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新型的新生儿呼吸机固定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新生儿呼吸机固定支架,包括不倒翁底座、气囊主体和支气囊体,所述气囊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不倒翁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支气囊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气囊主体的顶部,所述支气囊体的底部与所述气囊主体的顶部相连...
- 黄梅耿洪维彭燕李海萍朱艳艳王计玲王雪魏丹张华珍刘奕君王丹李娜董慧吴琼
- 文献传递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应用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科41例重症MAS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即予NCPAP吸氧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PS(珂立苏),按70mg/kg经气管内给药。[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所需氧浓度(FiO2)明显降低,患儿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比较,上机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与NCPAP联合应用能有效治疗MAS。
- 黄梅刘金芝丁玉红
-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胎粪吸入综合征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护理
- 基于人文新生儿照护模式的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目的分析基于人文新生儿照护模式的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智能发育、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出生的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人文新生儿照护模式的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指标(体重、头围、身长)、智能发育指标(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频发性呼吸暂停、营养不良、感染)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头围、身长、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神经功能评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头围、身长、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头围、身长、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人文新生儿照护模式的鸟巢式护理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生长与智能发育、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
- 耿洪维黄梅王计玲李彦霏
- 关键词:早产儿生长发育
- 一种免断开式倾倒的呼吸机集水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断开式倾倒的呼吸机集水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集水杯、输液管和第二集水杯,第一集水杯的底板设有第一出水管;输液管上端设有第一接头,第一接头设有与第一出水管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输液管上...
- 王雪魏丹徐芬黄梅耿洪维王计玲刘秋池沈鹏吴琼张华珍李娜董慧
- 文献传递
- 1例超未成熟儿PICC穿刺异位的护理体会
- 2022年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且尖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该技术为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长期静脉输液和肠外营养开辟了新的路径,可有效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减少药物对静脉的刺激及损伤。PICC置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导管尖端异位,其发生率高达24.6%[1]。导管尖端异位是指穿刺送管成功后,X线定位PICC导管尖端不在上腔或下腔静脉的位置。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血管细、血管走向异常、体位不当或穿刺血管选择不当等原因,容易出现置管不畅。本科自2012年开展新生儿PICC技术,使用新生儿专用的1.9F PICC导管,其中有1例胎龄<28周的早产儿(超未成熟儿)的导管误入胸壁侧静脉,较为罕见,经重新复位成功,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 黄梅
- 关键词:超未成熟儿护理
- 管路固定器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管路固定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管路固定。;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黄梅耿洪维彭燕李海萍朱艳艳王计玲王雪魏丹张华珍刘奕君王丹李娜董慧吴琼
- PICC在早产低体重儿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 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低体重儿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2例早产低体重儿采用PICC导管输入静脉高营养液,分析相关并发症,总结护理对策。结果:22例患儿均置管成功,其中导管尖端异位6...
- 黄梅闫侠王爱荣
- 关键词:早产低体重儿PICC并发症护理对策
- PICC在早产低体重儿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低体重儿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2例早产低体重儿采用不同部位穿刺置入PICC导管,输入静脉高营养液,观察穿刺过程中有无导管异位、送管困难等,观察输液时有无全身反应,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的表现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并发症,观察有无堵管及断管的发生,并分析原因、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22例患儿均置管成功,其中导管尖端异位6例、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8例、血栓性堵管2例、体外断管1例。PICC留置时间为3~55d,平均22d,87%的早产低体重儿完成输液计划。结论成熟的PICC置管技术及正确的维护方法在防治并发症方面尤为重要。
- 黄梅闫侠王爱荣
- 关键词:早产低体重儿PICC并发症护理
- 家庭参与袋鼠式护理在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家庭参与袋鼠式护理在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NICU自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中度BPD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实施家庭参与的袋鼠式护理,对照组实施NICU常规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儿经皮测氧饱和度、氧疗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体重增长状况、总住院时间、家长对患儿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短(P<0.05),完全经口喂养时间较对照组早(P<0.05);观察组经皮氧饱和度、家长对患儿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袋鼠式护理能显著提高中度BPD患儿的经皮氧饱和度,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家长对患儿的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度和满意度,有利于BPD患儿健康成长。
- 耿洪维黄梅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
- 运用品管圈缩短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
- 2024年
- 运用品管圈活动缩短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收集2022 年04月13日至 2022年 05月12日2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统计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为14.5d,通过流程分析、数据统计及原因解析,优化早产儿经口喂养流程,制定多模式协同口腔干预护理实施方案及胃肠功能协同护理干预实施方案,对 2022年10月10日至11月14日25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进行对策实施,查检后早产儿的吸吮力改善,早产儿的胃肠功能改善,护理人员的经口喂养技能得到大幅提高。 结果 CQI成员对改进后的成效进行查检,早产儿(28w》胎龄包括纠正胎龄<34)完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平均值为7.5d。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规范了早产儿安全有效的经口喂养流程,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医护人员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相关知识的掌握度,缩短了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间。
- 耿洪维李荔黄梅刘奕君魏丹张华珍
- 关键词:品管圈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