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良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观察
- 2020年
-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观察组(地塞米松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观察指标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吸氧时间较对照组短,喂养耐受率较对照组高,并发症率发生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能缩短机械通气与吸氧时间,提高喂养耐受率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
- 黄学良
- 关键词:地塞米松机械通气吸氧
- 用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用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1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1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52例患儿,对照组有49例患儿。我院给对照组患儿使用头孢哌酮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儿在使用头孢哌酮(用法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和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的用时、咳嗽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的用时和肺部啰音基本消失的用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此药可作为治疗小儿肺炎的优选药物。
- 黄学良
- 关键词:小儿肺炎
- 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继发性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探讨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继发性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00例诊断为肺动脉高压(PH)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或室间隔是否向左侧凸起,分为PPHN组(33例)和PH组(67例),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受试儿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其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关系,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二聚体水平预测PPHN的价值,并对PPHN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PPHN组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PH组[5421.25(3311.23,8079.45)µg/L比2799.14(2253.28,3589.12)µ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67,P<0.001),且D-二聚体水平与PASP呈正相关(r=0.671,P<0.001)。用D-二聚体水平预测PPHN的曲线下面积为0.788(P<0.001),当约登指数最大为0.518时,D-二聚体水平截断值为3770.265µg/L,其预测PPHN发生的灵敏度为0.727,特异度为0.7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3770µg/L、酸中毒(pH<7.2)、HCO_(3)^(-)≤18 mmol/L及血乳酸>3 mmol/L均是P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是引起或促进继发性PPHN发生的重要因素。
- 白波陈波李广洪罗惠玲黄学良李菲
-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右向左分流曲线下面积秩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