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志国

作品数:23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4篇预后
  • 4篇肉瘤
  • 4篇靶向
  • 4篇靶向治疗
  • 3篇恶性
  • 2篇伊马替尼
  • 2篇伊马替尼治疗
  • 2篇诊治
  • 2篇晚期
  • 2篇细胞
  • 2篇疗法
  • 2篇淋巴
  • 2篇基因
  • 2篇黑色素
  • 2篇黑色素瘤
  • 1篇滴注
  • 1篇毒副反应
  • 1篇多基因
  • 1篇炎性

机构

  • 16篇复旦大学附属...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9篇罗志国
  • 5篇胡夕春
  • 5篇刘欣
  • 5篇王坚
  • 4篇王兴元
  • 4篇陈勇
  • 4篇王春萌
  • 4篇冯奉仪
  • 4篇张频
  • 4篇师英强
  • 3篇张晓伟
  • 2篇曹军宁
  • 2篇郑必强
  • 2篇何静
  • 2篇周良平
  • 2篇周生余
  • 2篇吴向华
  • 2篇张如明
  • 2篇常建华
  • 2篇王奇峰

传媒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癌症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肿瘤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2007医学...
  • 1篇第五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8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背景与目的:胃是淋巴瘤最为常见的节外侵犯部位。关于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gastriclymphoma,PGL)治疗模式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分析PGL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方法:68例PGL患者中,男性37例(54.4%),女性31例(45.6%),年龄25~82岁,中位年龄50岁。采用手术加化疗治疗37例,手术加化疗加放疗7例,手术加放疗9例,化疗加放疗9例,单纯手术4例,未治疗2例。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预后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PGL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上腹部疼痛、消瘦,发病部位以胃体、胃窦多见。本组68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同期胃恶性肿瘤的3.4%。T细胞来源1例,其余均为B细胞来源。胃镜活检和X线钡餐诊断率分别是53.2%和40.9%。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5%、78.2%和75.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及手术对生存有影响,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PGL治疗宜采用包括以手术、化疗和/或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本组病例中手术是PGL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罗志国冯奉仪张频王兴元王奇璐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瘤预后
盆腔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1例被引量:2
2009年
罗志国季冬梅曹军宁王碧芸郭海宜蔡三军王坚章真洪小南
关键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预后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
沙尔威辛治疗恶性肿瘤Ⅰ期耐受性试验
目的:观察沙尔威辛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毒副反应与剂量的关系,确定推荐Ⅱ期临床研究的剂量。方法:入选标准: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或经影像学(CT,MRI)及可靠的肿瘤标记物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一般状况 Karnofs...
罗志国周生余张频王兴元何静邢镨元刘鹏李进冯奉仪
关键词:沙尔威辛恶性肿瘤毒副反应耐受性试验
文献传递
腹膜后复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一例被引量:2
2012年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嵴衍生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主要由原始神经上皮组成.可伴有多向分化潜能,因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与尤文肉瘤(EWS)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和基因改变,故现在归为一类,临床治疗也基本一致。
郑必强王坚罗志国何新红俞晓立师英强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诊治
椎静脉丛相关骨转移的转移模式
朱明宇刘欣瞿源胡四龙章英剑李文涛周晓燕杨慧娟周良平王奇峰侯意枫陈勇王彦丽王耀辉卢忠武罗志国胡夕春
双原发癌的同时性肝脏转移
目的 一例同时性乳腺癌和胃癌双原发伴有肝转移患者,根据临床、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 ,对该患者肝转移病灶的来源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患者女性,49 岁.主诉:发现右腋下肿块2 月余,发现肝占位1 月.患...
刘欣周良平王奇峰罗志国胡夕春
关键词:双原发癌肝脏转移
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BRAF基因在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中国黑色素瘤患者中BRAF突变率为25.9%,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BRAF V600E,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预后更差。随着新型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包括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 ligand,PD-L1)抑制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CTLA-4)抑制剂等的出现,近年来BRAF V600突变型黑色素瘤在辅助治疗及系统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本文旨在对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刘欣张晓伟罗志国
关键词:黑色素瘤BRAF突变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伊马替尼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12年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来自皮肤的软组织肿瘤,较罕见,具有向皮下组织侵袭和局部复发的倾向。由于DFSP的侵袭特性,即使经保留相关组织的手术切除,也可能引起严重的外观缺陷或致残。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经2次手术后复发的DFSP患者,
王春萌师英强张如明罗志国罗志国
关键词:隆突性皮纤维肉瘤伊马替尼靶向治疗
中国蒽环类药物治疗骨肉瘤专家共识被引量:2
2022年
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严重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骨肉瘤治疗通常采用术前化疗–外科手术–术后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蒽环类药物是骨肉瘤化疗的基础药物,但由于蒽环类药物的种类较多,不同蒽环类药物在结构和药代动力学上的差异会带来临床应用上的差异,蒽环类药物的临床使用一直未形成统一标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肉瘤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中国蒽环类药物治疗骨肉瘤专家共识》,就蒽环类药物在骨肉瘤中的应用、不良反应及临床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旨在为骨肿瘤医师的临床诊疗提供最佳的、有效的意见参考。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肉瘤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牛晓辉冯继锋胡夕春罗志国沈波王洁张清媛周宇红
关键词:骨肉瘤骨肿瘤蒽环类药物
11例成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刘欣张晓伟王惠杰王春萌陈勇王坚罗志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