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尚武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肠癌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钙化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铁
  • 1篇血清铁蛋白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瘤
  • 1篇胰岛细胞瘤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感染
  • 1篇铁蛋白
  • 1篇透析患者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
  • 1篇安徽中医药高...

作者

  • 5篇张尚武
  • 2篇郭兴坡
  • 2篇王斌
  • 2篇高凌
  • 2篇宋世铎
  • 2篇蒋林华
  • 1篇朱新国
  • 1篇张海涛
  • 1篇陈维中
  • 1篇韩拓
  • 1篇孙君君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17例报告)
2012年
目的总结分析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1l^IE6月收治的17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胰岛细胞瘤中,功能性肿瘤占12例,非功能性占5例。术前肿瘤定位,B超、CT、MRI的敏感性分别为58.8%(10/17),94.1%(16/17),100%(1/1);术中行B超探查联合触诊有助于术中肿瘤定位,该组开展6例,准确定位6例。手术患者16例:单纯肿瘤切除术3例、胰腺中段切除+胰空肠吻合术2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3例、胰体尾+脾脏切除术4例、胰尾切除术3例、胰尾+脾脏+胆囊切除术1例。该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均无低血糖发作,术后胰瘘2例。结论目前胰岛细胞瘤诊断的主要挑战是定位,常规的定位方法如B超、CT等仍为首选的检查方法,术中超声检查联合术中触诊,对定位诊断更有意义。胰岛细胞瘤容易误诊,早期诊断是关键,一旦诊断明确,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张尚武张海涛孙君君韩拓陈维中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胰岛素瘤外科治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与血清铁蛋白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利用腹部侧位x线片评估腹主动脉钙化积分,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血管钙化阴性组、轻度血管钙化组、中度血管钙化组和重度血管钙化组,分析腹主动脉钙化积分与血清铁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自水平增加的同时,腹主动脉钙化严重程度加重。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腹主动脉钙化与血清铁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r=0.512,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可能加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
汪俊佘阿敏刘诗富孙华张尚武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腹主动脉钙化铁蛋白
combined assays for 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nd microRNA-17-3p offer improved diagnostic potential for stage I/II colon cancer
张尚武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或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或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后的结直肠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SOX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XELOX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结果 2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口腔黏膜炎、色素沉着、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1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或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相当,SOX方案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了新的选择。
张尚武郭兴坡宋世铎王斌蒋林华高凌
关键词: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两种手术方式对结肠癌术后感染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感染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90例结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8例和开腹手术组42例。比较两组术后感染率;患者术前、术后5 d粪便菌群数量;术前、术后1 d、3 d、5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感染率为4.16%,低于开腹手术组的16.66%(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血清IL-6、TNF-α、CRP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低于开腹手术组患者(P<0.05)。术后5 d腹腔镜手术组肠道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低于开腹手术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属、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相对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较轻,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小,术后感染发生率也较低。
张尚武郭兴坡宋世铎王斌蒋林华朱新国高凌
关键词:结肠癌感染率肠道菌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