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远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柴油
  • 2篇柴油机
  • 1篇液膜
  • 1篇数值仿真
  • 1篇燃烧
  • 1篇重型柴油机
  • 1篇高原环境
  • 1篇海拔
  • 1篇仿真
  • 1篇壁面

机构

  • 2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北方发动...

作者

  • 2篇谭丕强
  • 2篇王成官
  • 2篇李远
  • 1篇楼狄明
  • 1篇李云广
  • 1篇杨振寰
  • 1篇刘胜
  • 1篇邹乐华

传媒

  • 1篇兵工学报
  • 1篇小型内燃机与...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原环境下重型柴油机的性能优化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为改善重型柴油机在高原环境下的动力下降和燃烧恶化等问题,针对某型重型柴油机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简称海拔)及不同柴油-空气-燃烧室(简称油-气-室)匹配方案的性能优化研究。通过模拟海拔4 500 m的高原进气状态,开展了重型柴油机不同压缩比、涡流比和喷油器喷孔直径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柴油机实际运行工况呈现由低速、低负荷向高速、高负荷工况迁移的特性。研究了海拔4 500 m高原环境下柴油机5种油-气-室匹配方案下的性能,5种方案分别为:方案A(涡流比2.2,喷油器10×0.32 mm,压缩比13.3)、方案B(涡流比2.2,喷油器10×0.32 mm,压缩比14.1)、方案C(涡流比1.5,喷油器10×0.32 mm,压缩比13.3)、方案D(涡流比1.5,喷油器10×0.32 mm,压缩比14.1)和方案E(涡流比1.5,喷油器10×0.30 mm,压缩比14.1)。油-气-室匹配仿真与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适当提高压缩比、降低涡流比以及选取适当的喷孔直径,可提高柴油机在高原环境下油-气-室的匹配状况;最佳方案D的油-气-室匹配效果最优,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谭丕强王德源王成官李远楼狄明李云广刘胜杨振寰
关键词:重型柴油机高原环境
高海拔下柴油机壁面液膜燃烧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某型号柴油机开展了高海拔条件下柴油机壁面液膜燃烧机理的数值计算研究,详细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下,柴油机附壁燃油量、液膜位置、液膜面积及液膜厚度分布特性、蒸发特性及燃烧放热特性等。结果表明,附壁燃油量与撞壁燃油量成正相关。就撞壁形态而言,绝大部分燃油铺展和粘附在燃烧室凹坑侧壁上,仅有极少量附着在壁上;附壁液膜位置由燃烧室凹坑侧壁中部向其上下方向扩展;在燃烧结束时,绝大部分附壁燃油仍未全部蒸发。海拔越高,撞壁燃油量越大,液膜面积及液膜厚度越大,液膜蒸发越慢,燃烧室内部分剩余未燃燃油及附壁液膜的燃烧持续时间越长,燃烧恶化越严重。
谭丕强李远邹乐华王成官
关键词:柴油机燃烧数值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