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茂源
-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蒙脱石散联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观察联合口服蒙脱石散及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筛选80例确诊为急性胃肠炎的患者,将其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蒙脱石散与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蒙脱石散与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朱军马茂源
-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蒙脱石散复合乳酸菌胶囊疗效观察
- 腹腔内持续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2例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有效方法。方法 :内科组 1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控制感染、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等内科的治疗同时 ,应用 B超定位 ,在左上腹胰床部和左腹穿刺 ,放置ARROW静脉导管 ,连接引流袋 ,定期变换引流管方向 ,并予腹腔灌洗 ;外科组 5例予胰腺包膜切开引流 ,清除坏死组织 ,腹腔冲洗 ,T管引流等手术。结果 :内科组 12例 ,6例在治疗 2天后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好转 ,腹部体征、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疗效显著 ,有效 5例 ,无效 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有效率为 91.7% ,平均住院天数 2 1.4天 ;外科组 5例 ,3例有效 ,2例无效 ,1例死因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另 1例为严重感染 ,有效率为 60 .0 % ,平均住院天数 3 1.0天 ,多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持续腹腔内引流是一操作简便方便 ,创伤较小 ,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
- 夏存智丁志刚马茂源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穿刺引流
- CT引导聚桂醇与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囊肿疗效对比被引量:5
- 2014年
- 肝囊肿是肝脏良性囊性占位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多发性肝囊肿又叫多囊肝,主要是胚胎时期肝管生长过多,构成囊壁,而未与胆管连接,继发炎症、增生和液体潴留而形成。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肝囊肿的发现率明显上升,治疗患者也明显增多。自1985年Bean首先报道在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穿刺抽液行无水乙醇硬化疗法以来,以囊肿穿刺引流+囊壁硬化治疗为主的方法告别了外科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肝囊肿的一线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硬化剂的选择决定了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本研究将硬化剂聚桂醇及无水乙醇的疗效和并发症对比,并报道如下。
- 钱后福冯亚东沈卫东蔡晓健马茂源
- 关键词:聚桂醇无水乙醇肝囊肿
- 肝癌门静脉侵犯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 2018年
- 根据肝癌门脉静脉受侵犯部位的不同,可将癌栓进行分型,通过不同的诊断方式进行诊断,从而确定相关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本文对于肝癌门脉侵犯的概述和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对肝癌门脉侵犯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一、肝癌门脉侵犯的概述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因素有关,与门脉高压关系密切。约有80%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门脉高压,肝恶性肿瘤容易侵犯门脉,形成门脉癌栓(PVTT),发生率高达90.2%,是肝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钱后福马茂源蒋桂珠朱军蔡小健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门脉高压肝癌患者门脉癌栓
- 短程大剂量甲泼尼龙辅治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短程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早期SAP患者95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1.5mg·kg-1·d-1,静脉点滴3d)。比较2组血淀粉酶、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血淀粉酶、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5天,研究组SIR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除常规治疗外,早期SAP加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可减轻机体SIRS的进程、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护重要脏器、免受早期炎症过度损害、降低病死率。
- 郭蒙蒙马茂源于小勇蔡小健蒋桂珠朱军陈慧
- 关键词:甲泼尼龙大剂量
- 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对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胃肠动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常规治疗与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在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对患者胃肠动力、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82例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41例,胃肠减压、抑制胃酸分泌等常规治疗)和灌肠组(41例,常规治疗+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胃肠动力指标,治疗前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灌肠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胃肠减压引流量少于常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PCT、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灌肠组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将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联合治疗应用于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疗效与安全性均良好。
- 朱军马茂源蒋桂珠
- 关键词:灌肠胃肠动力炎症因子
-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6年
- 马茂源丁志刚
-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重症急性胰腺炎静脉营养支持高分解代谢危重急症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生活方式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患者生活方式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性,寻求合理的生活方式。方法将31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发病前的生活方式及肝功能Child评级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不良的生活方式及肝功能Child分级高的患者出血的危险性明显增大。结论改善生活方式在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起重要作用,积极改善肝功能,降低Child分级可降低出血风险。
- 钱后福蔡晓健马茂源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功能CHILD分级
- 结肠息肉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息肉病理类型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了解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结肠息肉病理分型的变化。方法将78例结肠息肉患者按是否患糖尿病进行分组,观察两组患者结肠息肉的病理类型。结果结肠息肉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达26.9%,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腺瘤型息肉及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息肉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较高,该类患者发生结肠腺瘤及结肠癌的发病率较高。
- 钱后福蔡晓健马茂源
- 关键词:结肠息肉2型糖尿病结肠癌
- 门静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0年7月~2010年7月我院诊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09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三腔二囊管组):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同时予一般制酸、止血药物治疗;Ⅱ组(药物组):药物止血,予奥曲肽(善得定)、奥美拉唑(洛赛克)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盐酸普萘洛尔(心得安)口服。结果两组止血有效率均较高,但无显著差异;死亡率也无显著差异。结论奥曲肽、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与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相近,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移军马茂源朱蔚岗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肝硬化三腔二囊管奥曲肽奥美拉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