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立正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Biacore T200分析系统研究阿达木单抗生物学活性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利用Biacore T200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研究阿达木单抗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将人源阿达木单抗偶联于CM5传感芯片,利用Biacore T200系统观察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食蟹猴TNF-α与阿达木单抗结合的动力学常数,并采用不同种属的重组TNF-α验证种属特异性,进一步研究阿达木单抗抑制重组TNF-α的细胞毒作用,以确认阿达木单抗的生物活性。结果阿达木单抗与重组人TNF-α的结合常数(K_a)为(2.114±0.007)×105,解离常数(K_d)为(5.315±0.220)×10^(-5),亲和力常数(K_D)为(2.515±0.107)×10^(-10);与重组食蟹猴TNF-α的K_a为(2.574±0.068)×105,K_d为(1.554±0.124)×10^(-5),K_D为(5.320±1.271)×10^(-10)。阿达木单抗与50 nmol/L重组人TNF-α、重组食蟹猴TNF-α、重组小鼠TNF-α和重组大鼠TNF-α结合的响应值分别为84.3、66.4、1.3和-0.8 RU,呈现明显的种属差异。阿达木单抗可抑制重组人TNF-α和重组食蟹猴TNF-α对L929细胞的毒性作用,其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194.0和685.5 pmol/L,但对重组小鼠或重组大鼠TNF-α导致的细胞毒作用无影响,细胞水平检测结果与Biacore T200系统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用Biacore T200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研究抗原抗体结合简便快速准确,该方法适合用于重组人TNF-α单抗生物学活性分析与药效学评价。
- 马春梅黄晓星曹忠莲郑斌孟立正刘莉
- 关键词:BIACORE阿达木单抗L929细胞
- 膳食结构影响氟伐他汀降高胆固醇药效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考察膳食结构是否对氟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药效有影响。方法半高脂饲料适应性喂养Wistar大鼠5 d,之后采取全高脂饲料喂养25 d复制大鼠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同时给予氟伐他汀干预,试验过程中调整不同比例高脂饲料喂养,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多个时间段大鼠血清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HDL-C/TC进行检测,考察氟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的作用特点。结果半高脂饲料适应性饲养5 d,全高脂饲料继续喂养25 d,大鼠TC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TC值降低,提示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复制成功。完全高脂饲料喂养组试验第30天以及改半高脂饲料喂养至试验第36天,血脂检测结果显示,氟伐他汀组与模型组相比,TC、LDL-C以及HDL-C/TC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基础饲料喂养至试验第42天时,氟伐他汀组血清TC、LDL-C和HDL-C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P<0.05),HDL-C/TC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氟伐他汀对于低脂饮食结构喂养条件下的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效果更为显著。
- 王生闵翅驹黄晓星王一飞徐小涛孟立正马春梅刘莉
- 关键词:氟伐他汀高胆固醇血症
- 小鼠滴虫性阴道炎模型的建立
- 2016年
- 目的建立小鼠滴虫性阴道炎模型。方法从临床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样品中分离和纯化阴道毛滴虫株。造模前,小鼠分别给予雌二醇(2.5 mg/kg,接种前第9天至接种前第2天连续给药)和地塞米松(10 mg/kg,接种前第4天至接种后第6天连续给药)预处理,小鼠阴道内接种滴虫株后选取不同时间点观察滴虫感染情况,对滴虫感染后的小鼠阴道组织切片经HE染色观察其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接种阴道毛滴虫后第4、6、8和10天,小鼠滴虫感染率分别为93.2%、100%、89.5%和82.9%。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滴虫性阴道炎小鼠可见阴道壁变厚、水肿以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学变化。结论小鼠经雌二醇和地塞米松预处理后给予阴道毛滴虫接种,可成功建立小鼠滴虫性阴道炎模型。
- 孟立正田华洁黄晓星王一飞徐小涛刘莉
- 关键词:滴虫性阴道炎地塞米松雌二醇
- 口腔扁平苔癣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口腔扁平苔癣(OLP)为慢性口腔黏膜上皮样炎症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通过介绍OLP的病因学机制及与口腔苔藓发生相关的细胞和相关趋化因子阐述口腔苔藓发病的可能机制,并对目前用于治疗OLP的药物进行介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周雪孟立正黄晓星徐小涛王一飞郑斌王生马春梅刘莉
- 关键词:发病机制药物
- 小鼠异种皮肤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对免疫抑制药物的药效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建立小鼠异种皮肤移植模型,以期为免疫抑制药物提供研究模型。方法将C57BL/6小鼠耳部皮肤移植到BALB/c小鼠背部,同时设立同种移植对照(BALB/c小鼠耳部皮肤移植到BALB/c小鼠背部)。选用环孢素A作为抑制异种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剂,利用该模型评价环孢素A免疫抑制效果。在移植和给药后,对移植排斥评分和移植皮肤的存活率进行统计。移植手术4 d和9 d后,ELISA法对血清中IL-4、IL-12和IFN-γ的水平进行测定。12 d后,计算胸腺和脾脏系数,对脾脏T细胞中CD4^+和CD8^+的比例进行分析,同时将移植皮肤进行病理观察。结果皮肤移植后,排斥评分逐渐增加,移植皮肤的存活率逐渐下降,有明显的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环孢素A可明显降低移植排斥评分,提高移植皮肤的存活率,使小鼠胸腺和脾脏系数明显降低,高剂量可明显降低脾脏T细胞中CD4^+和CD8^+细胞的比例。同时,环孢素A处理可明显降低移植皮肤的炎症反应。结论小鼠经异种皮肤移植后会出现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环孢素A可有效抑制移植排斥反应,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 蔡春晓马春梅孟立正田华洁黄晓星刘莉梅其炳
- 关键词:同种皮肤移植环孢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