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娴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性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治疗糖尿病
  • 1篇治疗糖尿病周...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变
  • 1篇神经传导
  • 1篇肾损
  • 1篇肾损伤
  • 1篇肾替代治疗

机构

  • 5篇义乌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赵娴
  • 2篇朱晓丹
  • 1篇郑文娟
  • 1篇斯小水
  • 1篇吴洪
  • 1篇何建新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动态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动态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卧床未合并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病程等一般资料,按照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将120例观察组患者分为严重组(36例)和一般组(84例),并依据10 d内的预后情况将120例观察组患者分为生存组(68例)和死亡组(52例),分别检测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和第7天时外周静脉血CRP和PCT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RP和PCT动态变化水平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CRP和PCT组间、时间及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1 d、3 d和7 d时CRP和PC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严重组1 d、3 d和7 d时CRP和PCT均显著高于一般组(P<0.05),死亡组1 d、3 d和7 d时CRP和PCT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第7天血清CRP和PCT水平对于预后的效能较低(P>0.05),第3天血清CRP和PCT的水平高于129.80 mg/L和4.49μg/L时对于预后的预测效能最佳,且CRP的诊断价值优于PCT(P<0.05)。结论CRP和PCT水平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动态监测CRP和PCT水平有利于临床评估患者预后。
朱志南吴洪朱晓丹邱伟勇赵娴陈丽丹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降钙素原预后
自拟黄芪当归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自拟黄芪当归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控制饮食和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同时使用甲钴胺注射液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黄芪当归汤联合治疗,连续服药30d评价临床疗效,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的更为显著(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黄芪当归汤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确切。
赵娴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
消胀散敷脐联合电针治疗无创通气所致腹胀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氧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无创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常用手段,与有创通气相比,并发症少,且可维持呼吸道屏障完整性、减少呼吸道感染;但无创通气患者常因气体吞入导致胃肠道内过量气体积聚出现腹胀,其发生率高达50%[1],胀气压迫膈肌和胸腔时,加重限制性通气障碍,严重时可造成腹内压升高,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时有效地干预可提高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灌肠、穴位贴敷、中药外敷等广泛应用于无创机械通气相关腹胀的治疗,能减轻腹内压、改善血氧指标,缩短脱机时间[2]。笔者对2018年3月—2020年7月应用自拟消胀散敷脐联合电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出现呼吸衰竭患者35例,观察疗效同时检测血氧指标的变化,报道如下。
赵娴邱伟勇方玉仙崔如珍朱晓丹
关键词:无创通气无创机械通气静脉回流受阻消胀散腹内压
氨甲环酸联合纤维蛋白原治疗创伤性凝血病对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及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16
2022年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纤维蛋白原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创伤性凝血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氨甲环酸联合纤维蛋白原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治疗后48 h的凝血功能、炎症因子、血制品用量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48 h,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入院时降低,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较入院时升高(P<0.05)。治疗后48 h,观察组的PT、APTT低于对照组,Fib、PL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8 h,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较入院时降低,血清IL-8较入院时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48 h的血清TNF-α、IL-6低于对照组,血清IL-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冷沉淀用量[(23.45±3.77)U vs.(25.58±4.12)U]、FFP用量[(812.88±89.45)ml vs.(868.68±94.11)ml]及RBC用量[(19.44±4.47)U vs.(22.68±5.34)U]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DS发生率(44.44%vs.25.93%)、28 d病死率(29.63%vs.12.96%)、1年病死率(35.19%vs.16.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纤维蛋白原治疗创伤性凝血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纤溶亢进,有效控制出血,减少血制品输注,并减轻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生率与死亡率。
李红月斯小水何建新郑文娟赵娴陈丽丹
关键词:氨甲环酸创伤性凝血病凝血功能炎症因子生存率
前列腺素E1联合连续肾替代治疗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脓毒症是由于机体出现病原体感染后所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对机体多器官功能造成损伤,严重影响患者临床预后[1-2]。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脓毒症患者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具有着较高的病死率。研究显示,早期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可延缓疾病进程而有助于患者临床预后的改善[3]。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已经成为目前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4]。而前列腺素E1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减少蛋白尿而保护残余肾功能,从而延缓肾脏病进展[5]。
陈丽丹邱伟勇赵娴
关键词:前列腺素E1脓毒症急性肾损伤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