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一辰
作品数:
3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韩野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赵宏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郭兴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宋世铎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术后
2篇
术后并发
2篇
术后并发症
2篇
后并发症
2篇
META分析
2篇
并发
2篇
并发症
1篇
预防性
1篇
造口
1篇
造口术
1篇
诊治
1篇
诊治分析
1篇
直肠
1篇
手术
1篇
手术后并发症
1篇
综合征
1篇
息肉
1篇
临床诊治
1篇
临床诊治分析
1篇
内镜
机构
3篇
苏州大学
作者
3篇
沈一辰
2篇
郭兴坡
2篇
赵宏
2篇
韩野
1篇
宋世铎
传媒
1篇
中国血液流变...
1篇
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1篇
2014
2篇
2013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结直肠预防性单双腔造口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结直肠预防性单腔造口与双腔造口的并发症,探讨何种造口方式更具有优势。方法检索PubMed,Springer,Embase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比较结直肠损伤后单双腔造口的研究和相关文献。通过采用RevMan5.2统计软件,合并及比较两者并发症,选择计算相对危险度(95%CI)作为效应尺度指标来评估这两种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6篇回顾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计1999例患者,6篇非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腔造口组发生造口脱垂(RR:0.23,95%CI:0.05—0.99,P=0.05)和由造口因素引起造口回缩(RR:0.21,95%CI:0.04—0,99,P=0.05)的风险较小。对于其他并发症造口狭窄、造口旁疝及造口周围皮炎等,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造口缺血、坏死概率方面,双腔造口明显低于单腔造口(RR:5.08,95%CI:1.94~13.22,P=0.009)。结论在结直肠损伤后,两种预防性造口方式各有利弊,但相对于结肠双腔造口而言,单腔造口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在严格处理造口血供的情况下,我们更支持单腔造口。
韩野
赵宏
郭兴坡
沈一辰
关键词:
结肠造口术
手术后并发症
META分析
单腔造口与双腔造口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单腔造口和双腔造口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探讨两种造口方式各自的优劣,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Springer及NCBI等公共检索系统,文献搜索截止至2014-02-01,纳入文...
沈一辰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META分析
文献传递
Peutz-Jeghers综合征临床诊治分析(附3例报道)
2013年
目的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临床、内镜、病理表现及治疗对策。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对2008年6月1日~2012年5月31日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3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2例以腹痛伴腹部包块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或反复腹痛伴便血就诊,1例为体检发现,3例均伴有皮肤黏膜黑斑,2例有家族史。3例均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均见消化道多发性息肉,1例因肠套叠行小肠部分切除,3例行内镜下息肉摘除,3例病理为错构瘤性息肉。结论Peutz-Jeghers综合征以反复便血、腹痛、特定部位皮肤黏膜黑斑、消化道多发性错构瘤性息肉及家族遗传性为特征,部分患者可有腹部包块及肠梗阻表现,内镜下息肉摘(切)除和部分肠袢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重视定期随访,以预防并发症,及时发现息肉恶变及胃肠道外恶性肿瘤。
郭兴坡
赵宏
宋世铎
韩野
沈一辰
关键词:
PEUTZ-JEGHERS综合征
内镜
息肉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