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健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短程大剂量甲泼尼龙辅治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短程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早期SAP患者95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1.5mg·kg-1·d-1,静脉点滴3d)。比较2组血淀粉酶、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血淀粉酶、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5天,研究组SIR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除常规治疗外,早期SAP加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可减轻机体SIRS的进程、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护重要脏器、免受早期炎症过度损害、降低病死率。
- 郭蒙蒙马茂源于小勇蔡小健蒋桂珠朱军陈慧
- 关键词:甲泼尼龙大剂量
- 姜堰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姜堰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病率,分析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该院300名医护人员纳入研究,行GerdQ调查,积分8分以上者诊断GERD。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寻求此人群GERD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300名医护人员完成调查,其中诊断GERD共33例,患病率为11%。性别、年龄、学历、专科、婚姻状况之间GERD患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单因素分析发现,工作强度、便秘是这一人群GERD患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护士职业、高强度工作、油腻饮食、便秘可能是导致这一人群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护职业不同、高强度工作、油腻饮食、便秘可能是该医院医护人员GERD患病的危险因素。
- 蔡小健凌亭生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 血脂康联合甘平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血脂康联合甘平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血脂康联合甘平胶囊,对照组服用血脂康,1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脂康联合甘平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安全有效。
- 蔡小健夏存智马茂原
- 关键词:脂肪肝疗效
- 康复新液联合麦滋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 2012年
-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炎症性肠病,具体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近年来发病率成呈上升趋势。病变以结肠黏膜层的溃疡糜烂为主,临床上以腹泻,脓血便,腹部疼痛,以及里急后重,且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发病以青壮年为主。本病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我科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麦滋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蔡小健夏存智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康复新液麦滋林疗效观察炎症性肠病腹部疼痛
- 肝癌门静脉侵犯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 2018年
- 根据肝癌门脉静脉受侵犯部位的不同,可将癌栓进行分型,通过不同的诊断方式进行诊断,从而确定相关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本文对于肝癌门脉侵犯的概述和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对肝癌门脉侵犯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一、肝癌门脉侵犯的概述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因素有关,与门脉高压关系密切。约有80%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门脉高压,肝恶性肿瘤容易侵犯门脉,形成门脉癌栓(PVTT),发生率高达90.2%,是肝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钱后福马茂源蒋桂珠朱军蔡小健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门脉高压肝癌患者门脉癌栓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分析
- 2005年
- 蔡小健丁志刚夏存智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奥美拉唑
- 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20μg,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 蔡小健于小勇马茂原夏存智
- 关键词:前列地尔
- 缺血性结肠炎20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对2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检查、血常规检查资料及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内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充血、坏死糜烂及黏膜下出血,病理检查黏膜下层坏死、出血和肉芽组织,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16例痊愈,3例好转,1例转外科手术。结论中老年人突发左下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肠镜检查是了解病变程度及预后的主要方法。中西结合治疗效果良好,肠坏死患者必要时应手术治疗。
- 蔡小健
-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肠镜检查
- 应用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缺血性肠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老年缺血性肠炎患者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82例老年缺血性肠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转手术治疗率、病死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0/42);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29/4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患者的转手术治疗率、病死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缺血性肠炎患者的疗效明显,并通过抑制血栓形成、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及降低血液黏度来预防患者复发.
- 蒋桂珠钱厚福马茂源蔡小健赵福军
- 关键词:老年人缺血性肠病前列地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