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论高校学生评教的“教学学术”价值之维被引量:8
- 2019年
- 高等学校学生评教是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形式和过程三方面澄清其教学学术价值,对推动师生共同维护评教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由于高校以管理为本的评教理念违背了教学相长的学生评教本质,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评教的教学学术价值被异化操作和功利化所遮蔽。究其根源,既受评教过程利益共谋和评教主体态度消极被动所困,也受评教指标体系单一的因素影响与被评教结果运用异化所束缚。为保证高等学校学生评教的“教学学术”价值之维一以贯之,有必要从全方位视野来综合构建评教内容、改变评价形式和反思评教结果。
- 龙洋王玲
- 关键词:学生评教教学学术
- 澳大利亚《国家语言政策》研究
- 澳大利亚《国家语言政策》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部明确的官方语言政策,同时也是世界上英语国家的第一部显性语言政策。它强调语言对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重要性,首次从政策层面规定澳大利亚英语、土著语言、社区语言的地...
- 王玲
- 关键词:语言政策语言教育语言教学
- 文献传递
- 压迫,觉醒,反抗—对美国早期新女性作家作品的话语分析
- 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涌现了一大批新女性作家。与以往宣扬“真女人”,“家中天使”信条的传统女作家不同,这一时期的女作家处于觉醒和反抗的阶段。因此,通过创作那些令人惊奇、充满斗志的角色,她们的作品都表现了压迫和反抗的...
- 王玲
- 关键词:父权话语话语理论镜像理论
- 文献传递
- 终身教育与高职院校校企融合的内在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当前国家经济格局转变、产业战略升级的大背景下,结合重庆地区社会经济、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广泛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先进经验,纵深挖掘职业教育理论内涵,在终身教育视域下深入分析如何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创新性、高素质、重技能复合型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更多优质新型终身知识化技能工人,把科教兴渝、人才强市的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 苏效圣王玲
-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融合终生教育
- 浅析《黑书》作品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 2017年
- 个人身份问题是作者探讨的中心问题。本文主要把《黑书》中人物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态度分为三类即对西方文化身份的向往、固守土耳其文化身份和徘徊于两种文化之间的文化身份来进行讨论。
- 王玲
- 关键词:后殖民文化身份
- 关于对重庆企业职工终身教育现状分析
- 2017年
-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人力资源的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重点,教育也自然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如成人文化素质教育、职工在职培训、农民农业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退伍军人就业培训和企业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等等。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的、更为一体化的终身教育,是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必然选择。
- 苏效圣王玲
- 关键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企业
- 校企资源共享平台模型及其运行机制设计
- 2017年
-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这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许多的就业机会。高职院校校企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把就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而校企双方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共享,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顺利对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 苏效圣王玲
-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享教育
- “微暗的火”照亮晶莹之地 ——作品可持续性研究
- 本文融合诗学象似性、互文性和文本艺术性三个方面,试图探讨纳博科夫名作《微暗的火》如何获得可持续性力量,超越作家作品的双重死亡。该作品借助其丰厚的艺术价值和读者重写式阅读来超越作家的死亡,通过文本的艺术性、再生性超越作品的...
- 王玲
- 关键词:《微暗的火》可持续性互文性
- 文献传递
- 24小时,我们全家把报告译成三种语言
- 2022年
- 对于我的家庭而言,中华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意识和认知之中,并深远地影响和塑造了我们的兴趣与事业。我和我的家人们曾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工作和生活过。然而,我们全家却被当代中国的伟大折服,我们努力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努力成为这个国家的一部分。近20年来,我们全家在中国生活的时光充满了意义非凡的时刻,也交织着满满的成就感。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去探索中国,探索那令人惊艳的美丽、气势恢宏的历史和无限可能。
- 王玲史聪一(译)
- 关键词:成就感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