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凌云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颅脑
  • 3篇脑损伤
  • 3篇开颅
  • 3篇出血
  • 3篇创伤
  • 2篇手术治疗
  • 2篇重型
  • 2篇颅脑创伤
  • 2篇脑出血
  • 2篇脑创伤
  • 2篇开颅手术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血压
  • 1篇血肿
  • 1篇营养指标
  • 1篇治疗高血压脑...

机构

  • 8篇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孙凌云
  • 6篇张晓强
  • 5篇王湘
  • 5篇王德明
  • 2篇周辉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后迟发性脑缺血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行夹闭术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CI)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采用夹闭术方式救治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248例,根据术后DCI的发生与否分为DCI组和非DCI组,采用1∶1倾向性评分方法匹配后DCI和非DCI组各54例。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DCI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CI的独立危险因素,E值法分析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构建DCI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性。结果匹配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脑梗死病史、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动脉瘤位置、动脉瘤最大直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DCI组患者相比,DCI患者改良Fisher 3~4级、Hunt-HessⅣ级患者比率更高,D二聚体(D-D)、总胆红素(TBIL)、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谷氨酸水平更高,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更低(均P<0.05)。随机森林算法分析结果显示将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D-D、谷氨酸、TBIL、IgA、IL-6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获得的袋外数据错误率最低。多因素分析发现,Hunt-HessⅣ级、改良Fisher 3~4级、D-D、谷氨酸、TBIL、IL-6为DCI的独立危险因素,IgA为保护因素(均P<0.05)。风险预测方程:P=1/[1+e^((3.142+1.307 Hunt-Hess分级+1.086改良Fisher分级+0.976 D-D+0.748)谷氨酸+0.552 TBIL-0.524 IgA+0.487 IL-6)],当P>0.65时认为该患者术后发生DCI。ROC曲线结果显示,模型经内部验证后,AUC为0.869(95%CI:0.836~0.89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8%和97.34%,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经内部验证后拟合优度为χ^(2)=4.219,P=0.561,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结论Hunt-HessⅣ级、改良Fisher 3~4级、D-D、谷氨酸、TBIL、IL-6为DCI的独立危险因素,IgA为保护因素。由以上因素构建的
吕光淘孙凌云黄小龙黄浩张晓强
关键词: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迟发性脑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免疫
外侧裂区脑挫裂伤86例手术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OS标准,良好48例,中残11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3例。结论尽快充分解除外侧裂区血管受压能提高手术疗效。
王湘王德明张晓强孙凌云吕光淘
关键词: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手术治疗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中线移位基本恢复32例(80.0%),改善7例(17.5%),无变化1例(2.5%),中线移位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25例(6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8例(45.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3例(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例(27.5%)(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效果较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安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王德明王湘孙凌云
关键词:大骨瓣开颅减压术颅脑创伤
颅脑创伤后加重继发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防治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4年
围绕颅脑创伤(TBI)患者,分析加重继发性脑损伤危险因素防治体系构建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广安市人民医院2022.9-2023.8期间收治的60例TBI患者作为Ⅱ组,按照常规急诊入院流程进行干预,选择2023.9-2024.8期间收治的60例TBI60作为Ⅰ组,按照TBI患者术后加重继发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防治体系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Ⅰ组临床疗效(95.00%)显著高于Ⅱ组(83.33%)(P<0.05);治疗后,Ⅰ组功能量表及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Ⅱ组(P<0.05);不良反应:Ⅰ组(6.67%)显著低于Ⅱ组(21.67%)(P<0.05)。结论 在TBI患者中实施继发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防治体系构建,可明显减轻患者脑组织损伤,提高其日常生活与运动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张晓强孙凌云黄小龙周辉杨小芳
关键词:继发性脑损伤脑组织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据估计我国创伤性脑损伤(TBI)的老年患者约占所有脑外伤患者的8%。脑外伤,尤其对老年患者外伤性颅内血肿(TIH)的处理,给临床医生带来了巨大挑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老年TBI患者死亡率为24%~78%。与年轻TBI患者相比,老年TBI患者死亡率更高,功能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更差。
王湘王德明张晓强孙凌云
关键词:脑外伤患者疗效分析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开颅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165例,死亡8例。有126例随访3-12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Ⅰ级29例,Ⅱ级35例,Ⅲ级40例,Ⅳ17例,Ⅴ级5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佳,是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措施。
王湘王德明孙凌云张晓强吕光淘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手术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38例报告
2016年
目的探讨开骨瓣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骨瓣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438例,死亡47例。314例随访2-12个月,其中,恢复良好82例,轻度残疾169例,重度残疾63例;术后随访时发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开骨瓣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佳,是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措施。
王德明孙凌云王湘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病人肠内营养乳液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2
2016年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病人,因长期昏迷,机体组织处于高分解应激状态,呈现负氮平衡,多出现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影响临床效果[1]。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对促进病人早日苏醒,减少并发症和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我们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病人采用早期规范化肠内营养(EN)支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张晓强孙凌云周辉
关键词:颅脑损伤肠内营养营养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