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5篇外伤
  • 5篇外伤性
  • 4篇手术治疗
  • 3篇血肿
  • 3篇预后
  • 3篇内血肿
  • 3篇外伤性颅内血...
  • 3篇小儿
  • 3篇小儿外伤
  • 3篇小儿外伤性
  • 3篇颅脑
  • 3篇颅内
  • 3篇颅内血肿
  • 3篇脑出血
  • 3篇开颅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3篇儿童
  • 3篇出血

机构

  • 16篇广安市人民医...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6篇王德明
  • 10篇王湘
  • 5篇孙凌云
  • 5篇张晓强
  • 2篇张小强
  • 2篇高山
  • 1篇雷町
  • 1篇周泽永
  • 1篇游潮
  • 1篇樊均明
  • 1篇周辉

传媒

  • 3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26例报告
2000年
王德明
关键词:儿童外伤性脑梗塞病因
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疗效及预后随访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实施LVIS支架辅助栓塞的8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80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栓塞,成功率为100%,经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I级栓塞76.25%(61/80),Ⅱ级栓塞21.25%(17/80),Ⅲ栓塞2.50%(2/80),有1例患者术中出现支架内血栓事件、2例患者术后72h内出现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为3.75%(3/80),所有患者均无围术期出血、短暂或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死亡发生;手术至出院时间为8~23d,平均(15.48±3.94) d,出院时Hunt-Hess分级较入院时均明显改善(P<0.05);随访时间7~11个月,平均(9.34±1.24)月;随访期间Raymond分级I级栓塞的患者动脉瘤均维持稳定,无复发病例,Ⅱ级、Ⅲ级栓塞的患者无动脉瘤颈、瘤腔增长表现;mRS评分显示,75例0分,5例1~2分,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在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中使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效果满意,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预后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吕光淘王海全王德明黄小龙
关键词:颅内微小动脉瘤栓塞预后
皮质脑电监护系统在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总结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效果,评估皮质脑电监护系统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0例难治性癫痫手术患者进行长期追踪随访,将患者根据手术流程不同分为两组,回顾性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普通手术流程组中,27%术后无癫痫再发,6%术后仅有先兆发作,9%在随访期间(1—2.5年,平均随访期1.1年)偶有痫性发作。在使用皮质脑电监护系统手术流程组中,48%术后无癫痫再发,11%术后仅有先兆发作,10%在随访期间(1—3年,平均随访期1.4年)偶有痫性发作。结论难治性癫痫术中使用皮质脑电监护系统预示术后长期效果比普通手术组好。
王湘万衡雷町周泽永王德明雷进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手术
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176例临床分析
2001年
王德明苑树立
关键词:外伤性颅内血肿儿童症状外科手术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独特优点,提高对微创手术的认识。方法采用YL-1型一次性微创血肿穿刺针穿刺、抽吸、引流和尿激酶溶解血肿。结果本组共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6例,生存101例,死亡25例,有较好临床效果。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快速、简便、疗效明确、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
张小强王湘苑树立王德明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
外侧裂区脑挫裂伤86例手术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OS标准,良好48例,中残11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3例。结论尽快充分解除外侧裂区血管受压能提高手术疗效。
王湘王德明张晓强孙凌云吕光淘
关键词: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手术治疗
荧光素钠引导脑胶质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比较传统手术方法和荧光素钠引导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60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30例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荧光素钠引导肿瘤切除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全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P〈0.05)。结论荧光素钠引导脑胶质瘤切除术可有效提高全切率,大大降低术中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王德明王湘张小强
关键词:荧光素钠脑胶质瘤手术疗效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中线移位基本恢复32例(80.0%),改善7例(17.5%),无变化1例(2.5%),中线移位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25例(6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8例(45.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3例(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例(27.5%)(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效果较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安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王德明王湘孙凌云
关键词:大骨瓣开颅减压术颅脑创伤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与弥漫性脑肿胀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D以及DAI合并弥漫性脑肿胀(DBS)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根据CT表现,将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分成两组,无弥漫性脑肿胀者为A组45例,合并弥漫性脑肿胀者为B组30例;对比两组病人GCS评分、瞳孔改变、手术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A组45例,良好23例,中残3例,重残4例,死亡15例,GCS评分3~5分20例,单侧瞳孔散大10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B组30例,良好7例,中残3例,重残3例,死亡17例,GCS评分3~5分17例,单侧瞳孔散大6例,双侧瞳孔散大9例;手术A组10例,B组13例。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致残致死率高,合并弥漫性脑肿胀者病情更危重,预后极差。DBS对DAI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张晓强高山王德明王湘
关键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脑肿胀预后
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112例非手术治疗分析
2000年
王德明苑树立
关键词:儿童外伤性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药物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