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益源
- 作品数:39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发动机匹配的涡轮增压器压气机优化设计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优化一款3L增压中冷柴油机压气机的性能,应用CFturbo软件对压气机进行初始结构设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CFX计算初始设计压气机性能,并结合AVL BOOST软件完成初始设计压气机与柴油机的性能匹配研究,根据性能匹配结果对压气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初始设计压气机基本满足性能匹配要求,与原柴油机相比,在整个转速范围内动力性无明显变化,低转速时有效燃油消耗率下降;优化设计压气机与初始设计压气机相比,发动机扭矩增加了约2.8%,有效燃油消耗率在整个转速范围内下降,低转速时下降了约2.5%;优化设计压气机喘振裕度为40%左右,且联合运行曲线高效率范围扩大。优化设计的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提升了柴油机的整机性能。
- 陈泓吴孝勤石秀勇倪计民彭益源李思宇
- 关键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发动机匹配计算流体力学
- 载体配比及灰分对DPF压降及内部流场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基于D30 TCI柴油机耦合氧化催化器(DOC)和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的试验台架,对3种不同结构DPF开展压降特性试验.并构建了DPF一维仿真模型及三维1/4孔道模型,研究了载体配比、载体孔密度对DPF压降及捕集特性的影响及载体配比及灰分沉积对DPF孔道内部气流运动及颗粒沉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DPF配比下,提高载体孔密度能降低压降,且灰分增加能提升此效果;增大DPF配比有利于降低DPF压降并提高其捕集效率,结合成本与性能考虑,载体配比的最佳范围(1.2~1.5)使DPF压降及捕集特性达到最优,灰分加载不会影响配比对DPF压降的影响规律;无灰分时,DPF出口孔道压力沿DPF轴向方向逐渐均匀下降;有灰分沉积时,增大灰分分布系数可提高捕集效率,进口孔道颗粒浓度增大,且DPF配比增大能提升此效果.
- 陈贵升贺如李青彭益源张思泽李耀平
- 关键词:内部流场
- 一种带旁通阀的废气再循环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旁通阀的废气再循环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降低发送机污染物排放的带旁通阀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它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气进气管、EGR冷却器座体、EGR冷却器、EGR控制阀、废气出气管;所述EGR冷却器包括出水管和进...
- 湛学勇宋国富彭益源张海丰
- 文献传递
- 不同海拔下柴油机氧化催化器与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对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基于柴油机高原试验台架,在80 kPa、90 kPa、100 kPa大气压力下进行了柴油机外特性试验,研究了不同海拔下加装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与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对柴油机的进排气参数、动力性、经济性、燃烧性能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装DOC+SCR会使进气流量下降,排气背压升高,功率和转矩下降,油耗升高,排气温度升高,排气流量下降,而HC、CO、NO_(x)与碳烟等污染物排放显著下降。不同海拔下加装DOC+SCR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异,尤其是对排气温度、排气背压、有效燃油消耗率与SCR转化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加装DOC+SCR后,80 kPa、90 kPa、100 kPa下的排气温度分别平均升高7.35%、7.21%、7.11%;排气背压分别平均升高28.02%、27.08%、26.81%;有效燃油消耗率分别平均升高1.64%、2.87%、2.94%;外特性工况下SCR最大转化效率分别为88.86%、86.11%、84.76%。
- 严杰毕玉华聂学选王鹏万明定申立中彭益源
- 关键词:柴油机海拔选择性催化还原
- 一种DOC混合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OC混合器,包括V型连接法兰、端锥、混合导流板及DOC壳体;所述V型连接法兰位于最前端,所述端锥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V型连接法兰后端,其外表面分布有各类传感器座;所述混合导流板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端锥内...
- 彭益源许吉强徐远志莫瑞李春敏
- 一种塑料外壳EGR冷却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外壳EGR冷却器,包括安装座、垫片、螺栓、进出水管、塑料外壳及换热管;所述安装座位于最前端,所述垫片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塑料外壳之间;所述换热管嵌入所述塑料外壳内腔中不可拆卸;所述水管旋紧于所述塑料...
- 陈永许吉强彭益源阮正泽杨德美
- 一种带高温密封胶的EGR垫片结构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高温密封胶的EGR垫片结构,包括不锈钢垫片,所述不锈钢垫片上下表面位于密封带周围设置有一层均匀涂覆的耐高温氟橡胶,耐高温氟橡胶与不锈钢垫片制成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克服发动机尾气排放废气再循环系统中零...
- 彭益源许吉强李艳陈永
- 文献传递
- 柴油机排气的O_(2)-NO_(2)对碳烟氧化的协同效应
- 2022年
- 柴油机排气温度低于873 K时难以直接氧化碳烟,使得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要实现低温、高效率的再生面临严峻考验.为了明确DPF内O_(2)-NO_(2)快速氧化碳烟的反应机制,基于量子化学与化学动力学,采用微观机理结合宏观分析的手段,探究了O_(2)-NO_(2)协同氧化碳烟的机理,并对碳烟的氧化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表明:O_(2)-NO_(2)对碳烟的活性位有竞争吸附作用,NO_(2)的吸附能明显高于O_(2),但O_(2)与碳烟更易形成C(O)及活性O^(*).NO_(2)易与O_(2)产生的C(O)反应,生成的NO3-可有效氧化活性C*,实现O_(2)-NO_(2)对碳烟氧化的协同效应;中等温度为742 K时,O_(2)与芘基(A4-)反应生成A4O的量保持最多,且O_(2)与NO_(2)摩尔分数比为1/2时,A4-的10 s再生效率最高可达78.1%,NO_(2)摩尔分数越大,则更易于触发协同反应机制,A4-的氧化速率也越快.
- 张韦李泽宏陈朝辉孙富贤杨喜力彭益源
- 关键词:柴油机碳烟密度泛函理论化学动力学
- 进气掺氢对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为了提高柴油-天然气(DN)双燃料发动机在中、低负荷时的燃烧效率,降低一氧化碳(CO)和未燃碳氢化合物(UHC)排放,以D19高压共轨柴油机为研究机型,构建了发动机燃烧室CFD模型,通过3D-CFD耦合柴油-天然气-氢气(DNH)三燃料化学动力学机理,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进气掺氢对DN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气内掺入20%的H_(2),可促进缸内关键自由基生成,加快天然气(NG)燃烧速率,使燃烧效率达到95.7%,与不掺H_(2)时相比提高了11.3%;而掺入25%的H_(2),可使总碳氢化合物(THC)减少49.0%,CO降低37.4%,CO_(2)下降12.7%。
- 彭益源庞晨晨张韦陈永范吉文陶丽
- 关键词: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
- 4100QB-2柴油机燃用纯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在高原环境(81kPa)下对4100QB-2柴油机燃用0#柴油、纯生物柴油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实测比油耗和小时耗油量比燃用柴油时平均分别高12.5%和13.2%,当量油耗与燃用柴油基本相当;热效率也基本不变;排气温度比燃用柴油平均低约6.3℃;噪声比燃用柴油时明显降低,平均低约1.74dB(A)。
- 孔德芳沈颖刚彭益源陈贵升毕克刚
- 关键词:生物柴油燃烧发动机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