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洋

作品数:16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教育
  • 2篇学术
  • 2篇育发
  • 2篇职业教育
  • 2篇双语
  • 2篇教育发展
  • 2篇课程
  • 2篇教师
  • 2篇法治
  • 2篇高校
  • 1篇学科
  • 1篇学科点
  • 1篇学科排名
  • 1篇学科评估
  • 1篇学科特色
  • 1篇学前教育
  • 1篇学前教育专业
  • 1篇学生评教
  • 1篇学术不端
  • 1篇学术价值

机构

  • 14篇四川外国语大...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课程教材研究...
  • 1篇上海市教育科...

作者

  • 14篇龙洋
  • 1篇王刚
  • 1篇翁伟斌
  • 1篇张季菁
  • 1篇王玲

传媒

  • 3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人民论坛(中...
  • 1篇中国教育法制...
  • 1篇好家长(创新...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印度独立初期的双语政策实施、特征与评述
2020年
独立后的印度民族在结束了英殖民的统治后迎来了新的问题,即民族语言的选择与推广。语言是一种团结民族的利器,因此制定语言政策成为印度的一项使命,印度需要选择一种能代表国家形象的民族语言。印度的双语政策是由独立后的单语政策发展而来,印度长期多民族多语言的原生态构成和动荡复杂的国内大环境使英语取得了与印地语长期并存的官方语言地位。双语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去殖民化和单语政策的挫败,复杂的印度社会也只能以印地语和英语为中心的双语政策来调和语言矛盾,但也为后来更成熟的三语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薛颖龙洋
关键词:双语政策印地语英语
论高校学生评教的“教学学术”价值之维被引量:8
2019年
高等学校学生评教是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形式和过程三方面澄清其教学学术价值,对推动师生共同维护评教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由于高校以管理为本的评教理念违背了教学相长的学生评教本质,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评教的教学学术价值被异化操作和功利化所遮蔽。究其根源,既受评教过程利益共谋和评教主体态度消极被动所困,也受评教指标体系单一的因素影响与被评教结果运用异化所束缚。为保证高等学校学生评教的“教学学术”价值之维一以贯之,有必要从全方位视野来综合构建评教内容、改变评价形式和反思评教结果。
龙洋王玲
关键词:学生评教教学学术
乡村教师队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困境及路径被引量:8
2019年
乡村教师队伍治理体系是以乡村教师治理制度为核心的系统,既包括"为乡村教育"的治理观,也包括制度内核层面的政府行为边界确认、实现路径上的多主体协同和实施保障上的乡村教师主体确权。基于当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需要从形成真正尊崇乡村教师职业的治理观、建立财权事权人权相统一的乡村教师队伍治理体制、创新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师队伍治理的方式、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治理政策支持的精准性等方面推进乡村教师队伍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
龙洋
关键词:治理观
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双语课程建设的现实维度考量
2019年
学前双语教育”是我国新形势下幼儿教育的热点 走向,于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但反观其现实探索之 路,因目标界定不一,出现了以课程、兴趣、理念为主的三 种课程构建类型。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应回应现实关切,明 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渠 道,建立评价模式,打造师资队伍,最大限度地优化学前双 语教学的课程效果,为双语教学人才的输出奠定基础。
龙洋蔡田甜
关键词:课程优化
多源流理论背景下我国“双减”政策生成机理分析被引量:8
2023年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生态良好发展的路径之一。借助多源流理论政策分析框架,从问题源流分析,资本的过度介入、学校的逐利行为、政府干预的低效性均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政策的出台;从政策源流分析,各主体就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可行性达成了一致;从政治源流分析,“双减”政策的政治流由中国共产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人口老龄化以及家庭教育焦虑构成。独立运行的三流通过交汇于“三孩政策”的时代主题,开启了“双减”政策之窗。这在实践层面则为更好地把握“双减”政策,推动政策配套措施的出台提供了依据。
龙洋吴书桐
关键词:多源流理论
学科评估功能的原生态回归路径探索被引量:2
2021年
2002年至今,我国已累计启动了四轮学科评估。评估体现出的导向性、诊断性和优结果,不仅有效引领了大学学科的特色化发展,促进了学科的内生性优化,同时也推动了各学科点实力的整体提升。然而,在学科评估发展过程中,从学科特色发展到特色趋同,从学科诊断到竞争性排名,从学科内部评价到外部资源分配,学科评估出现了过度看重学科排名等"外部价值".
龙洋
关键词:学科排名特色化发展学科评估学科点资源分配学科特色
浅析农民工社保制度建立过程中的政府责任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认为,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指导理念分歧、政府投入体制缺陷和农民工投保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需要政府在强化公共事业立法的基础上,明确农民工社会保障经费的分担机制,进而体现政府在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参与性、补偿性和干预性责任。
龙洋张季菁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责任
《教师法》的法治价值和立法原则——兼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教育立法传统被引量:16
201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教育法治进程中,具有"哥白尼"式转向意义的一部教育法律。该部教育立法在性质上体现了先导性、突破性、对标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在原则上创立了教师优先、教师专业、教师权利、地位平等、政府保障责任、法律统一的基本原则。这些教育立法价值和成果,是我们今天再次思考教师立法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认真梳理与承继。
孙霄兵龙洋
关键词:《教师法》
基于“双一流”争讨的高等教育发展根植性问题阐释被引量:9
2018年
"双一流"建设既是对我国高等教育"985工程"、"211工程"的承继,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建设的再谋划与创新,方案中提出的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机制,则是力图破解大学建设过程中的身份固化、缺乏竞争、千校一面和学科交叉重复等难题。但在实施过程中,社会各界对"双一流"的形式、程序、标准、名单等问题的争讨从未止息。以主客观二维分类予以澄清,争讨背后折射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这一根植性问题。"双一流"着眼于高校与学科两个维度,以"一流大学"进一步夯实我国高等教育建设成果,以"学科"为基本单位实现特色学科、优势学科、一流学科的发展思路,推动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内部合理流动,构建高等教育内部层级交流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
龙洋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
对职业教育的执着探索与砥砺践行——评《地方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一、引言建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70年的发展史,基本可浓缩为一部政府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实现自身角色变迁和职能调整的建设史。在职业教育领导与管理体制确立、职业教育体系建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职业教育办学行为规范方面;在职业教育与国民经济的结合、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衔接方面;在理顺政府、学校、企业及社会的关系,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方面;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始终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参与、统筹、协调与保障。
龙洋
关键词:教育发展规划办学行为教育深化角色变迁发展职业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