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HNP1-3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HNP1-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NestedRT-PCR法检测外周血CEAmRNA、ELISA法检测血清HNP1-3在大肠癌患者术前组、术后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外周血CEAmRNA在大肠癌患者术前组、术后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4%、34%、5%,术前组和术后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44),二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12);CEAmRNA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但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外周血CEAmRNA对大肠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4%、95%。大肠癌患者术前组血清HNP1-3浓度中位数为20.33ng/ml,正常对照组7.69ng/ml,术后组14.35ng/ml;术前组、术后组血清HNP1-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5);并且血清HNP1-3水平也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HNP1-3对大肠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2%、95%。联合检测外周血CEAmRNA与血清HNP1-3的敏感性(72%)及特异性(100%)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HNP1-3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大肠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外周血CEAmRNA表达及血清HNP1-3水平可提高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发现大肠癌微转移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王妍华肖菊香侯银银王乐魏晓晖邢雯
- 关键词:外周血微转移CEAMRNA大肠癌肿瘤标志物
-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 DM)微血管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T2 DM患者为对象,按照微血管病变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微血管病变组,n=40)和对照组(非微血管病变组,n=40)。检测患者Hcy及凝血、纤溶指标,分析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cy、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与aPTT、PT、TT、D-D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Hcy与Fbg呈现正相关(r=0.128,P=0.04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OR=1.189)是影响T2 DM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2 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严重紊乱,高Hcy及凝血-纤溶失衡是T2 DM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T2 DM微血管病变的结果。
- 白莉邢雯李社莉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同型半胱氨酸凝血指标
- 蒸馏水与其化疗药物溶液对胃癌MGC-803细胞作用1分钟的灭活效果比较
- 2014年
- 目的:观察常温蒸馏水、温热蒸馏水和常温蒸馏水加不同化疗药的溶液短时间(1分钟)作用于胃癌细胞MGC-803的结果,从中筛选出能杀灭癌细胞的最低冲洗浓度,为临床胃癌术野的蒸馏水化疗药物冲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常见胃癌细胞MGC-803为实验对象,以蒸馏水(DW)、43℃温热蒸馏水(HDW)和常用化疗药阿霉素(ADM)、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与蒸馏水混合溶液作为干预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DW+ADM/DDP/5-FU:10/10/50μg/ml、20/20/100μg/ml、40/40/200μg/ml、80/80/400μg/ml、160/160/800μg/ml、320/320/1600μg/ml、640/640/3200μg/ml)的水溶液作用细胞1分钟并用培养液继续培养72小时后进行细胞形态学及MTT实验。结果:蒸馏水化疗药溶液相对于单纯蒸馏水和温热蒸馏水对胃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筛选出3种化疗药物的最低完全抑制浓度(抑制率>90%),分别为:ADM 160μg/ml、DDP 320μg/ml、5-FU 1600μg/ml。结论:蒸馏水化疗药溶液相比于单纯蒸馏水及温热蒸馏水可明显增加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筛选出的蒸馏水化疗药溶液最低浓度可对临床胃癌手术以及其他癌症手术术野冲洗液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 郭甲民邢雯宋永春
- 关键词:胃癌蒸馏水阿霉素5-氟尿嘧啶
- 化学治疗是中晚期膀胱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被引量:5
- 2011年
-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在确诊时只有20%的患者属晚期,但大多数患者最终会发生复发或转移。目前对于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原则以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区域淋巴结清扫为主,配合化疗与放疗。但术后2年内仍有约50%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和转移,一旦出现复发和转移,多数在2年内死亡。目前膀胱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较低,化疗是延长这些晚期患者生存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使多数患者的生存时间由3~6个月延长至1年左右,少数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因此,化疗在中晚期膀胱癌中的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作者将就化疗对中晚期膀胱癌的生存影响进行综述。
- 肖菊香魏晓辉侯银银邢雯
- 关键词:中晚期膀胱癌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