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单抗
  • 1篇多形
  • 1篇多形性
  • 1篇多形性成胶质...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迁移
  • 1篇迁移率
  • 1篇晚期
  • 1篇晚期结直肠癌
  • 1篇胃癌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瘤
  • 1篇联合化疗
  • 1篇联合化疗治疗
  • 1篇结直肠
  • 1篇结直肠癌
  • 1篇雷帕霉素
  • 1篇雷帕霉素靶蛋...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王颖
  • 2篇肖菊香
  • 2篇锁爱莉
  • 1篇孟喜军
  • 1篇朱娇
  • 1篇魏艳
  • 1篇李文涛
  • 1篇张莉霞
  • 1篇刑雯
  • 1篇侯银银
  • 1篇陈海艳
  • 1篇陈海燕
  • 1篇柴延兰
  • 1篇姚妮
  • 1篇罗文红
  • 1篇王建峰

传媒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TCTP、mTOR在胃癌中的表达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人肿瘤翻译控制蛋白(TCTP)、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胃癌及10例正常胃组织中TCTP、mTOR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TCTP、mTO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P<0.01),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类型、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生长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越低、浸润深度越深、临床分期愈高,TCTP、mTOR表达阳性率愈高;且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者TCT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生存期分析显示,TCTP、mTOR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P、mTOR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胃癌的演进过程,可能是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之一.
张莉霞肖菊香锁爱莉王颖陈海燕朱娇
关键词:胃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ACR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0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28例ACRC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2例,稳定(SD)8例,进展(PD)7例。有效率(RR)为46.43%(13/28),疾病控制率(DCR)为75%(21/28)。生存期为3-16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4.7月。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为蛋白尿4例,皮疹4例,高血压2例,便血2例。未发现血栓栓塞、胃肠穿孔、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贝伐珠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ACRC可增强疗效,有延长生存期的趋势,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柴延兰肖菊香锁爱莉侯银银刑雯王颖陈海艳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化疗
HMGB1在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蛋白(HMGB1)在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BM)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9 L胶质瘤细胞颅内接种Wistar鼠构建同源GBM模型。建立GBM模型鼠后将其随机分为3组:GBM+Saline(n=20),GBM+Ad(n=20),GBM+Ad+Gly(n=20)。10 d后对GBM+Ad组鼠进行Ad-TRAIL感染(8×107pfu/5μl),GBM+Ad+Gly组鼠进行Ad-TRAIL感染和甘草酸(Glycyrrhizin)喂养(稀释于氢氧化钠,100 mg腹腔注射,每天两次连续喂养10d),GBM+Saline组和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采用ELISA测定体内和体外HMGB1的含量水平,TUNEL法测定细胞的凋亡,免疫细胞组化(ICC)检测HMGB1的表达。结果 HMGB1在GBM+Ad组中的血清含量为5.540±0.054 ng,显著高于GBM+saline组的0.0060±0.004 ng(P=0.0001);GBM+Ad+Gly组中HMGB1血清含量(0.07±0.016 ng)显著低于GBM+Ad组(P=0.04);GBM+saline组的HMGB1血清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3)。免疫细胞组化实验中,HMGB1在GBM-Ad组中呈高阳性表达。体外检测中,GBM+Ad组中HMGB1浓度(77.505±1.196 ng)高于GBM+saline组(8.623±0.052 ng)(P=0.0003);GBM+Ad0组中HMGB1浓度低于GBM+salin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检测Ad-TRAIL感染GBM原代细胞后的细胞凋亡发现,GBM+Ad组的细胞死亡率为(78.91±0.17)%,显著高于GBM+saline组(18.29±0.73)%(P=0.0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MGB1含量水平与细胞死亡率呈正相关,R2=0.9976,P<0.0001。GBM+saline和GBM+Ad+Gly组鼠在第12天开始出现死亡,在第24天和第25天全部死亡;而GBM+Ad组在第16天开始出现死亡,在第40天时有50%(5/10)长期存活。结论HMGB1在GBM治疗中高释放,且其浓度与细胞凋亡正相关。HMGB1是GBM的治疗靶点,并且是检测腺病毒治疗或免疫治疗GBM疗效的潜在生物标记。
李文涛魏艳任春莹王建峰洖咏罗文红姚妮王颖孟喜军
关键词:WISTAR鼠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甘草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