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燕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被引量:3
- 2018年
- 探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术(TPTX)的围手术期管理。2013年11月—2016年12月31例SHPT行TPTX术伴或不伴自体前臂移植,术前经B超和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ECT)定位,制定手术方式。手术均顺利完成,骨痛缓解效果明显,B超发现甲状旁腺准确率73.6%,ECT检查准确率87.2%,同时行两种检查的准确率为92%。结果表明,术前B超及ECT两种方式共同定位准确率高,切除全部甲状旁腺是手术的关键,围手术期多学科通力合作使TPTX手术安全有效。
- 崔恒锋程海燕夏盛成王爱坤王立胜
- 关键词:围手术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实践与体会
- 2016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并对其活检成功率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乳腺癌前列少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并分析影响活检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中,所有患者进行乳腺癌前列上淋巴结活检,成功检测出110例患者,活检的成功率为98.24%,同时本研究得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灵敏度为93.67%,检测的准确性为97.41%,假阴性为6.33%.结论临床上对于乳腺癌患者,采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进行检测就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且这种检测方法是-种简便、安全、方便、快捷的检测技术,能够对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实际情况进行直观了解,是-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检测方法.
- 程海燕
-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实践与体会
- 目的:研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并对其活检成功率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
- 程海燕
-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 几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方法,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并选出最优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1月确诊为乳腺增生症的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西药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
- 程海燕何玲
-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的疗效及对CEA、CA199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RG)对患者的疗效及对癌胚抗原(CEA)、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85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LRG术式)95例及对照组(传统的开腹术式)90例,对比两组手术疗效指标,不同时期的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6(IL-6)炎症因子水平,CEA及CA199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除淋巴结清扫数目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外,其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和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两组的IL-2及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观察组的IL-2及IL-6水平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5 d的CEA及CA199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RG术式治疗胃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同时还可有效降低CEA及CA199的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崔恒锋夏盛成王爱坤王立胜程海燕
-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疗效CEACA199IL-2IL-6
- 12例异位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异位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减少对该疾病的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至2015年期间收治的12例异位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方法。结果:12例患者中手术治疗11例,1例随诊。8例为副甲状腺(其中有3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异位甲状腺癌),4例为迷走甲状腺。10例患者随访3~10年,平均6年,除颈部异位甲状腺癌以外,其余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均处于正常水平,恶性患者无肿瘤复发和转移。所有患者均正常生活,其中6例需终生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论:异位甲状腺临床上少见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误治。采用多种方法检查可提高其诊断正确率,避免处理不当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
- 程海燕崔恒锋施育华
- 乳晕切口治疗远离乳晕的乳腺纤维腺瘤53例效果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晕切口在远离乳晕的乳腺纤维腺瘤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远离乳晕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A组53例行乳晕切口手术治疗,B组53例行传统肿瘤表面切口手术治疗,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在术后切口有无血肿、切口愈合情况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随访,A组在乳腺外形、切口疤痕大小、患者满意度比较中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远离乳晕的乳腺纤维腺瘤手术治疗,采用乳晕切口,对乳腺外形无影响,切口疤痕窄、隐蔽,患者满意度高,有较好的治疗及美容效果。
- 程海燕
- 关键词:乳晕切口乳腺纤维腺瘤疤痕美容
- 乳腺癌组织中CA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环化酶相关蛋白1(cyclase-associated protein 1,CA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3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P1和增殖抗原Ki-67在乳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AP1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AP1和Ki-67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P值均<0.01)。CAP1和Ki-67高表达与乳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P<0.001和P=0.001)、腋窝淋巴结转移(P=0.011和P=0.007)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P=0.031和P=0.026)有关,但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和p53表达无关(P值均>0.05);乳腺癌组织中CAP1表达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2=0.403,P=0.002)。组织分化程度、腋窝淋巴结状态、CAP1表达和Ki-67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CAP1高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 程海燕崔恒锋施育华
- 关键词:乳腺肿瘤基因表达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