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辉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82例临床特征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成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经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诊断为POTS的患者82例,其平均年龄(38.7±12.24)岁;以直立倾斜试验阴性排除POTS的31名受试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39.22±10.98)岁。对POTS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分析POTS患者发病的临床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TS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平卧位心率和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TS患者以晕厥多见(63例,76.8%),症状发作频繁34.14%(发作>10次)。晕厥发作和非晕厥患者(19例,23.2%)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多数POTS患者发作前有诱因,诱因多为体位变化、情绪紧张、劳累、运动、天气闷热等。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晕厥、头晕、心悸、胸闷、黑矇、大汗、面色苍白、乏力。在直立倾斜试验中,POTS患者心率逐渐增加,平均最大增加值为(45.05±11.06)次/min。结论 POTS在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晕厥发生率较高。诱因以情绪紧张、劳累、运动、天气闷热多见。
- 郑华李洁王海燕李辉周辉原标田宇
- 关键词: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直立倾斜试验心率
- 复方替米沙坦胶囊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次口服低、高剂量复方替米沙坦胶囊(每粒含替米沙坦40mg,氢氯噻嗪12.5mg);8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1粒,连续服用7d,采用LC-MS/MS方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单次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1粒或2粒后替米沙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30.65±125.97)、(876.22±588.52)μg·L-1,tmax分别为(1.72±0.96)、(1.03±0.48)h,AUC0-t分别为(1745.22±1634.54)、(4776.26±3703.07)μg·h·L-1,AUC0-∞分别为(1882.11±1704.30)、(5060.78±3955.61)μg·h·L-1;单次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1粒或2粒后氢氯噻嗪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70.62±23.05)、(120.42±51.41)μg·L-1,tmax分别为(1.95±1.01)、(2.30±1.14)h,AUC0-t分别为(498.99±162.45)、(888.83±384.29)μg·h·L-1,AUC0-∞分别为(511.32±161.02)、(910.67±390.77)μg·h·L-1。连续7d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1粒后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99.27±133.79)、(53.52±11.54)μg·L-1,tmax分别为(1.33±1.14)、(2.38±1.03)h,AUCss分别为(1211.13±774.94)、(405.80±142.41)μg·h·L-1,Cav分别为(50.46±32.29)、(16.91±5.93)μg·L-1,DF分别为(3.61±1.61)、(3.18±0.59)。结论:单次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后,替米沙坦在40,80mg时的AUC和Cmax的增加比例显著高于剂量增加比例,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氢氯噻嗪在12.5,25mg时的AUC和Cmax的增加与剂量增加成正比,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连续给药与单次给药相比,其药代动力学特征未发生显著变化。
- 王淑民赵秀丽李嘉静武峰周辉李鹏飞刘丽宏王栋梁瑞瑜
- 关键词:替米沙坦氢氯噻嗪液相色谱-质谱药代动力学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06年
- 崔艳丽赵秀丽武峰肖洁边红李嘉静周辉王淑民
- 关键词: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卡维地洛疗效评价大规模临床试验
- 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健康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 2007年
- 目的对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和左氧氟沙星片进行生物利用度比较,判定两种制剂是否为等效制剂。方法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分别口服单剂量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试验制剂)及乳酸左氧氟沙星片(参比制剂)200mg,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求证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口服200mg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分别为(5.68±1.79)和(5.38±1.52)h;tmax分别为(0.84±0.79)和(0.95±0.47)h;cmax分别为(2.27±0.47)和(2.26±0.58)μg.mL-1;AUC0-t分别为(14.90±2.14)和(15.62±2.49)μg.mL-1.h;AUC0-∞分别为(15.17±2.34)和(15.87±2.67)μg.mL-1.h。试验制剂对于参比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F值:AUC0-t为(97.23±17.71)%,AUC0-∞为(97.43±17.76)%。两种制剂的AUC0-t,AUC0-∞及cmax经对数转换后双单侧t检验,结果接受两种制剂生物等效的假设。cmax的90%置信区间结果为88.1%~117.3%,AUC0-t为89.2%~102.5%,AUC0-∞为89.3%~102.9%,tmax经秩和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整个试验期间,受试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按照生物等效性判定标准,可判定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 赵秀丽武峰王淑民李嘉静周辉崔艳丽郭韶洁纪峰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HPLC生物等效性
- 8例胰岛素泵的应用及护理体会被引量:15
- 1999年
- 周辉阎桂环
- 关键词:胰岛素泵护理糖尿病
- 3例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行胸颈径路心脏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护理
- 2004年
- 长QT间期综合征较常见的有3型.发病多与运动、情绪激动、受惊吓有关.β-阻断剂和左侧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可以预防96%的患者的猝死.术前向患者讲明术后会发生轻度霍那氏综合症(Horner Syndrome).患者床前备除颤器,医生、护士均接受培训;教给患者防摔伤的方法.术后发生轻度霍那氏综合症和胸痛、恶心症状.观察心率、心律、血压、消化系统症状;无汗区域皮肤涂护肤霜,禁止在术侧腋下测体温.左眼略变小的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定期复查;终生服用心得安;避免受到与发作有关的刺激;教会家属简单的心肺复苏术.……
- 王萍高彤周辉李翠兰胡大一
- 进食对口服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研究进食对口服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药动学的影响。方法:1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别于进食和空腹随机交叉口服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200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分别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进食组与空服组Cmax分别为(1.91±0.36)、(2.16±0.69)mg/L,AUC0~t分别为(14.14±2.32)、(14.40±3.11)(mg·h)/L,t1/2β分别为(6.59±1.66)、(6.94±0.81)h。结论:空腹或进食对口服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药动学无影响。
- 赵秀丽王淑民李嘉静武峰崔艳丽周辉魏敏吉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动学
- 动态血压监测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4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或贝那普利治疗4周,每两周随访一次,并于服药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厄贝沙坦降压总有效率达85.0%,ABPM结果提示其对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且优于贝那普利(P<0.05),同时不影响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厄贝沙坦降压疗效显著且平稳,安全性好。
- 武峰赵秀丽崔艳丽肖洁王建旗王淑民李嘉静周辉
- 关键词:厄贝沙坦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
- 格列喹酮片在健康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两种格列喹酮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两种制剂间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60 mg,清洗期1周,采用HPLC法测定血清中格列喹酮浓度。结果:受试者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分别为(4.78±1.87),(4.19±1.57)h,tmax分别为(3.06±1.08),(3.28±1.49)h,Cmax分别为(0.87±0.35),(0.90±0.33)μg.mL-1,AUC0-t分别为(4.35±1.66),(4.62±1.23)μg.h.mL-1,AUC0-∞分别为(4.98±1.72),(5.19±1.42)μg.h.mL-1。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AUC0-t为(95.8±34.1)%,AUC0-∞为(97.7±29.4)%。结论:两种格列喹酮片为生物等效制剂。
- 王淑民武峰周辉李嘉静赵秀丽王桂蓉
- 关键词:格列喹酮高效液相色谱法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
- 贝那普利单用及其与乐卡地平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估贝那普利单用及其与乐卡地平联用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本研究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38例,经4周贝那普利10 mg单药治疗后坐位舒张压(SeDBP)≥90 mmHg的患者89例,随机分为贝那普利10 mg联合乐卡地平10 mg治疗(A组)和贝那普利20 mg单药治疗(B组),治疗4周,SeDBP仍≥90 mmHg的患者治疗剂量加倍,其余维持原剂量,均继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第8周A组平均血压水平比B组低(P<0.05)。治疗第4、8周时,A组血压达标率均优于B组,两组血压达标率第4周分别为76.2%和60.1%(P<0.05),第8周分别为88.1%和67.4%(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贝那普利联用乐卡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可提高血压达标率,同时患者耐受性好,两者联合安全有效。
- 肖洁赵秀丽周辉郭韶洁武峰王淑民
- 关键词:贝那普利乐卡地平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