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东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菱形肌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肺叶切除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菱形肌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RISS)对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抽样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及双盲方式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观察组予以RISS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按压自控镇痛泵(PCIA)时间、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D3^(+)、CD4^(+)、CD8^(+)。结果观察组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6.25±1.78)vs.(7.59±2.45)]次低于对照组,而首次按压PCIA时间[(12.85±2.85)h vs.(10.25±1.78 h)]长于对照组(t=2.274,、2.833、4.955,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VAS评分、Cor、NE、CD3^(+)、CD4^(+)、CD8^(+)存在时间、组间及时间与组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6、12、24、72 h时点,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15±0.14)vs.(2.45±0.39)分、(2.05±0.31)vs.(3.42±0.59)分、(2.45±0.52)vs.(3.96±0.76)分、(2.11±0.35)vs.(3.02±0.57)分、(1.45±0.19)vs.(2.49±0.37)分(t=20.089、13.162、10.500、8.711、16.010,P<0.05);在术毕、术后24 h、72 h时点,观察组的Cor、NE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2 d,观察组的CD3^(+)、CD4^(+)高于对照组,而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ISS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有利于增强镇痛效果,并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及减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吴秀东王两忠于晓倩
- 关键词:前锯肌胸腔镜手术镇痛应激反应
- 地佐辛-舒芬太尼与曲马多-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比较地佐辛-舒芬太尼与曲马多-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20例腹部手术接受全身麻醉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每组60例。D组为地佐辛配伍舒芬太尼,T组为曲马多配伍舒芬太尼。比较术后4、8、16、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舒适度评分(Bruggman comfort score,BCS)及Ramsay镇静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相似,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适度评分(B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昏发生率D组低于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D组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花费较T组高。结论地佐辛-舒芬太尼与曲马多-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确切,效果相似;并发症发生率T组高于D组,D组效果整体优于T组,但D组价格昂贵,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
- 魏江涛侯明勇华丽邓磊吴秀东
- 关键词:术后镇痛地佐辛曲马多舒芬太尼安全性有效性
- 布托啡诺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膀胱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膀胱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细胞T24;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布托啡诺低剂量组(1 ng/mL)、布托啡诺中剂量组(10 ng/mL)、布托啡诺高剂量组(100 ng/mL)、激活剂组(100 ng/mL布托啡诺+PI3K激动剂Recilisib 10μmol/L)、抑制剂组(100 ng/mL布托啡诺+PI3K抑制剂LY294002 50μmol/L)。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并构建异种移植肿瘤模型,称量肿瘤质量,计算肿瘤体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布托啡诺低剂量、布托啡诺中剂量、布托啡诺高剂量组T24细胞OD_(450)值和迁移、侵袭细胞数目及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激活剂减弱了布托啡诺抑制T24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抑制剂加强了布托啡诺抑制T24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与裸鼠对照组相比,裸鼠布托啡诺低剂量、裸鼠布托啡诺中剂量、裸鼠布托啡诺高剂量组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减小,且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与裸鼠布托啡诺高剂量组比较,裸鼠激活剂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显著增大(P<0.05),裸鼠抑制剂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显著减小(P<0.05)。结论:布托啡诺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吴秀东韦堂墙于晓倩
- 关键词:膀胱癌布托啡诺PI3K/AKT/MTOR增殖
- 罗哌卡因-曲马多骶管阻滞在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骶管阻滞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曲马多,对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后镇痛时间、疼痛评分、镇痛次数、睡眠质量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和单独应用曲马多、罗哌卡因能否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2013年2月于我院行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患儿66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年龄1岁-6岁,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为3组(每组22例):0.2%罗哌卡因1ml/kg组(L组)、0.2%罗哌卡因1ml/kg+曲马多1.5mg/kg组(LT组)、0.9%氯化钠1ml/kg+曲马多1.5mg/kg组(T组)。麻醉维持均采用骶管阻滞复合全凭七氟醚吸入全麻。观察并记录镇痛维持时间(骶管阻滞到术后第1次镇痛给药的时间),术毕患儿清醒1、2、4、6、12、24h三点疼痛评分,术后24h镇痛次数,睡眠质量满意度评估,并发症等。结果镇痛时间比较,LT组(14.5±2.5)h比其他两组明显延长(P〈0.05)。3组疼痛评分在2h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到6hT组与L组、L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与LT组、L组比较,术后24h所需镇痛次数明显加(P〈0.05)。术后寒战发生率L组为18%,而LT组、T组为0。3组患儿术毕清醒均未出现运动神经阻滞,呕吐次数也无明显增加。LT组100%的患儿父母对患儿术后24h睡眠质量满意度为优和良。结论0.2%罗哌卡因1ml/kg复合曲马多1.5mg/kg骶管阻滞用于6岁以下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镇痛(14.5±2.5)h,并发症少且能有效减少术后寒战的发生。
- 曾思兰志勋范丹谢东篱蒋璐牟玲吴秀东
- 关键词: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骶管阻滞曲马多罗哌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