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腺炎
  • 3篇急性胰腺炎
  • 2篇重症
  • 2篇重症急性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胃肠
  • 2篇灌肠
  • 2篇保留灌肠
  • 1篇短程
  • 1篇短程大剂量
  • 1篇虚寒
  • 1篇虚寒型
  • 1篇血白细胞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胰腺炎患者
  • 1篇幽门螺

机构

  • 5篇泰州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朱军
  • 3篇蒋桂珠
  • 3篇马茂源
  • 2篇蔡小健
  • 1篇于小勇
  • 1篇钱后福
  • 1篇陈慧
  • 1篇郭蒙蒙

传媒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肝脏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18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生大黄浸泡液保留灌肠联合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生大黄浸泡液灌肠保留联合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两组;抗菌素、平衡酸碱和电解质、禁食、禁饮、胃肠减压。对照组28例加贝酯300mg+5%葡萄糖500m L,1次/d,静滴;3d后加贝酯100mg+5%葡萄糖500m L,1次/d,静滴。治疗组28例生大黄100g+200m L开水浸泡,过滤,冷却至常温灌肠,保留30min,1次/d;加贝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白细胞、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治愈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血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愈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大黄浸泡液保留灌肠联合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朱军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保留灌肠加贝酯血白细胞治愈时间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肝癌门静脉侵犯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2018年
根据肝癌门脉静脉受侵犯部位的不同,可将癌栓进行分型,通过不同的诊断方式进行诊断,从而确定相关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本文对于肝癌门脉侵犯的概述和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对肝癌门脉侵犯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一、肝癌门脉侵犯的概述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因素有关,与门脉高压关系密切。约有80%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门脉高压,肝恶性肿瘤容易侵犯门脉,形成门脉癌栓(PVTT),发生率高达90.2%,是肝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钱后福马茂源蒋桂珠朱军蔡小健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门脉高压肝癌患者门脉癌栓
短程大剂量甲泼尼龙辅治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短程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早期SAP患者95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1.5mg·kg-1·d-1,静脉点滴3d)。比较2组血淀粉酶、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血淀粉酶、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5天,研究组SIR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除常规治疗外,早期SAP加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可减轻机体SIRS的进程、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护重要脏器、免受早期炎症过度损害、降低病死率。
郭蒙蒙马茂源于小勇蔡小健蒋桂珠朱军陈慧
关键词:甲泼尼龙大剂量
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对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胃肠动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常规治疗与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在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对患者胃肠动力、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82例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41例,胃肠减压、抑制胃酸分泌等常规治疗)和灌肠组(41例,常规治疗+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胃肠动力指标,治疗前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灌肠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胃肠减压引流量少于常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PCT、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灌肠组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将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联合治疗应用于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疗效与安全性均良好。
朱军马茂源蒋桂珠
关键词:灌肠胃肠动力炎症因子
小建中汤联合抗幽门螺杆菌四联方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小建中汤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四联方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PU)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8例脾胃虚寒型PU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抗Hp四联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建中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胃肠激素、Hp清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泌素、胃蛋白酶I、胃蛋白酶I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根除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PU患者予以小建中汤联合抗Hp四联方案治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提高Hp清除率,且安全性高。
朱军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型小建中汤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