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浩

作品数:2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巴中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醒脑
  • 1篇醒脑开窍
  • 1篇醒脑开窍针法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营养恢复
  • 1篇针法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胃
  • 1篇食管胃接合处
  • 1篇术式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胃癌
  • 1篇胃癌根治
  • 1篇胃癌根治术
  • 1篇胃切除
  • 1篇胃切除术

机构

  • 2篇巴中市中医院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西安市北方医...

作者

  • 2篇袁浩
  • 1篇贾贵清
  • 1篇舒同
  • 1篇闫洁
  • 1篇文奎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两种不同吻合术式对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反流及机体营养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吻合术式对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反流及机体营养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近端胃癌根治术的60例胃癌患者资料,按吻合方式不同分为前壁吻合组(n=30)、后壁吻合组(n=30);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营养指标、Visick及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评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前壁吻合组手术时间较后壁吻合组稍长(P<0.05);前壁吻合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Visick及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评分均显著低于后壁吻合组(P<0.05),Hb、Alb、PNI、PGⅠ均显著高于后壁吻合组(P<0.05)。结论较后壁吻合,近端胃癌根治术中行胃食管前壁吻合或可发挥更佳的抗反流机制,更利于残胃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值得临床推介。
舒同文红梅袁浩贾贵清
关键词:胃切除术食管胃接合处疗效比较研究
醒脑开窍针法不同应用时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不同应用时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为A组、B组、C组。3组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A组在发病24 h内给予醒脑开窍针法,B组在发病7 d时开始醒脑开窍针刺治疗,C组在发病14 d时开始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经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3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日常活动能力以及残障程度改善情况,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均<0.05);治疗后,3组NIHSS评分、OH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MMSE评分、BI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A组NIHSS评分、OHS评分均显著低于B、C组(P均<0.05),而MMSE评分、BI评分均显著高于B、C组(P均<0.05),B组和C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A组均显著低于B、C组(P均<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最佳介入时机为急性脑梗死病发7 d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和病灶炎性病理生理状况,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文奎朱和材袁浩闫洁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醒脑开窍针法介入时机炎症反应认知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