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钝性伤引起的迟发型外伤性主动脉破裂一例
- 2016年
- 患者,男,48岁,高处坠落全身多处伤3h余,2015年4月29日入院。基本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20/70mmHg、脉搏82次/分、呼吸19次/分,查体:腹部稍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及蠕动波。板状腹,肌抵抗(+),左上腹压痛,全腹轻度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 盛海军朱云峰王鑫吴元兵
- 关键词:主动脉破裂蠕动波迟发型钝性伤腹壁静脉曲张覆膜支架置入
- 肠系膜下动脉夹层诊治2例
- 2017年
- 患者1,女性,61岁。因"腹痛腹胀4天"于2014年2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下腹部疼痛剧烈,有恶心,无呕吐、腹泻、便秘等,肛门无排气、排便。查体示下腹部稍有压痛,无明显反跳痛,无肌卫,肠鸣音亢进(4次/分)。腹部X线示左中腹部小气液平面(图1A);腹部CT示肠系膜下动脉夹层,盆腔少量积液(图1B、1C)。心电图、血常规等其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硝酸甘油控制血压,同时予禁食、补液等对症治疗,3天后患者症状好转,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后,于2014年2月15日出院。
- 赵士博王鑫盛海军黄一鸣朱云峰
- 关键词:肠系膜下动脉肠鸣音亢进下腹部腹痛腹胀半流质饮食血管外科
- 腔内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闭塞病例36例(54条肢体)临床资料,病变类型:狭窄病变42条肢体,闭塞病变12条肢体,病变长度8.3∽36cm,平均25.8±7.6cm。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腔内治疗,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40条肢体,球扩后导管溶栓3条肢体,再次支架置入3条肢体,导管溶栓加球扩7条肢体,斑块旋切术1条肢体。30例获得随访,随访率83.3%。随访时间3∽33个月,平均16.4±5.5个月,随访期间出现支架内再狭窄6例,再狭窄率20%,经再次球囊扩张治疗,无截肢及死亡病例。结论:合理治疗,严格随访,腔内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疗效良好。
- 吴元兵朱云峰葛红卫朱永斌姜云飞陈诚王鑫
- 关键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腔内治疗
- 腔内修复术治疗创伤性主动脉破裂23例
- 2016年
- 创伤性主动脉破裂(traumaticaorticrupture,TAR)是一种极其凶险的主动脉疾病,高发于交通事故减速伤、高处坠落伤、重物钝性伤等,病死率高。传统开放手术操作困难、创伤大。近年来,采用覆膜支架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 葛红卫朱云峰朱永斌吴元兵姜云飞王鑫黄一鸣陈诚李丹丹
- 关键词:腔内修复术主动脉疾病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手术操作覆膜支架
- 27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疗经验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总结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的治疗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7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增强CT明确诊断,其中21例保守治疗,6例行血管腔内治疗;所有患者均症状缓解并获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6~30个月),两者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查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通畅。结论 :SISMAD需尽早行增强CT检查以明确诊断,大多数SISMAD患者经保守治疗能获得良好效果,部分重症患者需血管腔内治疗或开放手术。
- 王鑫乔彤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 改良版一分钟教学法在心内科住培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 2023年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所必经的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临床教师应重点帮助住培学员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心血管内科(心内科)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点科室之一,其疾病种类繁多,危急重症患者比例高,如何在不影响繁忙的临床工作的同时,又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是心内科临床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一分钟教学法(one-minute preceptor,OMP)是一种以成人学习原理为基础的,高效省时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心内科的临床教学。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培基地将改良版一分钟教学法,即一分钟教学法联合任务式教学法,运用于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中,认为其可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临床逻辑推理能力,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 赵蓉王鑫王惠
- 关键词:任务式教学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思维临床教学
- 运动负荷试验评估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价值的Meta分析
- 2015年
- 目的评估运动负荷试验对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患者未来负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以“asymptomatic aortic stenosis”和“exercise stress test”为关键词检索The Cochrance Library、Pubmed、Embase(1985~2014)等数据库收集已发表文献,由2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629名无症状的重度AS患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OR值和95%CI。在进行负荷试验中或试验后没有患者发生并发症。经过1年的随访期,负荷试验结果正常的患者没有猝死病例发生,然而负荷试验结果异常的患者中猝死病例发生率为5%。总体上,315名负荷试验结果正常的患者中的71名发生负性心血管事件(22.5%),相比314名负荷试验结果异常的患者中206名发生负性心血管事件(65.6%)(OR=0.15,95%C10.10~0.22,P〈0.0001)。结论运动负荷试验在无症状的重度AS患者中是安全的并且可以鉴别出有相对较高危险发生负性心血管事件和心源性猝死的患者,故可作为对无症状的重度A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以及决定实施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时机的重要参考因素。
- 赵蓉王鑫王群立程亚敏孙建辉
- 关键词:运动负荷试验预后价值META分析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支架内再狭窄的31例下肢ASO患者(49条肢体)资料,其中狭窄病变37条肢体,闭塞病变12条肢体;病变长度8.5-35 cm,平均(25.2±7.5)cm。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腔内治疗,包括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35例,球囊扩张后导管溶栓术3例,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术3例,导管溶栓后球囊扩张术7例,斑块旋切术1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平均踝肱指数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28例获得随访3-32个月,平均(16.2±5.8)个月,期间出现再狭窄6例(21.4%),均再次行球囊扩张成形术,无截肢及死亡病例。结论:结合其他腔内疗法,球囊扩张术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疗效满意。
- 吴元兵朱云峰葛红卫朱永斌陈诚王鑫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腔内治疗
-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9
- 2020年
- 背景与目的:下肢静脉曲张是外周静脉病变的常见临床表现,可由下肢静脉反流性疾病、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静脉畸形等多种疾病所致;不同病因导致的下肢静脉曲张其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临床中常出现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误诊误治,故明确其病因至关重要。目前下肢静脉造影仍是诊断下肢静脉病变的金标准,可提供完整的下肢静脉系统影像,为明确诊断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总结江苏常州地区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结果,探讨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意义,并分析该地区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方法: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3012例(342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观察患肢踝部至盆腔段深静脉形态、通畅度,以及患者做Valsalva动作时造影剂的反流情况,对患者静脉曲张的病因进行分析和分类。结果:3420条肢体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395条(40.79%),单纯浅静脉曲张1052条(30.76%),髂静脉受压综合征569条(16.64%),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328条(9.59%),其他(双股静脉畸形、腘静脉瘤、深静脉瘤样扩张、先天性静脉曲张骨肥大综合征、布加综合征、盆腔肿瘤等)76条(2.22%)。结论:常州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病因以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单纯浅静脉曲张及髂静脉受压为主。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病变,需明确病因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是明确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的可靠方法,并能检出腘静脉瘤、布加综合征等少见疾病,可有效避免误诊误治;其在下肢静脉病变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 王鑫张博闻姜云飞朱云峰葛红卫王惠
- 关键词:静脉曲张下肢静脉功能不全静脉造影术
- 腘静脉瘤三例被引量:3
- 2016年
- 例1 患者女,58岁,因“反复胸闷气促1周”于2012年12月18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查体未见异常,心电图、肺动脉CTA等检含未处异常;下肢血管彩超提示:右腘静脉局部增宽,其内血流通畅,未见血栓。行有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明确为“腘静脉瘤”(图1A)。
- 王鑫朱云峰吴元兵葛红卫陈诚赵蓉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反复胸闷心电图CTA肺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