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夕春 作品数:114 被引量:833 H指数:15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经济管理 更多>>
一种三阴性乳腺癌铂类敏感性基因检测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阴性乳腺癌铂类敏感性基因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开口处铰接有盒盖,所述盒盖与盒体的铰接面相对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锁定管,所述盒体的外壁位于两个锁定管之间设置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与两... 张剑 林明曦 胡夕春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6 被引量:76 2016年 晚期乳腺癌(ABC)患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疗效方面是有其特殊性的,并且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如何帮助患者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是每一位肿瘤科医师面临的挑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2~3年,不同分子亚型的情况有所不同。对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抗HER2治疗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自然病程, 徐兵河 江泽飞 胡夕春关键词:晚期乳腺癌 临床诊疗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标准治疗方案 乳腺癌患者 剂量-密集辅助化疗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2009年 1文献来源
Kummel S, Krocker J, Kohls A, et al. Randomized trial: Survival benefit and safety of adjuvant dose-dense chemotherapy for node-positive breast cancer [J]. Sr J Cancer, 2006,94(9) : 1237-1244. 胡夕春 杨新苗 高惠冰 王坤关键词: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复方片治疗43例癌症疼痛 被引量:1 1999年 本复方片的商品名为加合百服宁(酚咖片),是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制剂,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加合百服宁对中至重度疼痛有效。作者于1997年5~8月研究用加合百服宁治疗癌症疼痛,疗效显著。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均为癌症引起疼痛的病人。除外有严重... 曹军宁 郭伟剑 胡夕春 许立功关键词:癌性疼痛 乙酰氨基酚 咖啡因 镇痛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专题讨论会纪要 被引量:3 2009年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是目前肿瘤治疗中的一个热点,但在目的、适应证、药物选择、新辅助化疗后的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等方面尚有很多争论。本文介绍2008年7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专家就有关热点进行讨论。 邵志敏 张嘉庆 沈镇宙 王永胜 沈坤炜 江泽飞 欧阳涛 吴炅 徐兵河 陆劲松 杨名添 黄韬 王深明 胡夕春 刘冬耕 陈佳艺 张斌关键词: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术后辅助治疗 肿瘤治疗 盘点2007年乳腺癌内科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2 2008年 随着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一线新方案、多靶点治疗方法的合理运用,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评价及其所致骨矿物质密度(BMD)下降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对新药不良反应的客观认识和辅助化疗新方案的涌现,乳腺癌内科治疗将给广大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胡夕春 赵欣旻关键词:乳腺癌 拉帕替尼 氟维司群 IXABEPILONE 他莫昔芬 骨矿物质密度 曲妥珠单抗治疗141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总结曲妥珠单抗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辅助和复发转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经验,评价其与化疗联用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141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为3~319个月.分析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比较患者辅助、复发转移一线及二线使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总生存时间(OS)、治疗失败时间(TTF)和临床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与曲妥珠单抗治疗联用的新辅助化疗中,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占66.7%;辅助治疗中,蒽环类和蒽环类序贯紫杉类方案占53.9%.复发转移的患者治疗后中位DFS为17个月.复发转移的患者经一线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临床总有效 率为84.5%,中位TTF为24个月;二线治疗有效率为44.4%,中位TTF为5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紫杉醇和卡铂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值得在新辅助治疗中推广,紫杉类和蒽环类联合或序贯靶向治疗仍是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转移性乳腺癌一线应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比二线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更高,在继续应用曲妥珠单抗的基础上改用化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治疗失败的概率. 王研 李俊杰 狄根红 陆劲松 吴炅 柳光宇 胡夕春 王中华 杨文涛 邵志敏关键词:乳腺肿瘤 曲妥珠单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艾日布林诱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2016年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1岁,因“左乳癌术后4年余,发现双肺结节2年余”于2014年1月24日就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患者于2010年1月15日在外院行左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左乳化生性癌(浸润性导管癌伴腺鳞癌成分), 贾振亚 胡夕春 傅凤鸣 张剑 王碧芸关键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乳腺肿瘤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Ⅳ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前瞻性的Ⅳ期临床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随机对照研究,第1个周期试验组预防性使用受试药物PEG-rhG-CSF,对照组预防性使用对照药物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之后3个周期两组均使用PEG-rhG-CSF。第二部分为单臂研究,第1个化疗周期出现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在后续的每个化疗周期均使用PEG-rhG-CSF。
结果随机对照研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第1周期中Ⅳ度中性粒细胞(ANC)减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1.48%和35.58%,PEG-rhG-CSF与rhG-CSF疗效相当(P=0.527 6)。试验组和对照组第1个化疗周期Ⅳ度ANC减少症的持续时间为(2.22±1.58)d和(3.00±1.59)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6),PEG-rhG-CSF优于rhG-CSF。单臂研究中,患者在筛选期Ⅳ度ANC的发生率为57.76%,使用PEG-rhG-CSF后第1~3化疗周期Ⅳ度ANC的发生率分别为16.35%、10.00%、8.57%。筛选周期FN发生率为7.45%,使用PEG-rhG-CSF后第1~3化疗周期FN的发生率分别为1.27%、0.24%、0.29%。本研究共有30例PEG-rhG-CSF药物受试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6%。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痛,发生率为2.8%。
结论固定剂量PEG-rhG-CSF可以有效的预防乳腺癌患者在多周期化疗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且不良反应良好。 江泽飞 许凤锐 樊菁 李宝江 高晋南 胡继卫 王晓稼 张永强 王建红 粟飞 刘强 刘荫华 王殊 王永胜 欧阳取长 胡冰 孙国平 张燕 臧爱民 范培芝 吴昌平 刘健 张宏伟 王嵬 胡夕春 唐利立 张静 鲍扬漪 耿翠芝 孙强 张锋 殷咏梅 蒋宏传 安永辉关键词: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 被引量:27 2018年 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相较于美国乳腺癌患者的中位诊断年龄64岁,中国乳腺癌患者的中位诊断年龄为48~50岁,更为年轻,约有60%的患者在诊断时为绝经前状态。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胡夕春关键词: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