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明勇

作品数:17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6篇芬太尼
  • 4篇镇痛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3篇舒芬太尼
  • 3篇术后镇痛
  • 3篇丙泊酚
  • 2篇地佐辛
  • 2篇血小板
  • 2篇血液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手术中
  • 2篇曲马多
  • 2篇人工流产
  • 2篇无痛人工流产
  • 2篇流产
  • 2篇控制性降压

机构

  • 7篇成都大学
  • 7篇成都铁路中心...
  • 3篇成都铁路局中...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7篇侯明勇
  • 6篇魏江涛
  • 5篇华丽
  • 4篇魏江涛
  • 3篇董理
  • 3篇邓磊
  • 3篇王雄
  • 2篇陈勇
  • 2篇雷跃昌
  • 2篇吴熹
  • 2篇杨静
  • 2篇董理
  • 2篇金健
  • 2篇何斌
  • 2篇何斌
  • 1篇唐勇
  • 1篇赵安莎
  • 1篇赵荣
  • 1篇陈俊英
  • 1篇华丽

传媒

  • 4篇四川医学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应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传统法和改良法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临产妇按传统法和改良法术后镇痛分为2组,Ⅰ组采用传统法,穿刺间隙为L3~4;Ⅱ组采用改良法,穿刺点为L1~2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L3~4间隙腰麻。术后镇痛观察和比较项目: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Bromage评分;PCA的按压次数;患者总体评分:优、良、一般、差;出现的不良反应。记录时间分别为术后6、12、24、48h。结果腰硬联合麻醉传统的单点法和改良的双点法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应Ⅱ组满意率高于Ⅰ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改良法术后PCEA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少,患者的术后总体满意率高,可以作为临床PCEA的一种较佳的选择。
陈勇侯明勇董理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镇痛
两种麻醉方式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全麻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实施全麻,B组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麻醉前、手术开始时、麻醉苏醒后时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血压、心率、Sp O2),以及术后患者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呕吐、嗜睡)。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比较,手术开始时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组麻醉前及手术前的血压、心率、Sp 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麻醉前及手术前血压、心率、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麻醉相关并发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基础疾病治疗后,持续硬膜外麻醉可作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邓磊王雄姜敏侯明勇华丽
关键词:全身麻醉持续硬膜外麻醉前列腺电切术
体外循环时血小板的构象与功能变化和血液麻醉对其的保护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时血小板(PL)的构象与功能变化以及血液麻醉对PL的保护作用。方法人工血管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表面处理后接枝牛血清白蛋白(BSA)成为PET-BSA。取PET和PET—BSA试片进行对比实验:(1)通过PL乳酸脱氢酶(LDH)的定量测定,计算材料表面吸附的PL量;(2)通过PL的膜糖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免疫学测定,计算材料表面活化的PL量;(3)在材料表面进行PL吸附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PL的形态。(4)选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30例随机分为抑肽酶组和对照组;检测转流中不同时期血液中FDP、PK、PLG和TXB,的量;记录24h纵隔和心包引流量;电镜观察PL构象。结果PET-BSA表面吸附的PL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化PL量仅为对照组的20%。扫描电镜显示白蛋白涂层吸附PL少;对照组PL呈重叠状且有伪足。血液麻醉组较对照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G)分解少,纤溶系统被抑制,PL结构被保护。结论CPB时血浆蛋白彼此竞争吸附于血管壁上,然后PL与被吸附的血浆蛋白相互作用,PL与构象变化的纤维蛋白在其γ链C端结合位点上结合;同时PL被激活并暴露其GPⅡb/Ⅲa作用位点;构象变化的PL引发凝血的综合进展。抑肽酶的血液麻醉作用是对纤溶酶和激肽释放酶活化的抑制;保护PL结构中的GPⅡb免受破坏,保护了PL术后的凝血功能。
侯明勇金健雷跃昌王进熊开琴吴熹
关键词:血小板抑肽酶血液麻醉体外循环
地佐辛-舒芬太尼与曲马多-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比较地佐辛-舒芬太尼与曲马多-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20例腹部手术接受全身麻醉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每组60例。D组为地佐辛配伍舒芬太尼,T组为曲马多配伍舒芬太尼。比较术后4、8、16、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舒适度评分(Bruggman comfort score,BCS)及Ramsay镇静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相似,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适度评分(B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昏发生率D组低于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D组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花费较T组高。结论地佐辛-舒芬太尼与曲马多-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确切,效果相似;并发症发生率T组高于D组,D组效果整体优于T组,但D组价格昂贵,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
魏江涛侯明勇华丽邓磊吴秀东
关键词:术后镇痛地佐辛曲马多舒芬太尼安全性有效性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阿片类药物和丙泊酚常联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起效迅速、患者苏醒快、安全性高[1]。地佐辛是一种新型阿片类镇痛药,临床使用显示其镇痛效应强、呼吸抑制和药物依赖发生率较低[2,3],但与丙泊酚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清楚。长期以来,临床上常将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应用,实践中显示其安全有效,故本研究拟通过与其比较来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魏江涛侯明勇董理何斌华丽王雄
关键词:芬太尼地佐辛无痛人工流产
乳腺癌根治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乳腺癌根治术创面大、伤口疼痛剧烈,患者心理及情绪波动大,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早日康复,我院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同时开展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本文旨在观察两种方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侯明勇魏江涛何斌王两中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根治术后镇痛方法静脉自控镇痛伤口疼痛情绪波动
异丙酚用于小儿单次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的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异丙酚作为小儿单次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泵注异丙酚入睡行单次硬膜外阻滞麻醉,并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直至术毕,观察其循环及呼吸功能变化。结果术中患儿全部呈睡眠状态,术中血压,心率平稳,术毕停药后10min左右,全组小儿均全部清醒,术后循环稳定,无恶心、呕吐。结论异丙酚用于小儿单次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可控性好,便于麻醉管理,是目前较理想的单次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
王雄华丽侯明勇王素梅
关键词:异丙酚辅助用药
新型同种异体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建立一种符合生理、稳定的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受体胰腺 ,制造Ⅰ型糖尿病模型。移植物的门静脉与受体门静脉或肠系膜前静脉吻合 ;移植物的腹主动脉下段与受体腹主动脉下段吻合 ;十二指肠与受体空肠吻合。结果  16例动物移植后效果满意 ,胰腺功能良好。同时 ,猪的免疫和胰腺解剖与人极为相似。结论 在胰腺移植的研究中 ,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是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李建水张肇达唐勇侯明勇魏江涛戴光莉李岗
布托啡诺与曲马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00例上腹部手术接受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和曲马多组,每组各50例。布托啡诺组为布托啡诺配伍舒芬太尼,曲马多组为曲马多配伍舒芬太尼。比较2组术后4 h、8 h、16 h、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scale,VAS)、舒适度评分(Bruggman comfort score,BCS)及Ramsay镇静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2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VA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舒适度评分(BCS)无显著性差异(P>0.05),布托啡诺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高于曲马多组(P<0.05),头晕发生率布托啡诺组高于曲马多组(P<0.05),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布托啡诺组低于曲马多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曲马多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确切,效果相似;两种配方各有优缺点,可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选择。
魏江涛董理侯明勇华丽邓磊
关键词:布托啡诺曲马多舒芬太尼术后镇痛
无症状性气道高反应病人麻醉诱导支气管痉挛(附1例报道)
2004年
戴光莉杨静闵龙秋王雄华丽王素梅侯明勇
关键词:支气管痉挛无症状性麻醉诱导气道高反应病人询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