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杂交手术在动静脉内瘘狭窄及闭塞治疗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基础上,采用杂交手术方式(动静脉内瘘造影、取栓、球囊扩张结合动静脉内瘘吻合口重建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及闭塞的价值。方法:取3组上肢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病例,第1组24例,第2组30例,第3组22例,对比术前术后血透时血流量的改变及血管造影的改变,术后随访2年。结果:第1组24例接受杂交手术,手术成功率91.6%,随访2年通畅率77.2%;第2组30例接受单纯球囊扩张术,手术成功率91.6%,随访2年通畅率77.2%;第3组22例接受单纯吻合口重建手术,手术成功率86.3%,随访2年通畅率63.1%。结论:术前动静脉内瘘造影,采用杂交手术方式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及闭塞手术成功率和远期通畅率高于单纯动静脉内瘘取栓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 陈诚朱云峰吴元兵葛红卫王鑫
-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单中心治疗经验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 观察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进行EVAR的70例肾下型AAA患者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患者EVAR手术技术成功,成功率97.1%,2例(2.9%)术后持续性内漏接受再次手术.术后1个月内死亡3例(4.3%).术后发现原发性内漏10例(14.3%),其中Ⅰ型内漏8例(11.4%,Ⅰa型7例,Ⅰb型1例),Ⅱ型内漏2例(2.9%);2例Ⅰ型内漏(Ⅰa、Ⅰb型各1例)分别于术后第3日、6个月再次手术,8例随访中自愈.继发内漏4例(5.7%),均经弹簧圈栓塞加覆膜支架治愈.发生臀肌跛行18例(25.7%),经扩血管祛聚等治疗后症状减轻.穿刺入路侧下肢缺血2例(2.9%),1例行股-股转流后症状消失,1例自动出院.随访2~66个月,平均(7.9±12.8)个月,术后1年内死亡5例(7.1%);3年内死亡7例(17.5%).结论 内漏致动脉瘤体增大是EVAR治疗AAA最严重的早中期并发症,尽早发现并处理其潜在的危险因素能有效提高远期生存率.
- 葛红卫朱云峰朱永斌吴元兵姜云飞黄一鸣李丹丹陈诚王鑫
- 关键词:腔内修复内漏并发症
- 1例下肢动脉支架断裂的诊疗体会
- 王鑫吴元兵朱永斌葛红卫姜云飞
- 血管腔内治疗手术器械台
- 本发明公开了血管腔内治疗手术器械台,包括:器械台台面,所述器械台台面用于放置器械,升降支撑组件,所述升降支撑组件设在器械台台面的下方;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支撑组件,能够对器械台台面的高度得到调节,从而使医生能够更加方便的拿...
- 王鑫赵蓉葛红卫
- 腔内修复术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23例
- 2017年
- 目的总结孤立性髂动脉瘤(isolated iliac artery aneurysm, IIAA)的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tic repair, EVAR)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6年3月共23例IIAA(直径30~85mm)行EVAR术患者病例资料,其中髂内动脉(internal ilia cartery,IIA)瘤5例;单侧髂总动脉(common iliac artery,CIA)瘤10例;双侧CIA瘤8例。单侧IIA瘤采用栓塞加开口覆盖术,未累及IIA的CIA瘤采用覆膜支架EVAR,累及单侧IIA或者合并IIA瘤者栓塞该侧IIA加覆膜支架EVAR,累及双侧IIA者“三明治”法重建一侧IIA,合并双侧IIA瘤分二期行EVAR。结果所有腔内技术均获得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5例内漏中3例经球囊扩张后内漏减轻,2例自行闭合。23例术后随访2—60个月,1例髂内支闭塞。1例CIA瘤EVAR术后一年出现内漏,经栓塞加分叉型支架置入,内漏消失;15例封闭单或双侧IIA者,4例分别发生臀肌跛行或勃起功能障碍。结论对于IIAA,合理处理IIA,根据CIA形态完成EVAR是安全、有效的。
- 葛红卫朱云峰朱永斌吴元兵姜云飞黄一鸣王鑫李丹丹
- 关键词:髂动脉瘤髂动脉血管腔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