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 作品数:10 被引量:42 H指数:3 供职机构: 义乌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体质量指数对肺栓塞患者临床特点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索体质量指数对肺栓塞患者临床特点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86例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体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3组即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的相关实验指标和临床症状,比较患者的分级情况以及存活率。结果正常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35.14±7.26)%、血红蛋白(122.03±21.47)g/L、尿酸(296.23±12.47)μmol/L低于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4、4.412、4.571,P=0.043、0.038、0.036)。正常组的总胆红素(16.04±12.31)μmol/L高于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83,P=0.045)。正常组患者的咳嗽率28.95%、呼吸困难率55.26%低于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6、4.876,P=0.047、0.032)。超重组患者的胸痛发生率为33.33%高于正常组26.32%和肥胖组患者13.16%,而下肢肿胀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和超重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9、15.286,P=0.014、0.001)。正常组患者的抗凝药物使用率81.58%低于超重组94.44%和肥胖组患者9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9,P=0.022)。超重组患者的存活率97.22%高于正常组85.53%和肥胖组患者94.74%,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6,P=0.040)。结论体质指数与肺栓塞患者病情的危急程度无明显关联,但较高体质量指数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以及尿酸水平较高,抗凝药物的使用率也较高。肥胖的肺栓塞患者存活率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 吴洪关键词:体质量指数 肺栓塞 奥希替尼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T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奥西替尼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6例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西替尼治疗,3个月治疗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2组总有效率、T细胞水平(CD3^(+)、CD4^(+)、CD8^(+)、CD4^(+)/CD8^(+))、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44.8%高于对照组25.9%(P<0.05);2组治疗后3个月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CD8^(+)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CD3^(+)(58.95±4.21)%、CD4^(+)(32.59±3.11)%、CD4^(+)/CD8^(+)(1.21±0.22)高于对照组(P<0.05);CD8^(+)(26.81±3.3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CA125(91±8)U/ml、CYFRA21-1(1.26±0.24)μg/L及癌胚抗原(CEA)水平(34±5)μg/L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西替尼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中,能获得较好的总有效率,对患者T细胞水平影响较小,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俊沛 方权 朱晓丹 吴洪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 T淋巴细胞 支气管镜径向超声、ROSE联合支气管镜下肺活检在肺外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径向超声、ROSE联合支气管镜下肺活检在肺外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1月~2022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肺外周病变且均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的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行REBUS-D-TBB+ROSE检查患者纳入实验组(n=32),将行REBUS-D-TBB检查患者纳入对照组(n=31)。结果同一病变直径,组间比较时实验组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不同病变直径进行组间比较,直径>2cm诊断率均高于≤2cm诊断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病变性质,组间比较时实验组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不同病变性质进行组间比较,实性病变诊断率均高于非实性病变诊断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的ROSE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81.3%(26/32),Kappa值为0.611,ROSE诊断的灵敏度为84.62%(22/26)、特异度为66.67%(4/6)、阳性预测值为91.67%(22/24)、阴性预测值为50.00%(4/8)。两组均可耐受支气管镜操作,且均无严重并发症产生,术中活检后均未出现明显大出血,部分患者在活检后出现少量痰中带血,经予以止血药物处理后,咯血逐渐停止。影响REBUS-D-TBB在肺外周病变的诊断因素可能与病灶大小、超声探头与病灶关系及活检次数存在关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BUS-D-TBB+ROSE检查肺外周病变,可提高病变诊断率,安全性高、有效性高,具有-定应用价值。 吴洪 吴俊沛 吴思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5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5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在住院接收治疗后,有52例患者的病情好转出院,有3例患者,在住院接收治疗期间,因为肺功能下降,并伴有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最终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这种病症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在诊断治疗中,非常容易造成误诊,针对治疗中病情产生的患者,需要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将患者的治愈率提升,降低死亡率。 吴洪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自发性气胸 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的慢性咳嗽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与小气道功能相关性研究 楼翰健 章小芳 吴春玲 朱捍君 宋秋香 滕一鸣 陈国钟 吴洪 阐述不同性别、年龄等人群感染后咳嗽发病率无差异,感染后咳嗽患者常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无明显异常,但存在小气道功能指标FEF25%-FEF75%、MMEF75/25异常的患者比例较高,并创新性使用Logis...关键词:关键词:咳嗽 虚拟病人联合PACS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肺栓塞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虚拟病人联合医学影像归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肺栓塞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见习的64名温州医科大学2017级、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名,对照组给予普通教学方法,试验组运用虚拟病人联合PACS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见习带教。比较两组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案汇报考核得分、教学满意率和教学评估得分等。结果试验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病案汇报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率和教学评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病人联合PACS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肺栓塞见习带教中,学生满意率和教学评估得分更高,基础理论考核成绩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吴洪关键词:PACS 互动式案例教学 临床思维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联合呼吸衰竭分析 被引量:29 2019年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阻为主要症状的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性疾病[1]。COPD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一般会伴随着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等严重病症,如没有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就会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等症状,致使β-内啡肽在血浆中大量释放,进而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及脏器功能紊乱,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极大的威胁[2]。 吴洪 朱晓丹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纳洛酮注射液 NIPPV 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动态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动态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卧床未合并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病程等一般资料,按照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将120例观察组患者分为严重组(36例)和一般组(84例),并依据10 d内的预后情况将120例观察组患者分为生存组(68例)和死亡组(52例),分别检测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和第7天时外周静脉血CRP和PCT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RP和PCT动态变化水平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CRP和PCT组间、时间及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1 d、3 d和7 d时CRP和PC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严重组1 d、3 d和7 d时CRP和PCT均显著高于一般组(P<0.05),死亡组1 d、3 d和7 d时CRP和PCT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第7天血清CRP和PCT水平对于预后的效能较低(P>0.05),第3天血清CRP和PCT的水平高于129.80 mg/L和4.49μg/L时对于预后的预测效能最佳,且CRP的诊断价值优于PCT(P<0.05)。结论CRP和PCT水平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动态监测CRP和PCT水平有利于临床评估患者预后。 朱志南 吴洪 朱晓丹 邱伟勇 赵娴 陈丽丹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 降钙素原 预后 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其基础上采取NPPV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pH值、P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及RR、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吴洪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雾化吸入 复方异丙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细胞角蛋白19片段基因多态性与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基因多态性与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采用多态性标志检测(PCRRFLF)分析CYFRA21-1(-99G>C)。治疗后进行影像学检查,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影像学缓解组(72例)和影像学未缓解组(48例),分析影响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过相对应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剪切后,GG基因型频率为20.83%(25/120),酶切产物片段的大小为168 bp;GC基因型频率为42.50%(51/120),酶切产物片段大小为168 bp、135 bp、65 bp;CC基因型频率为36.67%(44/120),酶切产物片段大小为135 bp、65 bp。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像学缓解组和影像学未缓解组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与临床分期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15、1.09、1.61、0.56、0.95,P均>0.05),两组的体力状况(KPS)评分与基因分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8.34、15.61,P均<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基因分型和KPS评分是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OR分别=2.43、3.01,P均<0.05)。截止到随访时间,1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死亡62例,GG型患者的存活时间(21.19±2.96)月明显长于(GC+CC)型患者的存活时间(16.35±2.7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P<0.05)。结论CYFRA21-1基因多态性是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效果的因素,并且与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敏感相关。 吴洪 朱晓丹关键词:细胞角蛋白19片段 基因多态性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