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宜静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丰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护理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理
  • 2篇心理特征
  • 2篇肿瘤
  • 2篇护理对策
  • 2篇化疗
  • 2篇梗死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1篇电图
  • 1篇对心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衰...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理护理

机构

  • 7篇丰县人民医院

作者

  • 7篇侯宜静
  • 2篇王芸
  • 2篇张雪枫
  • 2篇李梅
  • 1篇汪丽
  • 1篇李静
  • 1篇张雪枫
  • 1篇李梅
  • 1篇王敏
  • 1篇丁艳秋

传媒

  • 2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在心内科住院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控制效果、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知识掌握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症状控制效果明显提高,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侯宜静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实境训练提高护士对心电图诊断能力的应用探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临床实境训练提高心内科护士对心电图的诊断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在职的30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应用临床实境训练法对其进行心电图识别能力的培训,另选取我院2016年在职的30名临床护士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训练法对其进行心电图识别能力的培训,对比两组护士培训后的心电图识别能力以及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研究组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案例分析的考核成绩与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护士的培训满意度为86.7%,研究组为10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实境训练在心内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护士的心电图识别能力将其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评价,值得推广与运用。
侯宜静丁艳秋李梅
关键词:心内科护士心电图
每日唤醒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每日唤醒在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将76例机械通气超过24 h并需持续镇静的患者随机分为唤醒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在给予芬太尼镇痛的基础上,给予咪唑安定镇静治疗,唤醒组次日起给予每日唤醒疗法,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镇静时间、镇静药物用量、气管切开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唤醒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镇静时间、镇静药物用量、气管切开率及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中实施每日唤醒及加强综合护理,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镇静治疗时间,减少气管切开、VAP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镇静药物的使用量。
李梅侯宜静李静王敏
关键词:每日唤醒机械通气护理
优质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病人便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病人便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8例老年心肌梗死病人按入院顺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在病人出院时进行便秘症状评价,在病人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出院时观察组便秘症状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心肌梗死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病人便秘症状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侯宜静张雪枫
关键词:心肌梗死便秘生活质量老年病人优质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心理护理,旨在提高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以问卷的方式对73例因恶性肿瘤接受化疗的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结果:30%以上的患者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90%的患者对化疗的不良反应没有心理准备,100%的患者对化疗存在恐惧心理,担心治疗效果,经相应的心理疏导及护理,病人均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中年病人更容易受疾病因素的影响。结论:重视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使病人顺利接受化疗,提高生活质量。
侯宜静张雪枫王芸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心理特征护理对策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监测与急救护理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监测与急救护理。[方法]对43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系统的呼吸监测和强化护理。[结果]本组病人治愈27例,好转6例,死亡10例。[结论]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辅助通气方式,积极配合抢救护理,是提高新生儿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侯宜静汪丽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急救护理
恶性肿瘤化疗73例心理护理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以问卷的方式对73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结果:30%以上的患者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90%的患者对化疗的副作用没有心理准备,100%的患者对化疗存在恐惧心理,担心治疗效果,中年患者更容易受疾病因素的影响。经相应的心理疏导及护理,患者情绪较前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重视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顺利接受化疗,提高生活质量。
李梅侯宜静张雪枫王芸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心理特征护理对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