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洪亮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列车
  • 3篇地铁
  • 3篇电磁
  • 2篇电磁兼容
  • 2篇电磁兼容性
  • 2篇电缆
  • 2篇线列
  • 2篇列车速度
  • 2篇硅钢
  • 2篇轨道电路
  • 2篇防护装置
  • 2篇EMC
  • 2篇FLASH存...
  • 2篇串行
  • 2篇串行通信
  • 1篇底架
  • 1篇电抗
  • 1篇电抗器
  • 1篇型材
  • 1篇制动

机构

  • 11篇长春轨道客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车长春轨道...

作者

  • 12篇段洪亮
  • 2篇王贵久
  • 2篇赵强
  • 2篇王海瑞
  • 2篇杨晨辉
  • 1篇王保华
  • 1篇康伟
  • 1篇王铁民
  • 1篇朱明亮
  • 1篇李铁男
  • 1篇王金田

传媒

  • 3篇城市轨道交通...
  • 2篇机车电传动
  • 1篇铁道机车车辆
  • 1篇才智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巴西里约地铁牵引系统回流与轨道电路信号系统电磁兼容性测试
2014年
在对巴西里约地铁1A线牵引系统及地面信号系统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牵引系统进行牵引系统回流与信号系统电磁兼容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并且通过现场动态及试验室静态测试,验证了巴西地铁交流牵引不平衡电流在单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谐波成分对地面信号系统的影响都在允许范围内。
赵强李铁男杨晨辉段洪亮王海瑞
关键词:轨道电路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与制动系统接口的优化被引量:5
2017年
介绍了常用的地铁牵引系统与制动系统的接口方案,建议采用增加硬线接口的优化方式,提高整车使用的可靠性。
朱明亮段洪亮欧阳瑞璟
受流器配线座
一种受流器配线座,包括安装板、线夹板,其特征在于:安装板下面固定有两个平行的滑槽,线夹板与滑槽通过螺栓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前后调整固定点位置,还可以让线夹板旋转一个小的角度,以适应受流器电缆固定的需要,结构简单,节省...
王贵久段洪亮
文献传递
巴西地铁1A线列车辅助供电系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巴西地铁1A线列车的辅助供电系统,由AC380V(60 Hz)供电子系统和DC72 V供电子系统组成,主要设备包括辅助变流器、蓄电池和充电机等。对辅助供电系统中AC380 V(60 Hz)交流子系统和DC72 V直流子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裴剑段洪亮王铁民
关键词:列车辅助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性
巴西里约地铁牵引系统回流与轨道电路信号系统电磁兼容性测试
2014年
在对巴西里约地铁1A线牵引系统及地面信号系统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牵引系统回流与信号系统电磁兼容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并且通过现场动态及试验室静态测试验证了巴西地铁交流牵引不平衡电流在单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谐波成分对地面信号系统的影响在允许范围内。
赵强王金田杨晨辉段洪亮王海瑞
关键词:轨道电路
列车速度防护装置中记录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为了保障地铁列车的安全运行和车辆维护的需要,开发设计了一种基于串行Flash存储器的数据记录单元,可以自行采集地铁列车速度防护装置的运行数据并自动分析、记录,另外还提供对外通信接口,可用于上位机对整个防护装置的实时监控及...
段洪亮
关键词:FLASH存储串行通信
文献传递
城铁车辆用电磁兼容屏蔽板
本发明的城铁车辆用电磁兼容屏蔽板属于城铁车辆电磁屏蔽领域,该电磁兼容屏蔽板由多块厚度为0.3mm的硅钢板组成,每相邻两块硅钢板均用胶通过液压方法固定。本发明的电磁兼容屏蔽板采用多层较薄的硅钢板粘合压制而成,其总厚度和重量...
段洪亮江显一
文献传递
城铁车辆用电磁屏蔽系统
城铁车辆用电磁屏蔽系统属于轨道客车电磁屏蔽领域,该系统包括硅钢电磁屏蔽板、波纹地板、木地板和多个固定吊卡子,硅钢电磁屏蔽板位于波纹地板和木地板之间;固定吊卡子的下端面焊接在波纹地板上端面的波纹凹槽中,固定吊卡子的高度与波...
江显一段洪亮
文献传递
武汉地铁3号线列车车厢内环境实测调查及热舒适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武汉地铁3号线列车空调系统采用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相结合的送风方式,通过实车测试分析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的方式,分析了这种新型送风方式下车厢内的热舒适环境。测试结果表明:在距车厢地板高度0.5 m、1.2 m、1.7 m截面处的风速在0.35 m/s左右,车厢内任意两点处的温差小于3℃,车厢内环境满足列车空调系统设计规范。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列车空调系统采用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相结合的送风方式,乘客的热舒适性较好,能够有效解决格栅送风方式中乘客吹风感的问题,提高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朱圣瑞段洪亮刘健康伟王国强尤立伟
关键词:武汉地铁列车空调系统热舒适性
型材(电线槽)
后视图与主视图相同、右视图与左视图相同,故省略后视图、右视图。
王贵久段洪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