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丰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3篇通气
  • 3篇机械通气
  • 2篇导管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肺泡
  • 2篇支气管肺泡灌...
  • 2篇支气管镜
  • 2篇气管
  • 2篇气管镜
  • 2篇纤维支气管
  • 2篇纤维支气管镜
  • 2篇灌洗
  • 2篇肺泡
  • 2篇肺泡灌洗
  • 1篇带教
  • 1篇多模式
  • 1篇多模式镇痛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问盘突出

机构

  • 9篇丰县人民医院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9篇李静
  • 5篇李梅
  • 2篇丁硕
  • 2篇彭慧
  • 1篇赵文静
  • 1篇侯宜静
  • 1篇赵家玉
  • 1篇王萍
  • 1篇张红云
  • 1篇陈巧玲
  • 1篇王敏

传媒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及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究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开腹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常规术后镇痛护理者设作对照组(55例),行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者设作研究组(55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术后12h、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操作技能分等满意度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1);研究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晕、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开腹手术患者经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后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有利于满意度提升,可推广。
陈巧玲李静张红云
关键词:开腹手术疼痛满意度
早期机械通气抢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被引量:3
2008年
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早期给予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和护理,采用辅助/控制(A/C)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加呼吸末正压(PEEP)通气,通气过程中加强护理监测和气道管理,观察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患者的缺氧症状、肺水肿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血气分析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早期机械通气抢救NPE效果良好,而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协助医生及早确诊、早期治疗,能为进一步救治原发颅脑损伤创造时机。
李梅李静赵文静
关键词:神经源性肺水肿早期机械通气抢救护理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40例导管感染患者中360例次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护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单腔导管留置感染率为15.87%,低于双腔导管留置的41.67%。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感染率分别为61.18%、27.06%和11.76%。结论:严格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加强护士手卫生的管理和穿刺部位消毒,对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静
关键词: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2004年
李梅李静王萍
关键词:胶原酶溶解术护理体会腰椎问盘突出症系统护理康复指导硬膜外
消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PBL联合模拟教学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消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PBL联合模拟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在医院进行学习的86名消化科临床实习生,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3名)与观察组(43名),对照组实习生给予模拟教学,即在老师指导下,学员模拟扮演某一角色,将现实中的情景微缩到模拟课堂,使用专业的教学器具进行模拟演讲。在此基础之上,观察组联合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对两组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学习效果,学习成绩(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学习效果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成绩(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模拟教学的基础上,对消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实习生应用PBL进行联合教学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意义,可显著提高实习生学习效果,改善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李静
关键词:临床实习带教PBL教学教学效果消化科
不同途径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在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下行纤支镜吸痰和肺泡灌洗术(BA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分别经导管外和导管内插入纤支镜进行吸痰和BA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纤支镜治疗术前、术中5min、术中20min、术毕及术后1h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吸入氧浓度(FiO2)、气道峰压(PIP)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h血气分析较术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毕PaO2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P〈0.05)。结论由气管切开经导管外侧插入纤支镜对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进行吸痰和BAL,过程更加平稳,操作安全有效。
丁硕渠时学李梅彭慧赵家玉李静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机械通气
经气管导管旁路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及吸痰36例观察与护理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经气管导管旁路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术(BAL)和吸痰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72例机械通气下行纤支镜BAL和吸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经导管外(旁路)和导管内插入纤支镜进行BAL和吸痰,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纤支镜治疗前、术中5 min、20 min、术毕和术后1 h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 O2)、吸入氧浓度(Fi O2)、气道峰压(PIP)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气管导管旁路行纤支镜吸痰和BAL,过程更加平稳,刺激性小、安全、有效,纤支镜治疗过程的顺利完成及疗效与正确实施护理措施有密切的关系。
李梅丁硕彭慧李静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护理
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护理工作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丰县人民医院ICU收治的40例患者与在该ICU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6月起,该ICU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期间该ICU收治的20例患者设为对比组,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该ICU收治的20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入住ICU的时间及其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患者,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比组患者,其入住ICU的时间短于对比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沟通技巧和护理操作技能的评分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结论:对ICU的护理工作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缩短其入住ICU的时间。
李静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
每日唤醒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每日唤醒在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将76例机械通气超过24 h并需持续镇静的患者随机分为唤醒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在给予芬太尼镇痛的基础上,给予咪唑安定镇静治疗,唤醒组次日起给予每日唤醒疗法,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镇静时间、镇静药物用量、气管切开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唤醒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镇静时间、镇静药物用量、气管切开率及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中实施每日唤醒及加强综合护理,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镇静治疗时间,减少气管切开、VAP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镇静药物的使用量。
李梅侯宜静李静王敏
关键词:每日唤醒机械通气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