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同 作品数:11 被引量:3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巴中市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更多>>
PG-SGA评分对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PG-SGA评分对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G-SGA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营养状况评价,按照有无营养风险分为营养正常组(PG-SGA评分≥4,112例)和营养不良组(PG-SGA评分<4,88例),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行(x^-±s)表示,组间行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ASA评分、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正常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于营养不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营养不良组3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8,P<0.05)。结论 PG-SGA评分<4的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值得临床重视。 文红梅 舒同 张海英 李培越关键词:结肠切除术 两种不同吻合术式对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反流及机体营养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吻合术式对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反流及机体营养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近端胃癌根治术的60例胃癌患者资料,按吻合方式不同分为前壁吻合组(n=30)、后壁吻合组(n=30);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营养指标、Visick及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评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前壁吻合组手术时间较后壁吻合组稍长(P<0.05);前壁吻合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Visick及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评分均显著低于后壁吻合组(P<0.05),Hb、Alb、PNI、PGⅠ均显著高于后壁吻合组(P<0.05)。结论较后壁吻合,近端胃癌根治术中行胃食管前壁吻合或可发挥更佳的抗反流机制,更利于残胃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值得临床推介。 舒同 文红梅 袁浩 贾贵清关键词:胃切除术 食管胃接合处 疗效比较研究 谷氨酰胺在胃肠道术后患者全胃肠外营养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在胃肠术后予加入谷氨酰胺的TPN的疗效。方法:32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即均分为对照组和Gln组,对两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前术后蛋白质合成、氮平衡及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Gln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肠功能恢复时间Gln组(58.7±8.7)h短于对照组(60.3±6.7)h,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2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有回升,但对照TPN组均明显低于G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d Gln组氮平衡的改善明显优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谷氨酰胺的TPN的疗效是有利于改善胃肠道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舒同关键词:谷氨酰胺 胃肠道手术 全肠外营养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对肝胆手术患者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对肝胆手术患者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在医院行肝胆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术前禁食禁饮,行麻醉诱导及维持后,对照组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观察组静脉滴注10%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250 m L,均在30 min内输完且输完后2 h内不再应用其他含糖液体。记录两组患者在输注液体前(T_0)、输液后即刻(T_1)、输注后1 h(T_2)、输注后3 h(T_3)的血压、心率、血糖、胰岛素值、C肽值、血液剩余碱(BE)值、游离脂肪酸(FFA)值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_1两组患者心率、血压与输液前相比均下降(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_2对照组心率、血压与输液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T_3有所下降,但仍高于T0(P<0.05);T_2和T_3观察组心率、血压恢复平稳,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后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均先升高后下降,但观察组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T_2时观察组已恢复至输液前水平(P>0.05),T_3时对照组仍高于T0和观察组(P<0.05)。输液后,两组患者C肽值均先上升、后下降,BE值先下降、后上升,但观察组患者各时点的波动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3时已恢复至T_0水平(P>0.05),对照组未恢复(P<0.05)。观察组FFA值一直平稳,与T_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逐渐升高,T3时显著高于T_0时及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用于肝胆手术的患者,可为患者提供基本能量保证,并减少血糖及胰岛素的波动,具有碱化作用并避免了脂肪的分解,且药品相关不良反应少。 舒同 夏锋 文红梅关键词: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 肝胆手术 能量代谢 胰岛素抵抗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后凝血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后凝血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014.03至2017.03间于我院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的14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n=72)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72),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术后3d凝血功能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凝血功能指标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活性(PAI)、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v WF:Ag)、二聚体(D-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清降钙素(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泌尿外科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维持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文红梅 舒同 张海英关键词:泌尿外科手术 预见性护理 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阳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影响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两家医院102例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并进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侧方淋巴结转移情况将其分为阳性组(n=21例)和阴性组(n=81例)。临床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或Fisher精确检验;侧方淋巴结阳性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侧方淋巴结清扫总数为1347枚,其中阳性淋巴结占比为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肿瘤类型、T分期及浸润肠壁程度与侧方淋巴结阳性的发生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浸润型、T3-4期及浸润肠壁浆膜外肿瘤是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低分化、浸润型癌、肿瘤分期T3-4及浸润肠壁浆膜外可作为判断侧方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 舒同 文红梅 周皓岚 黄涛 王胜猛 应俊关键词: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当患上胆结石后,会有哪些症状?这3个请尽早发现 2020年 目前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为胆结石,根据发生部位的差异性,具体分胆囊结石、胆管结石 2 种,分析致病因素尚未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及个人生活习惯有关,具患病率高、难治愈及预后差等特点,经流行病学显示,此病在我国中的患病率为 10%,发病时呈胆绞痛、恶心呕吐等不适,若疾病持续进展,易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尽早发现不适症状、提供对症预防对策有积极作用。本文提出“当患上胆结石后,会有哪些症状?这 3 个请尽早发现”这一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舒同关键词:胆结石 普外科 致病因素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运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胃肠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出血量、胃肠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运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舒同 文红梅 周皓岚 黄涛 王胜猛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老年结直肠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胆瘘发生的原因、治疗过程、转归,并分析预防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的措施。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的发生率约为0.62%,其中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2次开腹手术,无死亡病例,5例发生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均存在术中解剖关系不清。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损伤胆瘘发生率较低,一旦发生要及时进行处理,术中仔细操作,辨清解剖结构有助于减少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的发生。 舒同关键词:胆瘘 迷走胆管 腹腔镜 胆囊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