齐墩果酸含量最高,且POD、SOD、CAT活性变化最小。综上表明,适合的肉桂精油浓度可以有效保持救心菜的采后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该研究结果为减少救心菜采后损失提供了技术支持。
杨莹韩延超吴伟杰郜海燕陈杭君邓尚贵房祥军
关键词:救心菜肉桂精油保鲜贮藏
一种解酒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酒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解酒组合物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以下组分:茭白提取物20%~60%;蓝莓提取物20%~60%;辅料10%~30%;营养补充剂1%~20%。该解酒组合物不仅可以用于饮酒后进行...
郜海燕陈杭君高原牛犇刘瑞玲吴伟杰房祥军
文献传递
一种茭白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茭白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应用。本发明的茭白提取物,包括生物碱以及酚酸,其中,所述生物碱的含量为1.34~9.2mg/g,所述酚酸的含量为0.99~8.8mg/g,具有优异的护肝功能。
陈杭君郜海燕高原吴伟杰韩延超刘瑞玲牛犇
植物乳杆菌发酵香菇不同部位风味物质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植物乳杆菌发酵对香菇不同部位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以香菇盖和香菇柄发酵液为原料,以香菇发酵液的等鲜浓度(EUC)为响应值,分别考察发酵时间、菌液接种量、粉末添加量和发酵温度4个因素对发酵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分析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香菇盖和香菇柄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植物乳杆菌发酵香菇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4 d,接种量4.5%,粉末量1.5 g,发酵温度40℃;植物乳杆菌发酵香菇柄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3 d,接种量4.2%,粉末量1.5 g,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香菇盖和香菇柄发酵液的EUC值分别为84.61 gMSG/100 g和32.02 gMSG/100 g,与预测值84.09 gMSG/100 g和32.38 gMSG/100 g相近。结论:本试验从多角度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香菇工艺,为香菇的进一步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陈子琪郜海燕房祥军陈杭君吴伟杰刘瑞玲
关键词:香菇发酵响应面
猴头菇纳米囊泡制备、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2025年
目的:优化猴头菇纳米囊泡的制备方法,考察其抗氧化活性以及对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差速离心与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联用法制备猴头菇纳米囊泡(Hericium erinaceus-derived extracellular nanovesicles,HEDENVs),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纳米囊泡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用激光纳米粒度仪与透射电镜对其粒径、Zeta电位和形貌进行表征;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对纳米囊泡进行脂质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DPPH、ABTS^(+)和O_(2)^(-)自由基清除率评价纳米囊泡的抗氧化活性;H_(2)O_(2)构建Caco-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中ROS含量变化。结果:纳米囊泡最佳制备条件:蔗糖浓度25%,离心时间2 h,离心转速86000 r/min,此时纳米囊泡的浓度为402.24μg/mL;纳米囊泡为具有膜结构的小泡,粒径110.7±16.9 nm,PDI 0.551,Zeta电位-14.2 mV;基于脂质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出纳米囊泡中大约含有346种脂质与52种蛋白质。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400μg/mL纳米囊泡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4.79%、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6.67%、O_(2)^(-)自由基清除率为96.83%;在H_(2)O_(2)构建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纳米囊泡能显著减少损伤细胞中ROS的产生。结论:体外多种抗氧化评价方法表明纳米囊泡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杨雪丽牛犇陈杭君吴伟杰王冠楠房祥军穆宏磊郜海燕
关键词:猴头菇纳米囊泡CACO-2细胞抗氧化
苹果多酚对鲜切莲藕品质及褐变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1%、0.3%、0.5%)苹果多酚处理鲜切莲藕,通过测定低温贮藏期间色泽、脆度、抗坏血酸、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变化,研究苹果多酚对鲜切莲藕褐变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处理显著抑制了鲜切莲藕褐变的发生,与其他处理组相比,0.1%苹果多酚处理保持了莲藕较好的色泽和脆度,延缓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的降解,减缓丙二醛含量的上升,抑制PPO和POD活性的升高。由此表明,苹果多酚处理可较好地保持鲜切莲藕的品质。
张翰卿刘瑞玲吴伟杰邓尚贵郜海燕陈杭君
关键词:苹果多酚鲜切莲藕褐变
红肉火龙果采后病原菌分离鉴定与植物精油抑菌研究被引量:24
2018年
分离、纯化并鉴定了浙江产区红肉火龙果贮藏期病原菌,筛选出对抑制病原菌效果较好的精油,并验证了该精油抑菌效果。通过分离、纯化及致病性检测,得到了病原菌菌株HS3和HS6。以病原菌18S r DNA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确定两种病原菌为层生镰刀菌和平头炭疽菌。选择6种植物精油进行抑菌性试验,结果发现香芹酚精油、肉桂精油及百里香精油在2 000μL/L时对两种病原菌生长抑制率均为100%。采用体外直接接触法和体外熏蒸法,研究了香芹酚精油、肉桂精油和百里香精油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发现香芹酚精油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性。无论直接接触还是熏蒸方式,香芹酚精油对层生镰刀菌和平头炭疽菌的抑菌效果均优于肉桂精油和百里香精油。精油熏蒸处理使接种层生镰刀菌和平头炭疽菌火龙果腐烂率下降,香芹酚精油的效果最优,可作为火龙果贮藏前的熏蒸剂。研究结果可为浙江地区火龙果贮藏期腐烂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刘瑞玲郜海燕陈杭君陈杭君吴伟杰
关键词:红肉火龙果采后病害精油抑菌效果病原菌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