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亮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宝鸡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4篇股骨
  • 3篇腰椎
  • 3篇内固定
  • 3篇关节
  • 2篇胸腰椎
  • 2篇摘除
  • 2篇置换术
  • 2篇入路
  • 2篇髓内
  • 2篇椎间盘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节段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 2篇骨头
  • 2篇COBB角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钉棒系统

机构

  • 12篇宝鸡市人民医...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 1篇西安医学院附...

作者

  • 12篇王文亮
  • 6篇张彦祥
  • 5篇苏权
  • 1篇张进

传媒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腓骨长肌腱前侧半重建喙锁韧带与钩钢板固定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自体腓骨长肌腱前侧半(AHPLT)重建喙锁韧带与钩钢板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宝鸡市人民医院骨科诊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钩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行自体AHPLT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指标、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6.47±10.58)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52.36±7.41)min,住院天数为(8.65±1.2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23±1.5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提高,观察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疼痛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2.48±2.25)分、(80.09±10.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7±1.62)分、(74.61±9.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肩峰下滑囊炎、肩锁关节周围疼痛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0、0、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0%、6.98%、3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自体AHPLT重建喙锁韧带治疗的手术时间更长,但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率,安全可靠。
谢亮张彦祥高博王文亮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腓骨长肌腱喙锁韧带肩关节功能
7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重建钉内固定治疗与股骨头置换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好发骨折之一,尤其是高龄合并骨质疏松的老人,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龄老人多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临床上处理难度大,传统牵引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并发肺部、泌尿系感染、
苏权魏若晔王文亮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重建钉内固定方式股骨头置换高龄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
长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跳跃性胸腰椎骨折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经后路应用长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跳跃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跳跃性胸腰椎骨折经后路应用长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置钉固定,合并脊髓损伤时行椎管减压并进行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横突间植骨愈合良好;X线片显示内固定物无松动及断裂,伤椎高度恢复良好,无脊柱后凸畸形,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长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跳跃性胸腰椎骨折可有效地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及稳定性,临床疗效可靠。
苏权魏若晔王文亮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长节段伤椎置钉COBB角
缝匠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缝匠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5-03采用缝匠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23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关节囊直视下复位骨折并用3枚空心钉固定,取带缝匠肌骨瓣移植于股骨颈骨折骨槽内,用2枚可吸收螺钉固定骨瓣。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15~3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7.4(5~9)个月。2例在术后10个月随访时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下地负重后空心钉有不同程度退出。末次随访时疗效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缝匠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疗效可靠,可提高骨折愈合率,并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
苏权魏若晔王文亮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缝匠肌骨瓣青壮年空心钉内固定
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2~5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2~5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75)与观察组(n=75)。常规组实施传统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观察组进行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2~5椎间盘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疗效、术后恢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切口大小、术中总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的ODI、VAS评分均低于各组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比较,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2~5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DH患者具有微创、疗效好、术后恢复佳及并发症少等优势。
乔建阳陈明王旭刚王文亮仵亚刚张印期王绍天
关键词: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症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效果
2018年
目的讨论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具体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8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组使用后凸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Cobb角、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和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后凸椎体成形术能降低患者疼痛,增加Cobb角矫正度,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整体治疗效果可观,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王文亮张彦祥拓万宝康银辉梁冠文仵亚刚
关键词: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瘫痪侧股骨颈骨折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瘫痪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08-07—2013-11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13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瘫痪侧股骨颈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参考Mayo等自定义的主观功能评定法评定。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随访2~5年,平均3.1年。术后未发生感染、假体松动及下沉、关节脱位。术后2年髋关节功能按Mayo等自定义的功能评定法评定:优6例,良3例,可2例,差2例;治疗前髋关节功能评分(83.92±9.88)分,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84.62±9.9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4,P=0.431)。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瘫痪侧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是处理该类骨折的较好选择。
苏权魏若晔王文亮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脊髓灰质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改良髌旁外侧入路用于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改良髌旁外侧入路用于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关节置换术的外翻膝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按照传统髌旁外侧入路治疗,试验组则采用改良髌旁外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翻角度、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外翻角度、股胫角及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术前,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HSS评分(对照组疼痛除外)较术前明显提升,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髌旁外侧入路用于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外翻膝症状,对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外翻膝手术治疗的良好入路。
仵亚刚张彦祥王文亮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后正中小切口经双侧肌间入路开窗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究后正中小切口经双侧肌间入路Dynesys植入开窗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宝鸡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显露Dynesys植入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正中小切口经双侧肌间入路Dynesys植入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术后1年)的腰腿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r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整形外科协会腰椎评分(JOA)、节段活动度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有3例脱落,最终纳入40例。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分别为(5.82±0.93)cm、(91.39±23.15)mL、(93.46±21.35)min、(55.29±17.36)mL,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9.81±0.88)cm、(181.92±43.46)mL、(124.75±25.66)min、(154.39±35.2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腰部VAS评分、末次随访时的腿部VAS评分分别为(2.56±0.78)分、(0.89±0.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1.66)分、(1.12±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分别为(16.83±3.42)分、(12.55±1.8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3±5.72)分、(18.24±1.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活动度、邻近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8%,略低于对照组的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正中小切口经双侧肌间入路与常规显露Dynesys植入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椎节段活动度的改善作用相当,但后正中小切口经双侧肌间入路开展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更轻、腰椎功能改�
康银辉张彦祥王文亮谢亮拓万宝葛郁龙张进高博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单侧置钉结合短节段固定术治疗无脊髓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伤椎单侧置钉结合短节段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2.7个月,对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脊柱矢面后凸Cobb角、伤椎压缩率进行测量并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X线片显示内固定物无松动及断裂,伤椎高度恢复良好,无脊柱后凸畸形。术后3 d、1年与术前比较,Cobb角、伤椎压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术后1年的Cobb角、伤椎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单侧置钉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可有效地进行伤椎固定,并很好地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及伤椎高度。
苏权王文亮魏若晔
关键词:短节段固定胸腰椎爆裂骨折COBB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