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跃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147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镇痛
  • 4篇术后
  • 4篇麻醉
  • 4篇静脉
  • 3篇地佐辛
  • 3篇原位
  • 3篇原位肝移植
  • 3篇术后镇痛
  • 3篇麻醉处理
  • 3篇芬太尼
  • 3篇肝移植
  • 2篇地塞米松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手术
  • 2篇氢离子
  • 2篇氢离子浓度
  • 2篇离子
  • 2篇臂丛
  • 2篇臂丛神经
  • 2篇臂丛神经阻滞

机构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常州市第二人...
  • 4篇常州市第七人...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15篇沈跃华
  • 4篇费卫东
  • 4篇郑颖梅
  • 4篇周薇
  • 3篇恽惠方
  • 2篇邵栋
  • 2篇严明
  • 1篇邹志清
  • 1篇钱峻
  • 1篇李立
  • 1篇喻强
  • 1篇钱建民
  • 1篇王学浩
  • 1篇刘平
  • 1篇徐建国
  • 1篇陆森
  • 1篇王杰
  • 1篇程建新
  • 1篇陈勇
  • 1篇华春媛

传媒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塞米松复合地佐辛在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地塞米联合地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单侧前臂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1%盐酸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25ml),试验组地塞米松10mg+地佐辛1...
严明周薇沈跃华李祖阁
MgSO_4预防异丙酚静脉注射痛的效果
2003年
目的 探讨MgSO_4预防异丙酚静脉注射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人工流产者2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异丙酚前注射生理盐水5ml;观察组:静脉注射异丙酚前注射生理盐水3ml及25%MgSO_42ml(2.08mmol/L)。记录被观察者在接受异丙酚注射时的疼痛反应。结果 两组在注射异丙酚后疼痛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MgSO_可有效减轻异丙酚静脉注射痛。
郑颖梅陈勇沈跃华
关键词:异丙酚静脉注射痛
格拉司琼防治围术期恶心呕吐被引量:2
2003年
麻醉中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达20%以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更高,尤其是胃肠道手术的病人.恶心呕吐除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误吸、吸人性肺炎、窒息等[1、2].本文就格拉司琼对持续硬膜外麻醉中牵拉反射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作了观察.
沈跃华
关键词:格拉司琼围术期恶心呕吐
氯诺昔康术后镇痛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持续输注氯诺昔康镇痛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0例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L组(氯诺昔康组)、F组(芬太尼组)和K组(对照组),每组30例。L组氯诺昔康负荷量为8mg,术后持续输注0.064%氯诺昔康48h;F组芬太尼负荷量为0.1mg,术后持续输注0.001%芬太尼48h。K组不使用镇痛。分别于术前(T0)、术后24h(T1)、48h(T2)采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全血粘度L组术后(T1、T2)较术前(T0)有明显下降(P<0.05),L组与F组及K组比较也有明显下降(P<0.05),F组比K组稍有下降(P>0.05);血浆粘度术后K组较L组及F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术后持续输注氯诺昔康镇痛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血液的高粘状态。
刘平张卫东沈跃华刘蓉
关键词:氯诺昔康芬太尼血液流变学术后镇痛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麻醉的临床体会(附3例报告)
2005年
目的:总结外伤性支气管断裂麻醉的临床经验。 方法:3例患者在全身静脉麻醉下.予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并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 结果: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经积极处理后患者均顺利恢复。 结论:对于外伤性支气管断裂.麻醉处理较为满意。
邵栋沈跃华
关键词:外伤性支气管断裂全身静脉麻醉呼气末正压单肺通气气管插管麻醉处理
瑞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摘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声带息肉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R组采用丙泊酚-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F组采用丙泊酚-芬太尼诱导和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观察2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 结果:瑞芬太尼麻醉中循环波动较小,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 时间较芬太尼组快。 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声带息肉手术麻醉。
邵栋沈跃华李立
关键词:瑞芬太尼麻醉声带息肉
胸主动脉瘤人工大血管移植术的麻醉体会被引量:2
2004年
恽惠方沈跃华费卫东周永红邹志清
关键词:胸主动脉瘤麻醉处理阿曲库铵多巴胺芬太尼
布托啡诺皮下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目前已成为麻醉科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广泛应用于临床。布托啡诺由于镇痛效果确切,对病人生理功能干扰小,无呼吸抑制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临床术后自控镇痛的常用药物,静脉和硬膜外是主要的给药途径。为了寻求更简便、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我院于2010年起将布托啡诺用于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并与硬膜外PcA作比较,获得满意的效果。
周薇华春媛沈跃华
关键词:自控硬膜外镇痛布托啡诺皮下镇痛术后自控镇痛自控静脉镇痛硬膜外PCA
原位肝移植术围手术期机体内环境和代谢的变化及其调控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原位非体外静脉转流肝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内环境和代谢的变化及其调控方法。 方法 监测 11例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电解质、酸碱和血糖的变化 ,并作及时、适当的处理。 结果  2例患者在血管开放即刻出现高钾血症 ,大部分患者在开放后 5min血钾降低 ,需微泵持续补钾 ;血钠变化不大 ;血游离钙在无肝前期开始降低 ,需适量补充钙剂 ;大部分患者碱剩余 (BE)在血管阻断后 30min开始降低 ,pH、HCO3 -与BE的变化大体一致 (术中机械通气下呼吸性因素忽略不计 ) ;大部分患者在血管开放后 1~ 5min内PaCO2 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所有病例在血管开放后血糖开始升高 ,需静脉给予胰岛素控制。 结论 原位非体外静脉转流肝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除血钠变化不大外 ,机体内环境和代谢的变化较剧烈 ,需加强监测并作及时、适当的纠正。
恽惠方费卫东郑颖梅沈跃华
关键词:肝移植电解质氢离子浓度
无静脉转流猪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04年
汤黎明王杰钱峻钱建民陆森喻强沈跃华费卫东王学浩
关键词: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血流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