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晚期
  • 2篇化疗
  • 2篇肠癌
  • 1篇单抗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中晚期
  • 1篇中晚期膀胱癌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标志
  • 1篇肿瘤标志物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晚期膀胱癌
  • 1篇晚期结直肠癌
  • 1篇微转移
  • 1篇联合化疗
  • 1篇联合化疗治疗
  • 1篇结直肠
  • 1篇结直肠癌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肖菊香
  • 3篇侯银银
  • 2篇邢雯
  • 1篇王乐
  • 1篇王妍华
  • 1篇锁爱莉
  • 1篇刑雯
  • 1篇陈海艳
  • 1篇魏晓辉
  • 1篇魏晓晖
  • 1篇柴延兰
  • 1篇王颖

传媒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HNP1-3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HNP1-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NestedRT-PCR法检测外周血CEAmRNA、ELISA法检测血清HNP1-3在大肠癌患者术前组、术后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外周血CEAmRNA在大肠癌患者术前组、术后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4%、34%、5%,术前组和术后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44),二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12);CEAmRNA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但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外周血CEAmRNA对大肠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4%、95%。大肠癌患者术前组血清HNP1-3浓度中位数为20.33ng/ml,正常对照组7.69ng/ml,术后组14.35ng/ml;术前组、术后组血清HNP1-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5);并且血清HNP1-3水平也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HNP1-3对大肠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2%、95%。联合检测外周血CEAmRNA与血清HNP1-3的敏感性(72%)及特异性(100%)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HNP1-3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大肠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外周血CEAmRNA表达及血清HNP1-3水平可提高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发现大肠癌微转移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妍华肖菊香侯银银王乐魏晓晖邢雯
关键词:外周血微转移CEAMRNA大肠癌肿瘤标志物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ACR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0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28例ACRC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2例,稳定(SD)8例,进展(PD)7例。有效率(RR)为46.43%(13/28),疾病控制率(DCR)为75%(21/28)。生存期为3-16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4.7月。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为蛋白尿4例,皮疹4例,高血压2例,便血2例。未发现血栓栓塞、胃肠穿孔、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贝伐珠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ACRC可增强疗效,有延长生存期的趋势,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柴延兰肖菊香锁爱莉侯银银刑雯王颖陈海艳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化疗
化学治疗是中晚期膀胱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被引量:5
2011年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在确诊时只有20%的患者属晚期,但大多数患者最终会发生复发或转移。目前对于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原则以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区域淋巴结清扫为主,配合化疗与放疗。但术后2年内仍有约50%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和转移,一旦出现复发和转移,多数在2年内死亡。目前膀胱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较低,化疗是延长这些晚期患者生存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使多数患者的生存时间由3~6个月延长至1年左右,少数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因此,化疗在中晚期膀胱癌中的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作者将就化疗对中晚期膀胱癌的生存影响进行综述。
肖菊香魏晓辉侯银银邢雯
关键词:中晚期膀胱癌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