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奎
-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2
- 供职机构:巴中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脑出血后肾功能损害与脑小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肾功能损害与脑小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自2017年1月-2018年3月回顾性收集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134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肾功能损害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并肾功能损伤,n=52)和对照组(不存在肾功能损伤,n=82),观察2组患者的预后和脑小血管病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腔隙性脑梗死和白质弥漫性疏松发生率更高[(40.38%vs.23.17%,P=0.034)和(34.62%vs.18.29%,P=0.03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FA值显著降低(0.40±0.12 vs.0.46±0.14,P=0.012);ADC值显著增高(2.78±0.23 vs.2.56±0.28,P=0.000);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21.46±4.28 vs.23.39±3.69,P=0.006);观察组患者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显著低于对照组(66.75±14.57 vs.72.28±10.95,P=0.014)。结论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肾功能损伤较为常见,其可能与患者脑小血管病变有关。
- 朱和材文奎王超
- 关键词:原发性脑出血肾功能损害血管病变
- 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探讨(附2例报告)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发病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DVT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经过溶栓、抗凝、祛聚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后病情均完全缓解,深静脉再通,无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由CO2气腹引起的下肢血流动力学、机体凝血纤溶改变及内皮细胞损伤是腹腔镜手术区别于开腹手术后DVT形成的重要原因。
- 罗友军张秀菊周皓岚程君文奎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腹腔镜
- 醒脑开窍针法不同应用时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8
- 2016年
-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不同应用时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为A组、B组、C组。3组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A组在发病24 h内给予醒脑开窍针法,B组在发病7 d时开始醒脑开窍针刺治疗,C组在发病14 d时开始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经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3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日常活动能力以及残障程度改善情况,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均<0.05);治疗后,3组NIHSS评分、OH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MMSE评分、BI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A组NIHSS评分、OHS评分均显著低于B、C组(P均<0.05),而MMSE评分、BI评分均显著高于B、C组(P均<0.05),B组和C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A组均显著低于B、C组(P均<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最佳介入时机为急性脑梗死病发7 d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和病灶炎性病理生理状况,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 文奎朱和材袁浩闫洁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醒脑开窍针法介入时机炎症反应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