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丹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苜蓿中华根瘤菌代谢组学样品制备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代谢组样品制备是代谢组学研究的基础。本文以维生素B12生产菌株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 320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细胞损伤、ATP泄漏、代谢物回收效率以及细胞代谢淬灭效率综合评价细胞淬灭方法,同时对5种提取试剂的提取效率进行比较优化胞内代谢物的提取方法。最终获得苜蓿中华根瘤菌S.meliloti 320的胞内代谢组学样品制备较佳条件:即-20℃40%甲醇淬灭细胞,过滤收集淬灭细胞,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2∶2∶2,外加0.1%的甲酸)与50%甲醇相结合提取胞内代谢物。实验结果显示-20℃的40%甲醇(通过过滤收集细胞)对细胞膜的损伤较小,且细胞代谢淬灭效率和回收效率较高;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2∶2∶2,外加0.1%的甲酸)与50%的甲醇对胞内代谢物的提取效率较高且有互补作用。
- 张田张志丹刘蛟董会娜付绍平张大伟
- 关键词:苜蓿中华根瘤菌
-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保利尔胶囊的调血脂作用
- 2025年
- 目的从代谢调控的角度探讨保利尔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血脂作用及对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的方法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阳性对照组(1.8 mg·kg^(-1),临床等效剂量)及保利尔胶囊低、中、高剂量(270、810、2430 mg·kg^(-1),分别相当于1/3、1倍、3倍临床剂量)组,各组大鼠分别ig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8周。每2周测定大鼠体质量,给药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脂质生化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HPLCQ-TOF-MS)对大鼠血浆代谢物进行检测,筛选保利尔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作用的差异代谢物,分析其涉及的代谢通路。结果保利尔胶囊能够有效控制高脂血症大鼠的体质量,显著影响血浆中TC、TG、LDL-C和HDL-C的含量;代谢组学结果显示,高脂血症大鼠血浆中共筛选出56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和精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保利尔胶囊能够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异常,其作用机制主要与体内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和精氨酸代谢等通路有关。
- 张旭张晨晨杨颖张玉凤张军霞邢界红王银宵张志丹樊慧蓉
- 关键词:保利尔胶囊花生四烯酸代谢
- 诃子酸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和代谢酶表型研究
- 2022年
- 目的 建立测定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诃子酸浓度的方法 ,并比较其在人、犬、猴、小鼠、大鼠肝微粒体中的Ⅰ相、Ⅱ相代谢稳定性及种属差异,确定其在人肝微粒中的代谢表型。方法 将诃子酸与不同种属肝微粒体共同孵育,应用UPLCMS/MS检测孵育液中诃子酸的含量,考察其代谢稳定性及体外动力学参数。采用化学抑制剂法确定其在人肝微粒中的代谢表型。将诃子酸与各CYP450同工酶CYP1A2、CYP2A6、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和CYP3A4的特异性抑制剂(α-萘黄酮、香豆素、磺胺苯吡唑、噻氯匹定、奎尼丁、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酮康唑)共同孵育,确定其代谢酶表型。结果 诃子酸在Ⅰ相、Ⅱ相孵育体系中均可代谢,在Ⅰ相代谢中,犬肝微粒体孵育与人最为相似,半衰期(t1/2)分别为115.50 min和121.58 min;Ⅱ相代谢中5个种属代谢稳定性均中等,其中猴与人肝微粒体代谢趋势最为相近。诃子酸在人肝微粒中的代谢是由多种CYP酶共同介导的,其中CYP2C9、CYP2E1和CYP3A4是主要的同工酶。结论 建立的UPLCMS/MS方法 简便、快速、专属性强、灵敏性高,可用于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诃子酸浓度的测定及体外代谢的研究。诃子酸在人、犬、猴、小鼠、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存在一定种属差异,且其代谢过程与多种CYP酶相关。
- 刘羽康张东旭李偲张志丹张爱杰董世奇孙际宾樊慧蓉
- 关键词: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
- 芫青类中药本源考被引量:2
- 2018年
- 通过系统查阅分析历代本草文献,结合动物分类学对四味亲缘关系相近、功效近似的有毒中药斑蝥、芫青、葛上亭长以及地胆的来源进行考证。考证结果表明古本草中斑蝥的基原动物与中国药典基本一致,即眼斑芫青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大斑芫青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但在产地、图文与对品种的描述等方面存疑;芫青基原动物与现今文献所述一致即绿芫青Lytta caraganae Pallas;葛上亭长来源于中华豆芫青Epicauta chinensis Laporte、红头豆芫青Epicauta ruficeps Illiger等多种红头黑身的豆芫青属动物;历代本草对地胆来源存在争议,结合与前三者的亲缘关系,考证得出其基原更接近于圆胸短翅芫青Meloe corvinus Linnaeus、耳节短翅芫青Meloe auriculatus Marseul等多种墨绿色的短翅芫青属动物。该文考证结果可为芫青科动物资源的扩大应用与药用研究提供依据。
- 任艳石晏丞刘海波张志丹顾健
- 关键词:斑蝥本源
- 数据驱动的生物制造过程多组学分析与建模
- 2025年
- 生物制造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是通过工程细胞或无细胞体系实现物质高效转化的创新生产方式。其生产过程具有时空异质性、复杂性及动态性,给过程系统认知、优化调控带来了显著挑战。本文总结了生物过程多组学数据获取及分析的关键技术,归纳了基于多组学数据的生物过程建模方法,深入探讨了多组学和建模在过程参数调整、发酵控制、环境应激机制解析、营养供给优化及生产实时监测等关键环节的实际应用,详细阐释了多组学数据深度整合及模型构建在提升生物过程操作精度方面的巨大潜力。此外,本文讨论了目前生物过程优化面临的若干挑战,并探索了可能的解决策略。未来通过克服这些挑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复杂的生物过程,推动生物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
- 朱岩张志丹覃培斌申杰申杰
- 关键词:生物过程
- 滋膵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代谢组学研究
- 2024年
- 为分析滋膵饮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探究药物可能的作用靶点,收集2019年1—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或肾病科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8例,分为试验组(10例)和对照组(8例),2组患者均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滋膵饮或黄葵胶囊,给药8周。该试验获得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7-023-01),全部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显示,滋膵饮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对疾病发展程度较低(24 h尿蛋白定量<3.5 g)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均有改善作用。根据尿蛋白水平的差异将全部患者分为2个亚组(24 h尿蛋白定量<3.5 g为A亚组,≥3.5 g为B亚组)。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不同亚组患者基线血清样品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确定19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以区分2个亚组代谢差异,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滋膵饮显效的A亚组中苯丙氨酸、伪尿苷、腺苷3个标志物受其干预显著回调[差异倍数(FC)<0.5,P<0.05]。结果表明,滋膵饮对糖尿病肾病发展程度较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作用靶点涉及苯丙氨酸代谢和核苷代谢。
- 刘佳张志丹吕春晓杜犀黄宇虹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代谢组学
- 改造谷氨酸棒杆菌CmpLs转运系统促进L-谷氨酸合成被引量:1
- 2025年
- L-谷氨酸的高效生产依赖于产物的快速外排,其转运系统和细胞膜壁结构的人工改造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针对谷氨酸棒杆菌特殊的细胞壁结构和组分,本研究在一株能够组成型分泌L-谷氨酸的菌株SCgGC7中验证了CmpLs转运系统对L-谷氨酸合成及转运的影响。首先,构建了不同CmpLs转运蛋白的敲除菌株,明确了CmpL1和CmpL4敲除可以显著提高菌株的L-谷氨酸生产性能;其次,利用温敏发酵工艺在5 L发酵罐中对上述菌株进行了发酵测试,发现CmpL1和CmpL4敲除菌株可以叠加L-谷氨酸生产的温敏特性,进一步强化高温条件下L-谷氨酸的生产,其中CmpL1敲除菌株表现出更好的L-谷氨酸生产性能,产量和糖酸转化率分别比对照菌株提高了69.2%和55.3%,最后,对发酵终点样品进行了胞内和胞外代谢物组分析,明确了CmpLs转运系统的改造可以明显促进L-谷氨酸外排,强化L-谷氨酸合成和转运的代谢通量,并且发现CmpL1敲除菌株胞内三羧酸循环中间代谢物和L-谷氨酸下游代谢物的积累明显更少,与其更强的L-谷氨酸生产性能一致。不同CmpLs蛋白功能上的冗余和互补,不仅为谷氨酸工业菌株的稳定性改造和性能提升提供了理想的靶点,也为改造谷氨酸棒杆菌的细胞膜壁结构强化其他代谢产物的外排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策略。
- 左兴涛钟沙沙蔡柠匀石拓张志丹刘元涛刘娇刘娇陈久洲王德培
- 关键词:L-谷氨酸谷氨酸棒杆菌分枝菌酸转运蛋白生物合成
- 一种羊绒与羊毛的鉴别方法、用于该方法的标志物肽段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羊绒与羊毛的鉴别方法、用于该方法的标志物肽段。该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对特定蛋白质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技术,该标志物本身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不会因生产过程中受到的漂白、染色等理化处理所干扰,因此该标志对羊...
- 水雯箐曹琦琛王霁华张志丹李珊珊
- 文献传递
- 一种快速检测小分子化合物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小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明确待测样品内的目标化合物,选取与待测样品相兼容的基质,以及与目标化合物结构一致且含有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标准品,将基质和标准品配制为乙腈水溶液后与待测样品混合,得进...
- 张志丹
- 文献传递
- 苦竹多部位13种元素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测定苦竹不同部位的13种元素含量,分析苦竹不同部位元素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MS和ICP-OES)对苦竹不同部位13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苦竹不同部位13种元素质量浓度与吸收强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7 6)。结果显示K在苦竹笋中含量最高,As在笋壳中含量最高,Ca、Mn、Cr、Mg、Hg元素在苦竹叶中的含量最高,Cu、Cd、Pb重金属元素在苦竹枝中含量最高,Zn、Se、P元素在苦竹根中含量最高。不同部位元素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3种元素将苦竹不同部位分为两类,其中笋、根为第1类,笋壳、叶、枝为第2类;Zn、P、K、Pb、Cu、Mg、As是苦竹不同部位的特征性元素。结论:苦竹各部位对13种元素的富集趋势总体表现一致,不同部位间对不同元素的富集程度具有选择性差异。
- 吕家乐王敏任艳木林张志丹
- 关键词:苦竹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